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总结报告大学选修课

个人总结报告大学选修课

Those who look glamorous, only they know how much training they have gone through behind their back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个人总结报告大学选修课大家会写大学选修课个人总结报告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学选修课个人总结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个人总结报告大学选修课1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选修课结束了。

一学期和同学们一路走过来,共同体验课程带给大家心灵的碰撞。

有许多的感悟。

现总结如下:课程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是针对我院学生实际而设置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通过这门课程实现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从而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为将来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规划!让自己广泛积累职场人脉。

课程设置:36课时,共18讲。

有9份作业,1份职业规划档案。

1分考试试卷、1份调查问卷。

成绩评定:考试占70%,作业、出勤占30%。

全院学生选修人数123人。

15人无成绩;90分以上44人;80---89分48人;70--79分5人;60--69分10人;60以下1人。

课程特点: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

传统授课方式是:关注老师、灌输式、被动式;生涯规划课授课方式是:关注自己、体验式、参与式;学生通过每节课都体验到了自身的存在。

授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认识并规划自己,比如说:微笑握手互问好、兴趣岛的练习、我的生命线、我的成就故事、生涯人物访谈、价值观拍卖;视频教学:当幸福来敲门、乔布斯的演讲、管道的故事、死神档案等等。

不断让大家澄清和挖掘内心的品质,去感悟更多的成长。

形成大学生涯中最深刻的记忆。

在教学中我特申请了一个共享邮箱。

让同学们把作业、平时给同学们通知事情、评价学生作品、推荐好的__都发在邮箱里,提供平台让大家分享和交流,有些同学一些私密的问题不愿公开就发到我的邮箱里,我及时解答。

本学期共给学生回复发邮件20多封。

同学们还自发申请了QQ群。

也作为学习交流用。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复印教材也得到了教务处的大力支持。

保证了教学的进程。

这也是我特别要感谢的地方。

课程的问题:1、选修该门课,大多数同学为学分,因此动力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2、上课时间安排在下午5点,同学们上课的情绪不高。

3、同学们其它任何活动或课程都比这门课重要,因此缺课同学较多;4、本学期“甲流”也影响了我们课程的进程和效果;5、选修课的人数太多,没有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6、因为是首次系统讲授这门课,有许多值得总结、改进和完善的的地方。

我的感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能为大学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开设《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学生对此是如何认识的?目前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方面存在哪些困惑?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学生走完了这一段,我深切体验到了同学们的渴望和需求,体验到了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体验到了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逐步由选修课过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课的真谛所在。

高等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从是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借助课程设置的形式,贯彻于高等教育的始终,帮助大学生在明确职业生涯目标、积极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顺利地走向就业市场,找到满意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课程并不是万能的,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不是要教给学生找工作和应聘的具体技能,因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不是就业指导,而是帮助学生掌握规划的思维方法,引导大学生去认知自我,去考虑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并且学会如何收集信息进而加工信息为自己所用。

我们的课程总是针对受益群体的不同而有所调整,让每个人都依据自己的需要在课程中索取,而非单纯灌输。

这段期间,我们一起经历了职业规划生涯中的自我探索、职业探索以及个人成长系统的磨练,这些同学从最初的好奇、中间的反省、后期的疲惫和痛苦的涅盘,终于迎来了喜悦的结业,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转变。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这段时间,学生们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鼓励和反馈。

除了周三每次将近2个小时的课程的疲惫之外。

每次在阅读他们作业的时候,能给我带来极大的向前的动力。

让我在助人自助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

我们《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课程一定要定位在,不断帮助学生挖掘自己内心的品质,就像西方教育学家斯坦福教授约翰D.克虏伯建议的那样:“你们不是要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而是要保持开放的观点;不是要去追寻你的梦想,而是逐步去检验你的梦想;不是等待命运的垂青,而是创造自己的幸福;不是不要去犯错误,而是知道犯错误只是一种风险而已;不是先学一门技术,然后再找工作,而是先找工作,再学习技能,实践中的学习,永无止境。

”而职业规划师所要做的,就是协助同学们不断发现自身的品格,而不是简单地帮助同学们做“计划表”。

最要紧的是帮助同学们理清楚现在上大学期间要做的是什么?”不对之处给与批评指正!个人总结报告大学选修课2昨天下午将选修课的成绩提交到了教务管理系统里,这也意味着我,做为湖南工业大学桥牌选修课的主讲教师,也没有权利再去修改任何一个学生的成绩了。

看着打印出来要交到教务处的成绩表,心里不免有些感叹。

趁着成绩表还没有交到教务处,将一些统计结果记录于此。

桥牌选修课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这个学期桥牌选修课学生共80名,成绩如下:优秀12人,占12%;良好30人,占37.5%;中等18人,占22.5%;及格6人,占7.5%;不及格14人,占17.5%。

