小学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方案3篇小学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方案3篇根据教育局关于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的指示精神,我校特制订以下读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教育理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以经典的教育思想指导工作实践。
以提高我校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教师中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树立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坚持"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精神保障。
二、活动目的营造阅读氛围和阅读习惯,提高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综合提升学校办学的软实力,促进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首先,读书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新课改新教材的执行者,将影响教育改革的深入贯彻落实,也势必会影响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因此,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并努力将学习与教学工作联系起来,真正以实际行动改进自身教学行为,共同推进学校的发展。
其次,读书是体现教师职业特点与风貌的需要。
在多元经济知识时代,教师要提高自己应对课多元文化冲击能力,使自己不负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维护作为教育者的形象与尊严。
第三、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获得自身的发展,必须依赖学习这一行为,以提高自身专业的素养,从而推动自己的专业发展。
所以专业阅读必不可少,文学滋养、哲学指导等也尤为重要。
三、活动目标1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进一步弘扬敬业奉献的精神。
2 、搭建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形成促进教师阅读的有效机制,通过读书活动,在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
3 、通过读书活动,使教师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4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标准,对比发现自己教育思想、教学行为之不足,引发读书之欲望。
5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使教师能用书中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体验到读书的好处,从而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
6 、通过实施读书工程,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四、活动原则1 、坚持整体性原则。
"教师阅读促进计划"不是单一的读书活动,而是涉及教师个体素养的提高和学校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
2 、坚持专业性原则。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出发,鼓励和提倡教师广泛参与阅读活动。
着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育创新。
将阅读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阅读中发展。
3 、坚持实效性原则。
开展阅读活动要注重实效性,避免搞形式、走过场。
引导教师结合学习体会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工作。
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促使教师自觉、主动的参与阅读和学习活动。
五、活动内容(一)读书种类:古典名著、名人传记、教育名著和教育家评论及专业书籍、学科指导类,现代科技、时政类,生涯指导和学习方法类等。
(二)读书方式:1 、自主研读。
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阅读,力争读深、读透,读有思考,读有感受,读写同步,每月至少写好一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
2 、集体阅读。
每学期由学校推荐一本书籍,规定全体教师集体阅读,在一定的时间内撰写读书心得,学校统一组织教师一起谈感受、谈收获、谈疑惑。
3 、组团阅读。
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教师们互相推荐新书好书,无障碍发表争鸣,通过同伴间更轻松、活泼的交流,将读书思考向更广的时空延伸,并形成小组阅读活动记载。
(三)活动形式:1 、为切实落实教师读书活动,全体教师要根据学校要求,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选定自己阅读的文章、刊物或教育专著,初步制定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
2 、落实阅读书目和阅读环境,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学校阅览室,使之成为教师休闲、阅读的舒适港湾。
每学期学校提供每位教师一定的阅读经费,教师自行选择、购买书籍;针对学科特点订阅各种刊物,并由相应学科的教师阅读和保管。
3 、落实阅读交流形式与空间。
建立校园网教师阅读论坛,学校组织各类读书活动,举办各种专题阅读、学术报告、读书月、读书征文、读书先进个人表彰等等。
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落实,有结果。
4 、学期末学校开展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展评活动,并评出优秀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编撰成册以供全体教师交流学习。
六、保障措施1 、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为读书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教师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2 、学校建立有关读书计划的管理、评价和激励等规章制度,每学期把读书情况纳入常规管理,及时检查总结、量化考核、反馈指导,确保读书活动取得实效。
3 、学校将把教师读书计划纳入校本研训计划,把读书活动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读书笔记及读书心得将由学校教科中心统一检查并备案,教师读书活动表现与教师教科研活动成果考核相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巴丹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的终点。
