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实验方案整理新版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实验方案整理新版

一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方案第一单元第1课一、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叶。

实验材料: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叶子。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叶子的样子。

实验步骤:1、找一株植物,选取其中的一片叶子进行观察。

2、看一看叶子的颜色、形状。

3、看一看、摸一摸叶子的正面和背面。

4、用手指轻轻触摸叶子的边缘部位。

5、比一比,同一株植物中不同的叶子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实验记录:将观察的叶子画下来。

二、实验目的:观察植物。

实验材料:绿色植物,有关植物图片及资料。

实验步骤:1.按部位观察。

先从整体上看,再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植物的根、茎、枝、叶、果等部位。

2.分期观察。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常要经历发育、成长、开花、结果、衰亡等时期。

这一过程中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要全面了解一种植物,需要按植物生长的过程进行长期观察。

3.比较观察。

自然界中的植物种类很多,千姿百态。

实验结论:有些形体相似的植物,只有通过对比观察才能辨别。

三、实验名称:会转身的小鱼。

实验材料:白纸、透明璃杯、水、小鱼等。

实验目的:知道装了水的杯子可以使物体成像,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1.实验步骤:2.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条小鱼。

将白纸在桌面上立成纸屏。

3.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加入大半杯水。

4.将装水的玻璃杯推到纸屏前并与纸屏中间相隔一段距离,使小鱼位于装水的玻璃杯后面。

5.透过水杯观察小鱼有什么变化?6.将装水的玻璃杯紧贴纸屏,使小鱼位于装水的玻璃杯后面。

7.透过水杯观察小鱼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当玻璃杯与纸屏中间相隔一段距离时,可观察到小鱼图案发生左右翻转;当玻璃杯紧贴着纸屏时,可以观察到小鱼的图案被放大。

实验分析:装水的玻璃杯像一个凸透镜。

观察者透过装水的玻璃杯观察物体,可以看到物体成像或放大的现象。

四、实验名称:用一个手指阻止坐在椅子上的学生站起来。

实验目的:用一个手指能否阻止坐在椅子上的学生站起来。

实验步骤:一个学生端坐在椅子上,双脚前放,双手抱臂(防止学生借助双手的力量)。

另一个学生用食指抵在他的额头前。

阻止其身体向前倾。

试一试,这个坐着的学生能站起来吗?实验结论:坐在椅子上的同学无法站起来。

实验分析:因为人坐着的时候,身体的重心在脊椎下方,如果想保持上身直立从椅子上站起来,就必须把身体重心移到小腿以上。

人从椅子上起立时,必须克服身体的阻力才能站起来。

在重心没有前移的情况下,人的腿部肌肉没有足够的力量完成动作。

因此,端坐着的人保持身体不前倾的状态,无法站起来。

五、吹不走的乒乓球(一)实验材料:乒乓球1个,切下饮料瓶瓶口部位(漏斗状)备用。

实验方法:将乒乓球放在饮料瓶较大的一次万平口,用嘴向另一端吹。

实验结论: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瓶口内跳动。

实验原理:气流从乒乓球与瓶口之间的缝隙穿过,由于流速快,外部大气将乒乓球压在瓶口处,形成吹不跑的现象。

六、实验名称:吹纸条实验材料:剪刀、纸条等。

实验方法:剪一条手指宽的长纸条,用手拿着纸条的一端,紧贴于嘴下方,然后用力向前吹。

实验现象:纸条向上浮起来。

实验原理:纸条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比下方空气流动快,因此纸条下方向上的压强大于上方向下的压强,所产生的压强差使纸条受到向上的力而向上浮起来。

第3课看一看实验名称:看一看实验目的:认识我们的眼睛、感受眼睛的本领实验材料:镜子、卡片纸、七巧板、带壳花生实验步骤:方案一1.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2.根据观察画出眼睛;实验步骤:方案二1.观察手中的七巧板2.说一说它的形状和颜色方案三1.一棵松树远处的照片和近处的照片有哪些不同。

