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课 经济大危机[教案]

第4课 经济大危机[教案]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案袁灶初中初三历史备课组主备人张红娟组员陈火兵、唐莺一、教学内容分析《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包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等内容。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矛盾,经济出现一时的繁荣,繁荣的背后孕育着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巨大影响,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美国采用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而德、意、日三国则走上法西斯道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课主要讲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两个内容,掌握本课内容对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格局有一定的帮助。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课涉及许多经济学的概念,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难于理解,所以在分析问题时,要选择一些尽量贴近生活的例子、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原因和表现,列举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分析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2)通过学习《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内容,说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理解罗斯福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和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3)通过分析图片、表格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相关历史资料,逐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提供更多的历史图片、资料,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

(2)组织学生分析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3)通过三学模式教学,师生共同研学,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特点的分析,认识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次富有创新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要改革,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不断进取的意识。

同时通过对罗斯福崇高品德的学习,了解他为什么称为“20世纪美国最受爱戴的总统”,并鼓励学生向伟大人物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中心措施、作用。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世界历史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采用国家对经济干预与指导的方法,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使美国经济得到尽快的恢复,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难点: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初中生难以理解,因此正确理解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的经济学概念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利用研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问题探究策略: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图片、表格和文字等多种资料,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六、教学资源课本;学案、Powerpoint 课件。

七、教学过程【温故知新】学生完成预学案“温故知新”部分。

【导入新课】师:2009年美国人民心目中总统排位,排名前三名的是林肯、华盛顿、罗斯福。

华盛顿因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林肯因领导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而铭记于美国人民心目中。

今天,我们将学习另外一位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罗斯福。

罗斯福为什么成为最受欢迎的美国总统之一?罗斯福对美国有什么贡献?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课经济大危机”。

(幻灯片展示课题)【学习新课】任务一:学生自主完成预学案“预学新课”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讨论答案。

(一)“繁荣”及其崩溃1、20年代的繁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快速增长。

(幻灯片展示材料:材料一20年代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都出现高涨局面。

美国的汽车数量在十几年里,几乎翻了三番;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增强。

20年代的美国,收音机相当普及。

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话等开始进入家庭,有声电影也问世了。

(1)据材料,概括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呈现什么状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使用的汽车和卡车有900万辆到1928年骤增到2600万辆;美国工厂动力设备的电气化程度,由1914年的30%,增加到1929年的70%。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从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私人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

一切都显得那么富足和舒适。

但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问题。

自主学习问题1:材料二:到1929年,在美国占14%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2/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2)材料二说明了当时美国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如何?材料三: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师: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危机?2008年世界也出现了一次金融风暴,其实经济危机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经济危机到底怎样产生的?生:经济危机。

首先爆发在美国。

自主学习问题2:阅读课本P20-21小字部分,找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4)综上所述,结合课本P20-21小字部分,说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生回答后师归纳:这种繁荣是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产物。

生产无政府状态会导致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结合图示解释)2、经济危机的爆发师: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生: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师:事实上,1929年美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严重困难。

但纽约股市经过不断哄抬,股价一直上扬。

由于经济持续低迷而彻底破灭。

广大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市崩溃了。

(投影《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图,以增强感性认识)师:股市崩溃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

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迫于生计和信心动摇,人们纷纷赶往银行兑换存款,这又直接导致银行相继倒闭。

银行倒闭后,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

工人因此而大量失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更无力去市场购买商品。

美国的经济由此开始进入了恶性循环。

(结合图示解释:经济危机——股市暴跌——银行倒闭——工农业破产——国际贸易减少——奇高的失业率——市场萎缩……)(投影一系列图:《美国人排队领失业救济》、《胡佛村》、《不得已廉价出售汽车》、《流浪的母亲》)3、经济危机的特点自主学习问题3:读下列材料,对应地归纳出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材料一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又使危机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所涉及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

另外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部门的危机,同时迸发、相互交织。

材料二这次经济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材料三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下降2/3以上,失业工人有3000万人之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达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

生回答:第一,持续时间特别长。

师补充: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

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

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第二,范围特别广。

师补充: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

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

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第三,破坏性特别大。

师补充:课本图表中列举的资本主义工业下降情况和世界贸易缩减的情况,已可看出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4、经济危机的影响任务二:小组讨论完成合作探究题1、请阅读下列材料,归纳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材料一:英国街头求职者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屋区(1931)影响:材料二:在广大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时,农场主们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畔,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影响:反映出:材料三: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发生了失业工人罢工游行、退伍军人的示威游行;法国工人罢工频繁,社会动荡。

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对现状的不满,趁机造势,政治影响猛增;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

影响:(讨论后选出几个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答案)师生研学归纳出:材料一反映出经济危机造成很高的失业率,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材料二反映出资本家要追求利润大量销毁产品,破坏了生产,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罪恶,资产阶级的虚伪和残忍。

材料三反映出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过渡:世界各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都纷纷寻找出路。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那么,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学生回答:罗斯福新政)(二)罗斯福新政幻灯片呈现罗斯福和胡佛竞选总统的说辞,师:谁获胜?经济危机的原因就是政府放任经济,暗示着罗斯福将要在经济政策上进行改革,采取以往不同的方式。

1、新政的目的和中心措施自主学习问题4: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新政重点调整的是哪个生产部门?生回答: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重点调整的是工业部门。

教师补充:新政首先整顿的是金融业。

因为这次经济危机最初是由金融危机引发,追根溯源,罗斯福首先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补充:第一次“炉边谈话”:“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