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理巡视检查记录表[详细]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理巡视检查记录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日期:年月日重大危险源工程名称及部位:巡视、检查内容:1.确认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持证监护员已到位。
2.检查执行专项方案及强制性条文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安全技术交底是否已进行。
4.检查特种作业人员、设备、设施是否符合要求,存在问题时需记录。
处理意见:备注:巡视检查安全监理人员:记录人签字:重大危险源——基坑围护周检(监理巡视)记录表作业/危险源设施监理监控点监理措施1.围护结构巡视检查施工方案是否经专家论证,超过5米的需论证。
2.特殊作业人员检查特殊作业人员上岗证,确保符合要求。
3.安全技术交底检查操作人员是否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围护结构施工巡视检查围护结构施工,如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S米W工法、土钉墙等。
1.土方开挖时审核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和相关资料。
2.挖土机操作人员检查挖土机司机和操作人员是否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施工机具验收核查挖土机械合格证明和施工机具验收记录表批准。
4.施工机械巡视检查施工机械的作业位置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其他人员是否进入挖土机作业区域。
5.XXX开挖巡视巡视检查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是否同设计和批准或论证的方案一致,是否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原则。
6.不稳定或欠稳定边坡巡视检查对不稳定或欠稳定边坡是否按自上而下、分段跳槽、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或部分逆作法施工。
7.开挖过程中巡视检查开挖过程中是否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基坑原状土。
8.基坑四周巡视检查基坑四周是否设置排水沟,基坑有否严重积水现象,需要检查降水效果。
1.临边处巡视检查临边处是否设置防护栏,是否牢固可靠。
2.垂直作业巡视检查上下两层垂直作业时有否防止坠物伤人的隔离措施。
2.上下通道巡视检查是否设置斜道等上下通道。
1.基坑开挖深度监测点间距应≤20米(基坑开挖深度≤7米),或≤10米(基坑开挖深度>7米)。
2.围护结构和边坡监测督促监测单位定期对围护结构和边坡的位移和沉降进行监控测量,按时提交测量数据,发现报警数值时督促施工方处理。
3.整体位移或地面沉降量超过警戒值时提请设计处理:一级基坑5米米、3米米,二级基坑8米米、6米米,三级基坑10米米、10米米。
4.基坑周边堆物荷载和施工机械巡视检查基坑周边堆物荷载和施工机械施工是否符合施工方案,有否超堆荷载和施工机械施工不合理情况。
GB-2001强制性条文:第6.1.2条1)每周巡视一次,检查支模架是否存在变形、松动等问题.2)每次搭设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支模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支模架使用期限不得超过5年,超期需重新检查并加固.4)支模架拆除时,必须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严禁乱拆乱放.5)支模架的材料和规格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严禁使用劣质材料.6)支模架的搭设和拆除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严禁无证操作.重大危险源存在问题:1、支模架的搭设不符合强制性条文,存在安全隐患.2、支模架材料和规格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安全隐患.处理意见:1、立即停止使用不符合强制性条文和国家标准的支模架,更换符合标准的支模架.2、加强对支模架搭设和拆除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操作人员具有相应资质.落实情况:1、已停止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支模架,更换符合标准的支模架.2、已加强对支模架搭设和拆除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操作人员具有相应资质.监理巡视人员:记录人签字:钢管和扣件是建筑中常见的支撑材料。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巡视检查是否存在施工荷载或堆物不均匀现象,以及支撑系统的完好情况。
2.混凝土浇筑时应有专人负责监护。
3.检查拆模混凝土试件强度报告和拆模令,确保拆除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情况。
4.拆除时需采取安全措施,并按照拆除顺序进行。
5.拆除区域应设置警戒区并专人监护,且拆除顺序应符合放工方案。
6.针对支架外立杆每隔25米设置ø10圆钢接地,后浇带支模架独立设置,需检查搭设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情况,以及立杆底部垫块和立杆间距是否符合施工方案。
7.根据GB-2001强制性条文4.1.3条,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监理巡视检查,并记录巡视、检查内容、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
在进行起重吊装、塔吊安装与拆装、塔吊加节、吊装作业等大型施工机械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审查安拆单位的专项资质证书,以及安拆专项方案、应急预案、多塔作业防碰撞措施、外电防护措施等文件。
2.安装、拆除均应报主管部门备案,确保安全。
3.根据监理监控点和监理措施,提出现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制定处理意见。
以上是建筑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只有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标准,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合施工方案要求,包括基础钢筋隐蔽验收、基础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等。
3)提升机使用年限评估合格后方可使用。
4)安装时应考虑天气条件,检查安装人员证件和安全技术交底情况。
5)检查安全保护装置如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等是否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6)检查电气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7)禁止使用标准节代替基础节,不得重复使用。
