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MD超声骨密度参数及报告单说明

BMD超声骨密度参数及报告单说明

BMD超声骨密度参数及报告单说明
1. 骨量(BMD):指其中一骨骼部位的骨组织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常用单位为克/立方厘米(g/cm³)。

骨量是衡量骨骼强度的重要指标,BMD越高,骨骼越强壮。

2. T值(T-score):是将被测者的骨密度与同龄、同性别的健康人群的骨密度进行对比所得的结果。

T值可用来评估个体的骨质疏松程度。

T值大于-1是正常范围,T值在-1到-2.5之间是骨质疏松前期,T值小于-2.5是骨质疏松。

3. Z值(Z-score):是将被测者的骨密度与同龄、同性别、同种族的人群的骨密度进行对比所得的结果。

Z值可用来评估个体的骨骼健康状态。

如果Z值在-2到0之间,表示骨密度低于平均水平;如果Z值小于-2,表示骨密度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1.基本信息:包括被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2.检查日期:记录BMD超声检查的具体日期。

3.测量部位:说明所测量的骨骼部位,如腰椎、髋骨等。

4.测量结果:显示被测者的骨量、T值和Z值等参数。

同时,常会将测得的数值与正常参考范围进行对比,以便评估个体的骨骼状况。

5.评估和建议:根据测量结果,提供具体的评估和建议。

例如,如果T值或Z值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骨密度检查或采取针对性的骨质疏松治疗措施。

6.医生签名:由负责解读和评估检查结果的医生签字确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