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车间管理制度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注塑车间的正常运转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以下是注塑车间的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本部门的工作守则及规定,任何人都必须服从上司的工作安排,按要求做好本职工作,不得顶撞上司,讨价还价或马虎了事。
2.在车间内严禁吸烟、玩火或酒后上班。
所有员工必须提
前10分钟上班,搞好交接班工作。
上班时间不得迟到或早退,不准擅离工作岗位,不准打瞌睡、吃零食、与他人聊天、看报纸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3.非调机人员严禁擅自调机或随意改变注塑工艺参数。
检
修机器、模具时,严禁任何人按动机器上的按钮。
4.遵守本部门上、下班作息时间制度,有事需先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开。
5.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注塑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员工安全守则”,严禁违章操作,确保生产安全。
6.维护车间内环境卫生,一切物品(如:胶箱、工具、产品及原料等)均需按规定的地方整齐,不得乱放,保持过道畅通。
7.爱惜分司财物,不得人为损坏机器设备、工具、产品及胶箱等。
8.搞好“5S”工作,保持机器设备、工作台面地面及工用具的清洁,严禁在机身或墙壁上乱涂乱画。
注塑车间品质量控制要求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优异和客户的满意度,以下是注塑车间的品质量控制要求:
1.产品试模时,需参照“成型工艺记录表”内的工艺参数调机,开模样板需经QC检查确认OK板后,方可批量生产。
2.操作工开机前必须向管理人员或品检人员问清楚有关产品开机要求、质量要求、加工要求、包装要求及留意事项,严禁在不熟悉产品质量标准的情况下开机操作。
3.操作工开机时必须严格按机位“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去操作和控制产品质量,不得将不合格流入成品箱中。
4.操作工需按要求对每模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行自检,每30分钟对照一次样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认真检查,留意是否有断柱、盲孔、缺胶等不良现象,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机通知管理人员改善。
5.保持工作台面干净整洁,产品要轻拿轻放,并将产品外
表面朝上摆放(不可倒置)于台面上,且工作台上不可堆积过多产品。
特制定以下控制措施:
1.水口料必须存放在专用的水口胶桶或箱中,并严格按照
规定的数量装入,不得超量或不足。
2.在装水口料前,必须将胶桶或箱清理干净,去除异物和
灰尘,确保水口料的纯净度。
3.在使用水口料前,必须先将水口胶桶或箱内的水口料搅
拌均匀,以保证其质量。
4.每次使用水口料时,必须先将其过筛,去除杂质和异物,确保产品质量。
5.水口料不能回用,一旦使用过,必须立即清理干净,避
免异物和污染物混入。
6.在剪水口时,必须小心操作,水口位应剪平,避免剪伤
或批伤产品。
7.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正品内有不良品,应及时将其
分开摆放,并标识清楚,以便进行返工处理。
8.机位烘料桶必须清理干净,进风口需用防尘布包住,防
止灰尘进入烘料桶内。
9.加料前需先将料袋外面及底部的灰尘清理干净,方可加料,加料后若料袋中剩有原料,应及时将料袋口封好。
10.所有装料的胶袋或加料的工具必须彻底清理干净,保
持打料、混料场所清洁XXX。
11.在开模调机时,必须戴上干净手套或者洗干净手再去
拿产品及水口,严禁用脏手去拿。
12.所有被污染或黑点多的不良产品(包括水口料)必须
做黑色料或废料处理,较大胶件中的黑点应用刀挑出,才能放入水口桶中。
13.水口或废品满一筐/桶时,应及时碎成水口料,来不及
粉碎时,应盖上塑料薄膜袋。
14.做好开机/停机时的清机、洗炮工作,防止料筒中原料
因料温过高或受热时间过长而出现碳化现象。
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机位水口料的质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则,确保操作安全。
2.上/落模前必须检查模具、机器、电源等设备是否正常,如有异常
情况应及时上报维修部门处理。
3.上/落模前必须确认模具锁紧,避免模具打开或移位造
成意外事
故。
4.上/落模时必须佩戴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具,确保人