8)四限位二保险包括力矩、超高、变幅、行时四限位和吊钩保险、卷筒保险二保险。
安装作业应在白天进行,六级以上大风应停止安装。
9)督促施工方按要求报审验收记录表、验收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等资料。
10)检查附着装置是否按照施工方案设置。
1)加节作业应在白天进行,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加节。
2)检查加节后的自由高度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核查验收记录表。
1)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检查驾驶员、起重指挥的上岗证。
2)巡视检查是否存在“十不吊”和其他违章吊装情况。
3)每月检查施工维修保养记录,塔吊吊钩每半年检修一次,钢丝绳排列整齐、完好。
根据33-2001标准,应检查相关条文,包括塔吊基础验收、安装时的天气条件、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电气设备、附着装置等。
对于加节作业和使用年限也需要评估合格后方可进行。
同时,应检查操作人员证件、吊装安全事项以及施工维修保养记录等。
1.检查架体顶部的自由高度是否大于6米,并核查施工方案。
2.核查《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机械安装验收合格证》和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3.督促施工方报审《施工机械、安全设施验收核查表》,并核查井架与龙门架搭设的相符性。
4.检查拆除区域是否设置警戒线并有专人监护,物料提升机安装高度限制在30米内。
5.巡视检查高架提升机作业时或低架提升机多工种、多楼层同时使用时,通讯和指挥是否完好。
6.巡视检查提升机使用时有否违章作业现象,抽查物料提升机操作人员上岗证。
7.审查安拆单位的专项资质证书和审查安拆专项方案,检查安装人员上岗证和安全技术交底情况、附壁支架质量。
8.核查《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机械安装验收合格证》和《建筑机械安装质量检测报告》,检查安装区域是否设置警戒线并有专人监护,电梯井门口安装的固定栅栏门离地高度不低于1.8米。
9.设备选型和检查电梯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是否有上岗证,巡视检查是否合理使用,有否超载作业情况。
10.每月检查施工维修保养记录,防坠器每3个月进行一次额定重量的坠落试验,使用满1年必须重新标定。
SS型出厂超过5年,SC型超过8年均应重新检测评估合格后方可使用。
11.核查《施工升降机安装(加节)验收记录表》中验收结果与实际搭设的相符性以及和施工方案的相符性。
12.根据 88-92标准,检查相关要求。
以下是对原文的修改:根据 88-92标准的10.1.2条和以下标准的相关条款,大型施工机械的监理巡视记录表必须包含作业/危险源监理监控点和监理措施。
强制性条文依据设施如下:88-92标准:3.1.9条33-2001标准:6.1.2条:租赁单位必须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对外出租。
使用单位在使用设备前必须到主管部门备案。
6.12.9条:大型施工机械属于重大危险源,必须在监理巡视记录表中列出作业/危险源监理监控点和监理措施。
3.1.7、3.1.8、3.6.17条:必须在监理巡视记录表中列出作业/危险源监理监控点和监理措施。
33-2001标准:6.12.1条:大型施工机械属于重大危险源,必须在监理巡视记录表中列出作业/危险源监理监控点和监理措施。
2.0.8条:吊篮安装单位必须具有安装资质证书。
2.0.9条:吊篮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和使用说明书。
6.12.9条:大型施工机械属于重大危险源,必须在监理巡视记录表中列出作业/危险源监理监控点和监理措施。
以下是对原文的修改:在租赁吊篮时,租赁单位必须与使用单位签订租赁合同和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租赁合同中必须明确使用单位不得转租吊篮等内容。
吊篮厂家必须具有生产资质证书,并且吊篮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和使用说明书。
租赁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吊篮的安全技术档案,并派专业人员负责吊篮设备日常使用的维修保养和检查工作。
对于建筑幕墙安装工程中施工高度达到50米的情况,必须制定安拆专项方案,并报使用单位、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
安拆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登高架设作业资格证》。
吊篮安装自验合格后,必须报法定机构检测。
检测合格后,由总包单位组织安装单位、租赁单位、使用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填写《高处作业吊篮安装验收表》和《杭州市建设工程高处作业吊篮安装使用登记表》。
自检测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必须到监督机构登记备案。
吊篮在同一现场二次移位安装后,必须由总包单位组织安装单位、租赁单位、使用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填写《高处作业吊篮安装验收表》,存现场备查。
总承包单位必须与吊篮使用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使用单位必须督促租赁(安装)单位对吊篮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
每班作业前,使用单位必须对吊篮进行一次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停用5日以上的吊篮使用前,必须对吊篮实行专项检查并有检查记录。
吊篮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和操作安全技术交底,并配备齐全有效的安全防护用品。
4.吊篮的任何部位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米。
夜间禁止施工。
5.在有效标定期内,必须使用安全锁,有效标定期不得超过一年。
1.吊篮操作人员应配备独立于悬吊平台的安全绳、安全带或其他安全装置。
2.审核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和相关资料。
1.要检查超高限位装置。
2.要检查钢丝绳规格和完好程度,核查桩机合格证明书和施工机具验收记录表。
3.要检查机械润滑和螺栓的坚固程度,还要检查电气设备。
1.如果当地基地耐力小于8.5N/厘米2,应督促施工方做好路面加固或夯实工作。
2.在采用桩机吊桩时,要巡视检查桩与桩机的垂直距离是否违章大于5米,偏吊距离是否违章大于3米,以及是否在场地上以直接拖桩代替水平运输情况。
1.巡视检查桩机作业区内是否有警告标志,垂直半径范围内和桩锤或重物下方是否有人违章穿行停留,桩锤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是否在5米外监视,压桩时非工作人员是否离机10米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