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规定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规定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宋新庄煤矿
2011年4月20日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搞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管理,遏止和杜绝煤矿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地质规程、结合我矿防治水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技术管理规定
第二条防治水相关规定
1、各单位指派专人负责防治水工作,并将负责人名单、联系方式报工程部备案.如因工作需要发生人事变动,必须及时将变更情况上报工程管理部.
2、工程管理部负责防治水工程设计,主要包括采区永久水仓、综采工作面水仓、掘进巷道临时水仓、泄水巷、大巷水沟等.在采区及综采工作面设计时必须把防治水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考虑.地质专责工程师按要求在设计前提供相关水文地质等地测资料.
3、机电管理部要根据提供的最大涌水量进行设备选型、管路的配套.合理科学地布置各接力排水点的排水系统,必须在考虑排水距离、扬程、排水效率等情况下配泵及管路.
第三条探放水规定
一探放水范围
1、在掘进过程中,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2、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巷道接近勘探钻孔时必须超前钻探,根据钻探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
3、掘进工作面在顶板富水区掘进时应钻探疏放水后再掘进.
4、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时应超前探放水.
5、综采工作面回采前,根据顶、底板赋水情况有针对性探放水.
6、掘进巷道接近采空区时必须超前探放水.
7、其它如老空区、积水巷道、强含水层、相邻生产矿井开采区、导水构造、封闭不良钻孔等需探水地点,接近上述地点必须进行探放水.
二探放水要求
1、地质专责负责确定探放水设计,设计中明确孔数、孔深、角度方位角、倾角、终孔孔径、超前探距及其它相关技术要求.
2、通风专责根据钻探设计编制钻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措施中必须明确规定瓦斯突然涌出和涌水突然增大时的应急措施,并组织钻探施工资料收集工作,并上报矿工程管理部.
3、探放水前,工作面必须安装满足最大排水能力要求的排水系统.
4、必须按照要求严格控制距离,保证足够的钻探超前距离,现场悬挂钻探施工牌板,严格管理,工程管理部要加强督促检查.
5、采掘工作面淋水、涌水增大影响生产需要探放水时,超前探放水量不得超过巷道内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
6、对采空区、积水巷道、导水构造、强含水层、封闭不良钻孔等需探放水的地点,地测部门必须准确地绘制在矿井充水性图上,要求标明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外缘标高等,并外推60米用红色圈出积水区的警戒线.
第四条防隔水煤柱留设规定
一受水害威胁的下列区域之一,必须留设防水保安煤柱
1、受保护的通水钻孔.
2、在地表水体、含水冲积层下和水淹临近地带.
3、与强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断层或强导水断层接触的煤层.
4、有大量积水的老窑和老空区.
5、有导水断层时.
二留设防水保安煤柱的要求
1、地测部门按照有关规程要求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防隔水煤岩柱的设计,并报集团公司审批.
2、各类防隔水煤柱内严禁布设巷道及工作面.
第三章井下防治水规定
第五条井下排水管理
1、主要排水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泵:矿井备有工作、备用和检修四台水泵,其中工作水泵的能力在20小时内排除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大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检修水泵的能力大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采区辅助设备选用BQS240-24×5-140/S型矿用隔爆型潜水电泵3台,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全部达到一备一用一检修的要求.
水管:有工作和备用水管,其中工作水管的排水能力能配工作水泵在20小时内排除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采区辅助水仓采用4胶管代替排水.
主泵房内有两个安全出口,设置有容易关闭的防水密闭门.
配备双回路电源,配电设备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有的水泵.
水仓:有主水仓和副水仓,主水仓的有效容量能容纳8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采区辅助水仓能够满足该工作面排放水的要求,水泵排水能力应能满足该地点涌水量的需要,且不得少于同型号水泵2台的要求,排水管道要求一备一用.
2、有机电部负责,对所有排水设备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安排专人对大巷水沟及水仓定期进行清挖疏通,确保涌水顺利排出.
3、井下所有各排水点必须安排专人开泵、排水、清煤泥,保持管辖巷道内无积水或水仓水位处于最低位.
4、各排水点必须悬挂水仓警示牌及排水设备管理牌,管理牌内容包括水仓编号、队组名称、水泵编号、型号、排水量.