身安全。
5.上/落模时必须注意机器运转状态,避免手部或身体部
位被卡住
或碰伤。
6.上/落模时必须注意模具、产品及机器表面温度,避免
烫伤。
7.上/落模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随意操作或超
负荷使
用设备。
8.上/落模后必须清理模具及周围区域,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9.上/落模后必须确认模具、机器及周围区域无异常情况,如有问
题应及时上报维修部门处理。
10.上/落模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措施。
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11.上/落模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反规定操作或私自更改
设备设置。
12.上/落模人员必须积极参与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
上报并配合处理。
1.为确保人身安全,操作时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要求,杜绝“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
2.在吊模前,必须检查吊机的动作状况、按钮功能是否正常,吊环安装是否牢靠,使用的钢绳是否有断股,所吊模具是否超重。
如果发现有问题,应立即停止工作。
3.在装吊钩时,严禁一边套吊钩,一边操作吊机,以免手指被夹伤。
4.在起吊模具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小心谨慎,看清按钮方向,以免按错按钮导致意外事故。
5.在上模前,必须准备好所有的工具和喉嘴,并缠好防漏水胶布,以减少模具起吊后的留空时间。
起吊模具时,要缓慢起吊,高度应在80CM以下,并将模具移动到机身附近才能升高,以防中途模具落下伤人。
6.在吊运模具过程中,必须通知过道中的人让开,并用左手扶住模具的侧边,以防模具转动落下或碰伤人。
严禁起吊的模具从有人的地方、机身上方、操作键盘或屏幕上方经过,以防模具落下伤人或损坏机器。
7.在起吊模具时,操作者应与模具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水平方向)。
装模具下方喉嘴时,除手掌外,身体任何部位不得位于模具堕下的区域,以防模具落下伤人。
8.严禁模具在空中长时间停留或起吊者长时间离开现场。
9.当吊机发生故障或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
停止使用该吊机,将被吊物品放下,挂上“禁止使用”的告示牌,并通知IE部派人检修。
10.在装模前,应将开/合模速度降低至25%左右,并将所
操作按钮键调在手动(零位)上,处于“低压手动”状态。
11.在装模时,应关掉油泵马达电源,尽量不用拉(拽)
吊链的方式来移动模具。
如果必须拉动模具,应用“提拉”的方
法缓慢前移,切勿用力过大过猛,以防拉断吊链。
12.在对嘴时,严禁将手放在模具与炮嘴之间的位置,禁
止用手清理注嘴孔附近的熔胶、异物及调整/观看对嘴孔位置
的低片,以防被夹在注嘴和模具之间。
13.打码仔必须牢固可靠,待模具安装完毕后才能取下吊
钩/吊环。
14.模具安装好后,必须将吊钩拆下,才能打开模具检查
或进行开/合模、顶针动作的调整。
严禁在未拆下吊钩的情况
下开模,以防出现安全事故。
15.在上/落模操作过程中或对嘴时,必须戴上安全手套,
以防金属划伤手或高温炮嘴烫伤手。
16.使用热熔胶或试发热圈时,应戴手套以防烫伤。
严禁
用手拿热的熔胶。
17.清洗机器时,应将射胶速度和压力降低至50%以下,
并确保射胶防护挡板安好投入使用,以防止高温熔胶溅出伤人。
在清洗过程中,应阻止他人靠近注嘴或站在注嘴附近。
18.避免将手部和脸部靠近高温注嘴或炮筒,以防烫伤。
不要站在加热的料筒罩上,以防烫伤、漏电和摔伤。
19.卸下加料斗时,禁止进行熔胶或射胶动作。
在螺杆转
动时,严禁将手伸入料斗口内,以防手指被螺杆绞伤。
20.在需要两人配合进行上、落模工作时,操作前必须清
楚对方模具是否安装、拆卸完毕,并检查对方是否停止清理、检修、安装模具等操作。
另一方也要向操作机器者打招呼,不要启动电源开机操作。
21.安装、拆卸、检查、清理模具和取下粘模产品时,应
将操作状态打到“停机”或“低压手动”位置操作,并随手关闭油
泵马达电源(红色急停钮),并挂出“禁止启动油泵马达”的警告牌。
22.检查松脱的加热器(发热圈)或暴露的电线时,必须
将加热器线路电源关掉,以防触电。
23.当有人在清理或检修模具时,禁止任何人启动电源或
操作面板/调校参数,以防出现意外。
24.拆卸螺杆前,必须将料筒(炮筒)内的胶料全部射空。
拆卸螺杆时,应先将加热电源和操作电源关掉,人绝对不能站在螺杆拆取的方向位置。
25.模具摆放要平稳,堆放不要过多或过高,以免模具倒下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