”教师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读书人”,成为学生读书的楷模。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教师能力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决定开展教师读书系列活动,具体安排如下:一、活动主题:“悦”读成长智慧育人二、活动目标:1、形成学习氛围,营造“书香”环境,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2、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能力素养,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3、以读书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使之成为教师成长的途径。
三、活动内容:1、阅读报刊:教师以利用工作中间阅读一些报刊杂志文章。
2、必读书目:每学期从学校规定的必读书目中选择一本阅读。
3、推荐书目:学校向教师推荐书籍,或借阅或购买或网上阅读。
4、自选书目:每人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目进行阅读。
四、活动要求:1、联系工作实际,撰写教育随笔,做到“读写”结合,也可以发个人博客上,交流共享。
2、做好读书笔记。
运用学校“eeoa”平台上传至教师档案袋的学习心得栏目内,要求内容真实,不抄袭。
一学期不少于2500字。
学期末读书笔记作为教师发展性评价和教师读书评比参考依据。
3、读书心得交流。
每人撰写读书心得。
期中由各教研组开展“沙龙”活动,互相交流,期末由学校组织教师举行读书汇报会或读书论坛,交流读书心得和收获。
4、做到“六个结合”。
读书与问题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读书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读书与“教学教研-校本培训一文本研究”活动相结合,切实化解实践难题;个人阅读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读书与课改相结合,理解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读书与不断解放思想相结合,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思路。
五、活动操作:1、由校长向全校教师发出“‘悦’读成长,智慧育人”读书倡仪书,宣讲读书意义,提出读书要求,营造全校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氛围。
(责任人——z校长)2、每位教师对照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方案要求,制订个人读书计划(附件1)。
(责任人——zz、校区教导)3、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集中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汇报活动。
有主题确定,有内容安排,有方案制订,有活动记录,效果较为明显。
(附件3)(责任人——zz)4、邀请校外专家或文化名人来校与教师“面对面”,传送读书经验,介绍读书方法,交流读书心得,引导教师畅游书海。
(责任人—书记室)5、开设“浦南园讲坛”,分期开坛,一学年开讲2—3次,邀请名家或推荐教师轮流主讲。
(责任人——z)6、学校统一运用“eeoa”平台上传教师读书心得、摘录,也当作教师发展性评价和教师读书评比的依据。
(责任人—-信息技术处、校区教导)7、每位教师必读书目阅读后填写《教师必读篇目情况记录表》,将之纳入校本教研管理和教师成长档案内容。
(附件2)(责任人—-z、校区教导)8、开设教师读书“网上交流阅读窗”。
一方面向教师提供电子阅读资料,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qq、微博、微信进行互动交流,分享阅读快乐。
(责任人—-z)9、结合校园读书节,举行师生共读活动,或表演或图片或编排“浦南园”读书专刊或编写读书心得集。
(责任人—zz、书记室)10、每学期要进行教师读书活动交流总结,上个学期召开教师读书交流汇报会,推荐部分教师参加交流,下个学期结束举行读书活动评比,并纳入教师发展性评价内容,给优秀教师适当奖励。
(责任人—-校区校长、zz)学校重视教师读书活动开展,竭尽全力为教师读书活动创设条件,增加投入,提供保障,特别是图书室要建立相应管理制度,购买和整理教师所需的书籍,为教师阅读提供指导和方便。
另外,要注重读书过程和实教,加强交流,共同提高。
通过一系列读书活动,逐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文学素养,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一、活动设计背景及目的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那些教育大师智慧的光芒会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给教师的建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读书目之一,读好这本书,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按照学校教师读书规划的安排,特举行教师读书交流活动。
交流可以使大家分享智慧、增长见识,更可以让彼此闻到智慧碰撞的芬芳。
一起行走在阅读的路上,体验读书的兴趣与激情。
二、活动目标通过谈体会、话收获,抒发自己真实的内心感悟,从大师的言语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关爱后进,充当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三、活动形式众说纷纭:围绕"后进生的问题"这一主题解读经典,教师们交流对《给教师的建议》的解读和体会,抓住对后进生的一些建议——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阅读是对后进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怎样教会头脑迟钝的学生解应用题交流自己的理解等,抒发自己的感受激情对峙:帮助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是扩大孩子们的阅读范围。
智慧碰撞:联系生活实际,交流一下在帮助后进生方面有些什么好的做法?放飞期待:总结四、参加人员主持人:教师:五、活动时间2023.2.28六、活动地点中心小学。
七、活动流程1.简介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围坐一起,交流一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了关于后进生的哪些建议呢?2.众说纷纭。
主持人:刚才大家谈的都很精彩,不仅读懂了一条条建议,还谈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老师们真正沉下心来阅读了,这一条条建议,一个个案例,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没有华丽的词藻,生动贴切的比喻却直抵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把后进的孩子比喻成是人类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
而帮助这些花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扩大阅读范围,大家赞同这个观点吗?3.激情对峙主持人:通过激情对峙,我们感受到苏霍姆林斯不一样的教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