2.一颗完整的花生,打开前和打开后有什么发现。

第4课听一听实验名称:听一听实验目的:感受耳朵的本领实验材料:铅笔、大小接近的纸杯、塑料杯、玻璃杯、钢杯子实验步骤:1.一个小组内的一个同学用铅笔随机敲打杯子,其他同学闭眼认真听;2.所有杯子敲打一遍以后,说一说自己听到的顺序和大家是否一致。

第5课摸一摸实验名称:摸一摸实验实验目的:感受人体皮肤具有感知物体干湿、冷热等功能。

实验材料:干湿毛巾各一个、复印纸若干、和复印纸等大的纸板和砂纸各一个、两个分别放有温水和冷水的玻璃杯实验步骤:1.一个同学两只手里分别拿着干、湿毛巾各一条,其他小组成员闭着眼睛摸一摸,并说出哪一条是干毛巾;2.同样的方法让学生依次去分辨冷水和温水、复印纸和厚纸板、砂纸和复印纸;第6课闻一闻尝一尝实验步骤:方案一(闻一闻)1.教师现场展示闻物体的方法。

2.将苹果靠近鼻子,闻一闻苹果散发的气味;3.将少量白醋倒入玻璃杯中,左手将装有液体的试剂瓶放在离鼻子15cm左右,右手在瓶口轻微煽动空气使气体扩散到鼻孔附近,闻一闻白醋的气味;“闻”的注意事项:1.不清楚的物品一定不能随便闻;2.闻物体不可太近;3.要用手扇着闻;方案二:尝一尝1.剥开橘子,尝一尝味道;2.用清水漱口后,再将少量白醋倒入烧杯中,用筷子蘸少量白醋尝一尝味道。

(手拿筷子一端要高于白醋一端)3.尝完物品后用清水漱口。

“尝”的注意事项:1.不确定安全的物品不能随便尝;2.尝液体时,用筷子蘸着,放在舌尖尝;3.尝两种物品之间要用清水漱口;第7课玩磁铁实验名称一:磁铁吸引铁实验目的:磁铁能吸引铁实验材料:磁铁、铅笔、橡皮、塑料尺、小铁钉、曲别针、订书钉、粉笔、本子实验步骤:1.用磁铁去接近多种小物品。

2.记录磁铁能吸引的物品和不能吸引的物品。

3.发现磁铁能吸引曲别针、小铁钉、订书钉。

4.发现磁铁不能吸引橡皮、塑料尺、粉笔、课本。

5.发现曲别针、小铁钉、订书钉都是用铁做的。

磁铁能吸引铁做成的物体,不能吸引其他物体。

(磁铁吸引小铁钉时,一个接一个地吸了一串。

另外磁铁还能吸引镍和)实验名称二:磁铁隔着物体吸铁实验目的:磁铁能隔着物体吸引铁,但如果距离过远或隔着的物体很厚,磁铁就不能吸起铁了。

实验材料:磁铁、曲别针、书、玻璃杯、水。

实验步骤:1.隔着一本书用磁铁吸引曲别针,吸引好多曲别针。

2.隔着多本书用磁铁吸引曲别针。

隔着两本书吸引的很少,隔3本书就吸不起来了。

3.隔着一段距离用磁铁慢慢靠近曲别针。

(发现磁铁离曲别针还有一段距离时,曲别针就快速向磁铁跑过来)4.隔着玻璃杯和水用磁铁吸引曲别针。

实验注意:(磁铁隔着物体吸引铁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隔的距离远了,磁铁就没有力量吸起铁了)第8课玩彩泥实验名称一:力可以使彩泥的形状发生改变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发现力可以使彩泥的形状发生改变实验材料:彩泥实验步骤:1.将一块彩泥捏成圆片,再捏成小碗形状,彩泥被捏成了圆片或小碗的形状。

2.把一块新的彩泥放在桌子上,用手向下压彩泥,彩泥被压得又短又粗。

3.把压过的彩泥放在手心里团,彩泥被团成了球形。

4.取一块新的彩泥,放在两手之间来回搓,彩泥被搓的又细又长。

(我们的小手在进行多种操作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点?都得用力。

也就是说,力可以改变彩泥的形状)实验名称二: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发现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实验材料:毛巾1块、橡皮筋1根、海绵1块、彩纸几张实验步骤:1.用小手把毛巾叠成几层,毛巾被叠成几层。