关于成绩的评定方法和进行的一些微调,后面再做说明。

并且,我将对我的第一次桥牌选修课(不能说是湖南工业大学的第一次,因为听教务处老师说,以前也有老师开过)各方面做一个总结,敬请期待。

(6月2日晚)现在我来对成绩的评定做一个说明。

我的本意是让选修了这个课程的学生都过,但事实却是残酷的,不点名的做法使得坚持来上课的学生平均保持在12个左右,最少的时候只有8个,最多的时候就是第一次,有40来个人,其余时间多的就16个。

因此,在设置期末考核时,我要求所有学生提交作业,作业内容为一个桥牌做庄练习的经典软件bridge master ,里面的牌例共分为五级,一、二、三级的牌例加在一起有252个,我要求学生做level 1, 2, 3里的牌例,但并没有硬性规定要做完多少。

最后的考核标准就是只要尝试做了的,基本上都可以。

综上所述,成绩的评定标准就出来了,只要提交了作业,完成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就算通过了,但这样仍然14个学生没有提交作业,也是平时不来上课的,于是就怪不得我了。

另外,我考虑到选课的学生中有少数几个08级的,他们面临毕业,因此,怕担心他们学分的问题,我没对这几个学生做过多要求,基本上也是放行。

按照上面的.标准,得到了这个学期桥牌选修课的最终成绩。

后面将总结开设桥牌选修课的经验和教训,敬请期待。

现在我要专心看李娜大战莎娃了。

(6月3日中午)下面来说说收获。

一个学期桥牌选修课下来,其实最大收获的竟然是我!这是我开始没有想到的,具体来说,收获有以下几点:1、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查阅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包括国内的桥牌教材、教学资料,世界桥联的官方培训教材、ACBL 的教材等,最终选择了ACBL的learning to play bridge 12做为上课的内容,这个过程和做科研查文献一样,过程痛苦,但收获很大;2、由于ACBL中的learning to play bridge中介绍的叫牌体系为自然体系(modern america with 5 hige card bidding system),而我以前从没有系统地学习和使用过自然体系,仅从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大概了解了自然体系的开叫和应叫。

显然,用这些片面的知识去教学生使用一个经典的体系是不可行的。

于是,我自己又从头到尾的学习了一遍自然体系,以learning to play bridge介绍的叫牌体系为突破口,将自然体系系统地梳理了一遍,现在虽然说自然体系用得好,但对自然体系的内部逻辑可以说是大大地加深了理解,并能够正常应用,这真是一个大的收获;3、learning to play bridge中涉及的内容很多,前面是桥牌的基础知识,其后是基本的做庄打法,再后面是叫牌,learning to play bridge 2中则涉及防守、信号和常用约定,由于课时的限制,只能在选修课中给学生介绍learning to play bridge 1的内容,即基础知识、基本的打法和叫牌。

但自己却要将learning to play bridge 2中的防守和信号详细阅读了一遍,这使自己对防守和信号的掌握又有巩固和提高,这也是一大收获;4、通过一个学期的选修课,虽说不点名的做法使得到课的学生人数偏少,但也发现了那么10来个坚持来上课的学生,最终在征求他们自己的意愿基础之上,确定了10个有兴趣坚持桥牌运动的学生,并以他们为班底成立了湖南工业大学学生桥牌队,这是我非常满意的。

因为他们并不是因为我的强迫或别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自己对桥牌感兴趣而选择了继续打桥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希望他们坚持下去,同时,我也相信,他们能够坚持下去,而且桥牌运动会陪伴他们以后很长的时间!这个桥牌队的收获是我当初决定开选修课的唯一目标,现在看来,完美的实现了!下一步将是组织日常训练,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出去比赛,这个在后面的长期规划中再详细论述。

好了,今天写到这里,我要去吃饭了。

敬请期待后续的经验总结。

(6月13日)最近事情蛮多,先去了武汉参加同窗的聚会,回来后又是本科生的毕业答辩,又是自己教的一门课程的期末考试,然后就是改试卷,记分,到上午才稍微轻了一口气。

下面来做一下简单的经验总结。

1、这次桥牌课选定的教材不错,但整体连续性太强,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一次不来上课,可能就会错过很多内容,从而影响到后续知识的学习。

这个问题应该用调整上课内容的方法来解决。

但桥牌的性质决定了课程间的相关度很高,想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不太现实;2、理论讲解时间拖得有点长,实践引入得过晚。

应该在以后的选修课中尽量想办法让学生尽早的参与桥牌实践,这样能够提高他们对桥牌的兴趣。

(在写这点时,我心里又有点觉得上个学期的安排还算比较合理,毕竟同时组织30、40个学生一起打牌,工作量和压力都太大了点。

)好了,写了这么多,也该告一段落了。

以上总结,写在我已经得知下个学期的桥牌选修课已经通过学校批准之时;写在已经确定了8个学生组成了湖南工业大学学生桥牌队之时;写在得知学校桥牌协会正在筹备,而有校级领导担任会长之时;写在确定月底将赴太原参加全国桥牌裁判员培训班和全国俱乐部锦标赛之时,以此为念,希望我的桥牌之路能坚持走下去,与君共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