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综合管理体系文件
客户投诉、咨询、建议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ASYC/ZH-QD-04
版本:B/0
受控标识:
控制文件
编制:督察中心审核:吴启国批准:徐铭2010年10月15日发布 2010年10月15日实施
1.0概况:
1.1目的:为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我市卷烟销售网络运行质量,促进安顺烟草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根据行业发展要求,结合我市卷烟经营和烟草专卖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1.2意义:正确处理好客户投诉,有利于烟草形象的塑造,有利于烟草信誉的提升,有利于市场诸方面的信息反馈的收集,有利于适应市场的新要求,有利于全员素质的综合提升。
各县(区)局(分公司)烟草专卖执法单位和卷烟经营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切实加以实施。
1.3产生的原因:客户投诉是指客户针对我市各县(区)局(分公司)在专卖管理和经营业务中,发生或存在的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以来信、来访、来电的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反映情况,要求解决或予以回复、反馈的行为。
1.4投诉人范围:投诉人包括卷烟零售户、烟农、消费者等由各县(区)局(分公司)直接或间接提供服务的对象。
2.0 机构、职责及制度保障
2.1 营销、物流、烟叶生产购销中心、专卖及各县(区)局(分公司)应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建立客户投诉的受理机构和监督机构,以督察机构为主,负责受理、监督投诉的相关办理情况,并履行以下职责:
a)领导有关机构或职能部门对客户投诉进行调查核实,监督对有关责任问题的处理。
b)定期汇总、分析客户投诉情况,根据调查分析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或改进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c)对已经处理的投诉进行调查、回访。
2.2 营销、物流、烟叶生产购销中心、专卖及各县(区)局(分公司)应建立监督的投诉电话,并向社会公开;各岗位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宣传,引导客户遇到问题时,通过电话形式投诉,以便快捷的解决各种问题。
2.3 实行首问责任制。
除受理机构和监督机构外,各县(区)局(分公司)的各级机构或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有接待投诉人的责任和义务。
a)客户以来访的形式提出投诉或咨询,申请的,第一接触者为首问责任人(接待人)。
b)接待人应在热情接待来访者的同时,认真记录有关问题或请求,投诉(咨询)内容属于接待者业务范围的,接待者应及时以予解答或办理。
不属于接待者范围的,接待者应负责将其投诉人引领至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处,在双方接洽后方可离开。
c)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委回绝属于本单位业务范围的要求。
d)具体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按照工作职责,及时受理投诉,回答有关问题,一次性告知有关事项,并为来访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
3.0投诉、咨询、建议的划分及受理方式
3.1 投诉、咨询、建议的界定
3.1.1投诉、咨询的定义
在日常专卖市场管理和卷烟营销服务过程中,客户主观上认为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能够满足其期望,以及因为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存在缺陷而形成的不满或抱怨,并且以来信、来访、来电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反映情况,要求解决或予以回复、反馈的行为。
3.2投诉、咨询、建议界定标准
3.2.1投诉的界定标准
投诉人投诉事项为本公司所提供的商品(产品)质量、数量及与之相关联的事项、服务或其他问题不满,直接投诉反映情况,要求对所反映情况做出解释并予以相应处理的,列为投诉。
投诉分为有效投诉和无效投诉:
a)有效投诉是指通过调查,投诉的事项属于本单位业务范围内,投诉问题确属本单位相关责任和过错。
并对投诉情况进行调查,投诉成立。
b)无效投诉是指通过查实,本单位或本单位人员无明显过错,而是由于投诉人产生误解或本身是投诉人责任(过错)的情况。
c)投诉方与被投诉方双方都存在过错,投诉方负主要责任的,投诉人要求撤诉的,可以允许投诉人撤诉,投诉不成立。
3.2.2咨询的界定标准
零售客户对于在专卖市场管理和卷烟营销服务过程中,存在疑问或不明白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以及其他属于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的、需要向客户、消费者等做出解答释疑的,列为咨询。
3.2.3建议的界定标准
客户、消费者等只是一般性的反映情况或提出建议及改进意见的,列为建议。
对客户投诉、咨询、建议的处理按照《客户意见处理办法》执行。
3.3 投诉受理机构应根据投诉内容正确划分投诉的时效性以区别处理。
投诉可分为有效投诉和无效投诉。
3.3.1通过查实并经过各县局(部)督察机构确认,本单位或本单位人员无明显过错的,导致投诉系出于投诉人误解或为投诉人过错或责任的,属于无效投诉,无效投诉应由各县局(部)督察机构出面或指定有关职能部门(或专人)向投诉人以电话或当面向投诉人作出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3.3.2通过了解投诉(咨询)的范围属于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的。
并通过调查,确认投诉情况属实,投诉(咨询)问题确属本单位或本单位相关责任和过错的,为有效投诉。
有效投诉可分为重大投诉和一般投诉两种。
3.3.2.1重大投诉:
a)投诉人投诉事项为款项、帐务或卷烟质量、数量方面的问题。
b)其他重大需解决的问题,不及时解决可能导致争执、吵闹等情况,对本单位正常业务或社会形象造成影响的。
c)重大投诉应第一时间受理,立即明确专人处理。
3.3.2.2一般投诉:
投诉人对本单位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或其他问题不满,投诉反映情况,要求澄清事实并予以相应处理,属于有效投诉的,为避免和消除不利影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
4.0客户投诉的处理程序
4.1 处理客户投诉应按照《客户意见处理办法》进行。
5.0投诉问题的处理要求
5.1处理客户投诉,应以耐心、有理、有节的态度,切实把“客户至上”及依法、合理、及时正确的原则。
5.2对无效投诉,应细致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以稳定投诉人情绪,避免矛盾激化;对有效投诉,应在充分调查了解核实的基础上,主动承担责任;责任部门或责任人要主动向客户道歉,征得其谅解,并将问题的处理结果向客户反馈,做出相应的解释,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客户满意。
同时要加强措施整改,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5.3因服务等相关问题被投诉到上级部门或有关部门,或被新闻煤体曝光,造成不良影响的,应迅速组织力量,认真调查核实,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并将调查情况、处理结果及整改措施向相关机构作专题书面报告或回复。
5.4做到“五不放过”,即:“问题及其原因没有查明不放过;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放过;无整改措施不放过;责任人不受到责任追究不放过;有关人员没有得到启示和教育不放过。
”
5.5 对因个人原因被投诉的责任人,除责令其向客户赔礼道歉(口头或书面)外,造成经济损失的要自行赔赏,情节严重的要视其情节及后果作待岗或解聘处理。
对投诉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视其情节及后果作待岗或解聘处理。
5.6 各县(区)局(分公司)应定期或随机对处理的投诉进行回访,凡属有效投诉而因本单位处理不当导致客户再次投诉的,有关机构必须立即妥善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按《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要求执行。
5.7 各县(区)局(分公司)应定期对客户投诉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投诉管理工作的意见或建议,编写《客户期望分析报告》上报督察考评中心及有关领导,并在相关工作会议上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