2.把橡皮筋拉长,再松手,反复几次操作,用力向两边拉橡皮筋,发现橡皮筋变细变长了。

3.用手握海绵或把海绵放在桌子上用手压,发现海绵被握或压扁了。

4.用彩纸叠小船、飞机的形状,发现彩纸被叠成了小船或飞机。

(通过对毛巾、皮筋、海绵、橡皮筋物体用力时,它们的形状也会发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实验注意:(1.如何用力?用挤压、拉、推、拍打方法。

2.观察物体在受力前后的形状变化,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另外,对于用力压铁球,铁球没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可能是用力太小了。

只要使用足够大的力或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第9课玩小车实验名称:用推力、拉力让小车动起来、注意力的大小和方向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实验材料:玩具小车实验步骤:1.用手轻推桌上或光滑地面上的小车,推的时候用的力叫做“推力”,对小车施加推力后,小车由静止运动起来。

2.将一根细绳系在小车上,用手拉细绳的一端,拉的时候用的力叫做“拉力”,通过细绳拉动小车,小车由静止运动起来。

(用推力和拉力都能让静止的物体离开原来的位置,得到推力和拉力都能让静止的物体动起来)3.把圆圈标记线贴在桌面上。

4.了解游戏规则;推一下小车,手不能越过红线,小车需停在中心圆内为胜。

5.小组学生依次用手轻推小车,比一比,谁的小车可以停在中心圆内。

(推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对准目标,方向不能偏。

平时在用力的时候也要注意力的大小和方向)第10课分一分实验名称:分类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可以有多种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可能不同实验目的:让学生感知分类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尝试按照多种标准给给物体分类实验材料:积木、铅笔、书包、课本实验步骤:1.学生分组把积木自由分类,并做好分类记录(画或写)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每次分类依据的标准。

把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把相同形状的放在一起,把大小差不多的放在一起,把厚薄差不多的放在一起。

3.学生交流分类的方法与结果。

(分完后比原来整齐多了像我们刚才做的这件事,叫做“分类”。

刚才采取了多种分法,有按大小的、有按形状的、有按颜色的,这些特征就是我们给积木分类时选定的一个标准,因此,分类都要按一定的标准。

4.观察比较不同的铅笔,尝试确定多种标准对铅笔分类并做好分类结果记录。

将铅笔按用的过没用过的、需要削的和不需要削的、还可以按颜色为标准进行分类摆放5.学生交流自己的分类方法与结果。

(选用什么标准对铅笔分类应根据实际的需要或目的来确定,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可能不同)6.独自整理书包,初步感受分类整理的好处7.分组进行分类整理书包比赛,依据摆放整齐、取用方便的原则分类整理书包,课本放在一起,练习本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语文书和语文本放在一起,数学书和尺子放在一起,也可以依据当天的课程表整理书包。

8.交流分类整理书包的经验。

(根据需求不同,我们的分类会有很多的标准)第十一课《运水游戏》活动名称:用工具运水活动目的:知道水的流动性。

活动材料:水槽两个、杯子(勺子、注射器、海绵、胶管)1个、水。

活动方法:用杯子(勺子、注射器、海绵、胶管)把其中一个水槽里大量的水多次向另一个水槽里运输。

活动现象:一个水槽中少部分的水被运到了另一个水槽里。

活动结论:水有流动性。

第十二课《认识水》活动名称:辨一辨,哪一杯是清水。

活动目的:从4杯液体中找出清水。

活动材料: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中分别装有等量的清水、白醋、白糖水、橙汁,并标有序号。

活动方法:1.用眼睛看,排除4号杯。

因为它是橙色、不透明的。

2.用鼻子闻,排除2号杯,因为它有刺激性气味,是白醋。

3.用舌头尝,无味的是清水,有甜味的是白糖水。

注意事项:1.闻一闻时,要用手扇动气体来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