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经典知识题库

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经典知识题库

(名师选题)人教版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经典知识题库选择题1、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国汤加发生剧烈的火山喷发,喷发出的火山灰最高冲至约30千米高空。

澳大利亚15日称,观测到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出现1.2米高的海啸波。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对于此次汤加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火山灰最高只能达到对流层顶B.火山灰可能导致当地气温升高C.参与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D.很难对其他地区气候产生影响(2)澳大利亚观测到汤加首都附近出现海啸波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答案:CD【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汤加位于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约为17—18千米,则火山灰最高可达平流层中,A错;火山灰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气温降低,B错;火山灰可能会随降水降至地表,从而参与水循环,或直接沉降至地表,随地表径流参与水循环,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再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从而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C正确;火山灰会随大气运动到达其他地区的上空,从而影响交通、环境等方面,D错。

所以答案选C。

(2)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

记录与分析的技术,澳大利亚观测到汤加首都附近出现海啸波主要依靠遥感技术,D正确。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定位,导航、测速、测高程等;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A、B、C均错。

所以答案选D。

2、蒙自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地貌主要由断陷盆地、岩溶高原、山地等组成,是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区。

为培育适宜治理石漠化的植被,科研小组对盆地和高原面上的相关自然要素进行观测分析。

下图为蒙自市同纬度地区盆地和高原面逐月总太阳辐射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月总太阳辐射量春季高于夏季,原因是()A.春季太阳高度最大B.夏季白昼较短C.春季没有降水D.夏季云雨天气多(2)月总太阳辐射量高原面比盆地低的原因最可能是高原面上()A.植被较多B.降水较多C.污染较重D.太阳高度较小(3)盆地与高原相比较,治理石漠化的植物宜分别具有的习性为()A.喜光热、喜温凉B.喜高温、喜湿热C.喜温凉、喜光热D.喜湿热、喜干热答案:DBA【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解析:略略略【解答】略略略3、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下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和探测器的轨道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在“揽星九天”标识中,序号和天体名称匹配的是()A.①火星B.②地球C.③水星D.④木星(2)探测器轨道示意图中所显示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答案:AC【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及八大行星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在“揽星九天”标识中,①②③④分别位于距日由近及远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位置,则①为火星、②为木星,③为土星,④为天王星,据此分析本题选A。

(2)探测器轨道示意图中所显示的是均为太阳系中的成员,故图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C正确。

故选C。

4、甲天体早晨出现在东方低空时称启明星,傍晚出现在西方低空时称长庚星。

该天体是()A.水星B.金星C.火星D.木星答案:B【提示】太阳系及八大行星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5、2021年11月7日20时28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王亚平的出舱标志着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漫步”,她身着的新舱外服也在太空中首次亮相。

下图为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右)结束出舱任务的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具有的主要功能有()①隔绝高低温②保持压力平衡③防强辐射④减轻失重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航天员出舱时不能观察到的是()A.悬浮在宇宙中的蔚蓝色地球B.黑色天幕上无数明亮的星星C.太阳照射下的明亮船体D.划过天幕的众多流星答案:AD【提示】宇宙探测天体及天体系统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6、下图为近50年安徽省平均太阳辐射总量(MJ·m²)空间分布图和皖南山区太阳辐射多年各月日平均值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小题。

(1)导致安徽省南北地区太阳辐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B.大气降水C.海陆位置D.洋流(2)皖南山区8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高度最大B.白昼达到最长C.天气干燥酷暑D.硬化路面增加答案:BC【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BC7、据《汉书·五行志》中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太阳的大气层甲、乙、丙分别代表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C.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2)太阳黑子和耀斑A.均发生在甲层B.分别发生在乙层和丙层C.都发生在乙层D.分别发生在甲层和乙层(3)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球上出现的“磁暴”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②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没有影响③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④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地质年代表由大到小依次为A.宙、纪、代B.代、宙、世C.代、宙、纪D.宙、代、纪答案:CDDD【提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图中太阳的大气层甲、乙、丙分别代表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

(3)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太阳活动使极地的高空出现美丽的极光,太阳活动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没有直接关系,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环境污染无直接关系。

略8、如果宇宙购物,我们地球的收货地址是:宇宙—本星系群—银河系—本星际云—太阳系—内太阳系—地月系—地球。

据此完成1~2题。

(1)在宇宙购物活动中不包括地球在内的是()A.本星系群B.银河系C.本星际云D.太阳系(2)比邻星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有行星绕其运行,与其层次相同的天体系统是()A.本星系群B.银河系C.本星际云D.太阳系答案:CD【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解析:暂无解析【解答】CD9、家住某城(28.12°N,113°E)的小明,春分这天凌晨搬进位于15层的新家,他坐在书桌前,可看到楼下小区夜色美景。

下图示意书房平面布局。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小明入住当日白天书房的采光是()A.始终无直接采光B.始终有直接采光C.日出后有直接采光D.日落前有直接采光(2)小明从书房窗户可看到太阳的最长时间出现在()A.春分日日出后,日落前B.夏至日日出后,日落前C.冬至日日出后,日落前D.秋分日日出后,日落前答案:AB【提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材料可知,小明入住的书房位于楼房的北面,即阴面,春分日这天太阳6点从正东升起,18点正西落下,中午前后太阳位于楼房南方,由此可知,小明入住当日白天书房始终无直接太阳照射采光,故选项A正确。

(2)根据材料可知,小明要想从北面窗户直接看到太阳必须是太阳东北日出,西北落下,那么在一年中夏至日太阳日出日落最北,从窗户看到太阳的时间最长,故选项B正确。

10、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器“羲和号”在太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进入平均高度517千米的预定轨道,其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空间探日时代。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轨运行的“羲和号”()A.脱离了地月系B.属于河外星系C.属于类地行星D.是地球的卫星(2)在轨运行的“羲和号”所在的大气层()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有若干电离层C.气温随高度变化较小D.存在较厚的臭氧层答案:DB【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11、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小题。

(1)当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2)人类太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A.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相近B.有生命存在C.有昼夜交替D.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3)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AAB【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解析:略略略【解答】略略略12、7月7日,一位观测者在某条回归线上使用位置、角度固定的普通相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持续拍摄太阳,再通过叠加获得当日从日出到日落的太阳视运动图(如图1),太阳在R位置时树影最短。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太阳位于R所指位置时,相机朝向和该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分别是()A.朝北昼长夜短B.朝北昼短夜长C.朝南昼长夜短D.朝南昼短夜长(2)若观测者要在同一地点,使用同样方法再次获得完全相同的太阳视运动图,在不考虑天气状况的条件下,拍摄日期应选择在()A.6月7日前后B.6月17日前后C.6月27日前后D.7月17日前后答案:BA【提示】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7月7日东北日出、西北日落。

如果在23°26N观测则镜头必需朝南才能拍摄正午的太阳视位置,但因相机是固定的,故无法拍摄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即观测者应当在南回归线,7月7日南回归线上昼短夜长。

(2)只有太阳直射纬度与7月7日的太阳直射纬度相同时,才能再次获得完全相同的太阳视运动图,即下次拍摄日期与7月7日关于夏至日对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