5、中央水泵、采区水泵及综采工作面主要排水系统必须建立水泵运行日志,并要求存档1年.
6、工程管理部必须加强对井下各采掘队的排水管理,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第六条掘进工作面防治水管理
1、各掘进队组按本工作面防治水措施要求,在工作面安装排水系统,配足水泵及管路,加强排水设备、管路、供电的日常检修、维护,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保持巷道内无积水或水仓水位处于最低位,定期安排人员对水仓或水沟进行清淤.排水系统随工作面掘进必须向前延伸,距工作面不大于30米.
2、过流沙层水量大时,在地面布置深降水井,以便控制工作面的涌水.要严格执行“先探后掘”的原则,加强探放水工作,要预先查明流沙层的位置.过流沙层时要提前做好排水和注浆准备,过流沙过程中要加强管棚临时支护,缩小棚距,加强帮顶支护,防止冒顶事故发生.
3、地测部门对可能与采空区或密闭巷道贯通的掘进头面必须提前50米下发贯通通知书,根据预报通知书提前安排施工队组制定专门的防治水措施,如巷道密闭拆开排水前,通风管理部要预先安排瓦斯排放工作.
4、在巷道工程移交时,由机电管理部牵头,有关单位配合将排水系统做为一项主要工作进行移交,无排水系统或排水系统不完善无法正常排水的巷道严禁移交,必须限期整改完后方可移交.
5、各开掘队组在巷道掘进期间,根据地测部门提供的预测最大
涌水量,必须安装排水系统,包括配备水泵及排水管路,及时在低洼处掘打标准水仓.标准水仓的规格设计和施工由工程管理部具体负责.
6、各掘进队组根据水文地质预报,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则,杜绝冒险蛮干的行为.对过地质构造可能造成的涌水异常应超前备足水泵及管路,做到早准备、早预防.
7、掘进巷道顶板淋水、涌水影响人员通行和正常施工作业时,要采用雨布遮挡、接水器导流、挖沟引流等方式,加强水害治理,并严禁将淋、涌水引入皮带或刮板输送机,造成煤质水分超标或煤仓跑水煤等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管理
1、工程管理部做好防治水工程设计、组织实施及验收工作,机电管理部做好水泵、管路选型及组织安装和业务管理工作.各有关单位按照综采工作面防排水方案,完成分管范围内防治水工程,并在工程完成后严格履行移交验收手续,相关业务部室及队组要在移交单上签字.综采队组要根据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及顺槽巷道实际底板起伏情况,再掘打临时水仓并安泵接管进行动态排水,随时将工作面及顺槽低洼处积水排出.
2、综采队在回采过程中必须注意观测老塘出水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调度室.
3、综采工作面的开工验收也必须将工作面的排水系统作为一项主要项目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必须限期整改后方可验收移交.
4、综采工作面回采开始后两侧顺槽内排水工作归综采队管理.包括巷道文明生产及排水点清挖煤泥工作.
5、工程管理部必须加强由于受采动影响发生综采工作面顺槽煤柱底鼓裂隙渗漏水治理工作.
第四章地面防治水规定
第八条矿井改扩建的井口及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标高,
必须高出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位.对于低于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位
的井口及建筑物,必须修筑堤坝、沟渠、疏通水路或采取其它有效
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三防”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补充、备足
排水设备和物资,要做到领导、组织、队伍、预案、物资五落实.
2、定期进行水患排查,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加以预防.各单
位要随时了解气象预报情况,教育职工增强防汛意识;要建立防汛
抢险队伍,加强汛期值班.
3、雨季来临之前机电部门要对本单位供电线路、电气设备和
高大建筑避雷设施、接地装置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测试,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并将检查测试及处理结果报矿机运部.
4、建立雨季巡视制度和出现险情停工撤人制度.在接到灾害性
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后,要实施24小时巡视.发现险情,要立即通
知撤出井下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井下也要派专人及时观察水文变
化情况,并通知调度室.
5、地测部门要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并联合
机电部门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井口出现进水时,工程管理部
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筑坝,并上报矿工程管理部.
6、地测部门要密切关注排到地面的矿井水,避免渗入井下.
宋新庄煤矿
2011年4月2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