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分类及详解
会计科目是按照其经济性质和用途分类的,通常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和补充类
科目等六大类。
下面给出这些类别的详细解释。
1.资产类科目:
资产类科目是反映企业拥有的资源和权益的科目。
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这些科目
代表了企业经营所需的各类资源,并在财务报表中以借方金额体现。
2.负债类科目:
负债类科目是企业欠债和应对外债务的科目。
它包括短期负债、
长期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等。
负债类科目在财务报表中以贷方金额
体现。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科目。
它包括实
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在
财务报表中也以贷方金额体现。
4.成本类科目:
成本类科目主要记录企业的成本支出情况。
它包括原材料、直接
人工、制造费用等。
成本类科目在财务报表中一般以借方金额体现。
5.损益类科目:
损益类科目是记录企业损益项目的科目。
它包括营业收入、营业
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损益类科目中,收入类科
目在财务报表中以贷方金额体现,而费用类科目则以借方金额体现。
6.补充类科目:
补充类科目是为了满足特定需要而设立的科目。
它包括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等。
这些科目在财务报表中根据其
性质和用途以借方或贷方金额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是一种常见的会计科目分类方式,不同企业
可能会根据其经济性质和业务特点进行调整和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