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考试要点及方法AFP学习108个小时、CFP学习132个小时,很多同学学到最后掉进“技术陷阱”,会的玩弄公式、研究难题(不一定考);不会的一头雾水、不知所学(考了不会)。
我总结为“2345学习法”,我们首先要掌握全部课程的学习框架,学会从空中俯看一个城市,这样一个知识点或一道题目的出现就很清楚是来自哪个方面、哪个流程、哪个方法和哪个技术点。
以下供大家参考:2:两个准则,即《金融理财师职业道德准则》和《金融理财师执业操作准则》。
职业道德准则是管理金融理财师精神方面的,有七个基本原则(守法遵规、正直诚信、客观公正、专业胜任、保守秘密、专业精神和恪尽职守),其中正直诚信和客观公正有很多例子容易混淆,要注意。
执业操作准则是管理金融理财师操作流程的,有六个步骤(建立客户关系、收集客户信息了解理财目标、分析评估客户财务状况、制定理财规划方案、执行理财规划方案和监控理财规划方案执行)。
3:三个办法,即金标委的《金融理财师资格认证办法》、《金融理财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和《金融理财师纪律处分办法》。
其中前一个办法最重要,是纲要性和全局性的,包括4E认证(教育、考试、经验和道德)等很多内容;在一个期间内AFP继续教育是20个小时、CFP是30个小时;对金融理财师的处分种类有非公开的书面警告信、公开警告、暂停认证资格和撤销认证资格。
4:四个原理,即理财规划的四个基本原理,分为目标基准点法、目标现值法、目标顺序法和目标并进法。
其中目标基准点法只针对单个理财目标(如单个教育目标),其他三个方法都是针对多理财目标的(如教育目标、房产目标和养老目标等同时考虑)。
5:五大模块,AFP为“金理财理财原理、投资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税务筹划和遗产规划、员工福利和退休规划”;CFP“投资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税务筹划和遗产规划、员工福利和退休规划、规划案例”。
以上关系为:“两个准则”是管理金融理财师(恭喜你已通过A、C考试)的思想和行为;“三个办法”是规范金融理财师认证、执业、后期教育和纪律约束的,是流程和程序,类似法律中的程序法;“四个原理”是判断客户理财目标能否实现的方法;“五大模块”是学习的具体内容,A侧重金融理财原理,涉及面较宽,而C侧重金融理财案例,每个模块较深,如计算中较A增加税额和增长率,五大模块类似法律中的实体法。
上期讲到“2345学习法”,这是战略指导,各位“战友”还需要在网上浏览一下其他技术性的文章(其实多的没时间看),只需要找到一、两篇你认为全面或有价值的重点来看。
CA学习要有明确目标:短期目标一定要把证书拿下(毕竟付出不少银子、时间、精力啊),长期目标是刷新知识、活学活用。
11月底即将举办资格考试,本期先写“CFP\AFP学习技巧”,“CFP\AFP实务归纳”(这部分我认为对金融理财师成长最有营养)放在最后,以满足跟贴“战友”考前的殷殷期待:1、广撒网CA学习的知识点很多,题库量较大,但我们的时间有限,所以应首先按上期“2345”学习法把整体框架掌握住,千万不要在少数难点上堵住自已,个别根本不会的建议放弃。
AFP官方习题305道,“五大模块”中金融理财基础占比36%、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占比16%、投资规划占比33%、员要福利与退休计划占比7%、个人税务与遗产筹划占比8%,和课件教学时间占比大体相当,各位“战友”可参照分配学习时间,每个部分都要看到,对工作有用不要管它考不考都要看。
2、抓大鱼三条大鱼必须抓住,一是考试大纲、二是学习课件和公式表、三是官方习题(包括培训中的练习题和结业考试题)。
考试大纲可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重点掌握、一般掌握或了解;学习课件要重点看、反复看,每期课件中的变化要注意,公式表汇总除金标委网站上的之外还可在网上收集分类较全面的;官方习题主要是练习解题思路和速度,尽管不一定考原题,但是熟练以后应对计算题占比60%以上的考试还是题感很强的。
如果你抓住三条大鱼之后还有时间,可再找些小鱼(其他来源的练习题)补一补。
3、识水路学习方法很重要。
我的经验是首先把课件通读一遍,把各门课程有机串联起来理解(举例附后),然后对照考试大纲和公式表把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的地方看一下,接下来是做官方习题。
做第一遍习题时非常痛苦(主要是解题思路和我们平常想法不一样),比较慢,对难点习题要回到课件相关部分再看,习题会了以后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如做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的题目同时要知道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官方习题做完后再回到课件仔细研读,这时会觉得内容理解更容易了,学习将有质的飞跃。
最后考试之前要重新再做一遍官方习题,这时主要锻炼解题速度和计算器运用速度。
例一:A的“投资规划”中资本定价模型(CAPM)很重要,但要知道它的前提是这个单一证券在资产组合中的非系统性风险已充分分散,β只是该证券对整个市场组合变动的反应程度(即系统性风险的测度),CAPM只考虑一个风险因素、无法解释风险来源且限定投资者为风险厌恶型。
到C则增加多因素套利定价模型(APT),该模型在CAPM单一风险因素外增加通货膨胀、工业生产意外变化等多个因素,每个因素都有一个β风险测度,对投资者风险偏好没有限定,因此投资者可根据自已的风险态度在多个因素组合中选择自己愿意和能够承担的风险。
例二:A中税法主要学习个人所得税,要对11种应税所得项目、扣除项目、税率和减免税非常熟悉。
而到C则学习整个税法制度,如流转税、所得税(其中个人所得税只有筹划)、行为税和财产税等。
例三:我国养老金三大支柱中,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学习内容在A的“员工福利和退休规划”模块“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计划”课程中,第二支柱补充养老保险的学习内容在C的同一模块“雇主养老金计划”课程中,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的学习内容在A的“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模块“人寿保险”课程和C的同一模块“年金保险”课程中。
我们知道,投资的最大魅力就是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而CA考证的最大魅力就是努力付出(风险)和考证通过概率(收益)的不确定性。
“投资规划”模块中马科维茨(Markowitz)有效集告诉我们,在该投资组合的集合中,任意给定预期收益要有最小的风险,并且任意给定风险要有最大的预期收益。
今天我告诉大家一个已得到实践检验的新模型----“财东(zdr)有效集”:在该集合中,任意给定考证通过概率(收益)要有最小的努力付出(风险),并且任意给定努力付出(风险)要有最大的考证通过概率(收益)。
其原则就是要把我们会做的题目做对(并且要有时间做),要把我们不会做题目选对的概率最大化。
看过前两期我的CFP\AFP“2345学习归纳”和“学习技巧”后,各位应该对学习内容有了清晰的理解,对习题有了一定的题感,这是CA考证的基础,也是“财东(zdr)有效集”有效的前提条件,请还未看过CA宝典(一)和CA宝典(二)的“战友”停止向下阅读,先补补前面的课再说。
定理一:先做定性题、后做定量题。
CA考试90道题,平均每题只有2分钟时间,60%以上是计算题,考试做不完题目是常态。
而计算题花费时间较多、难度相对较大,如果不是很简单或是自己很熟练就放在后面做,对于概念题等定性的题目放在前面做,当然不会的定性题也放在后面做。
此招可以用最少的时间把自已会做的题目做对。
定理二:先做单题、后做串题。
尽管考试全部是单选题,但是有考题在单选答案中有几个选择,其实还是多选题;还有的考题一个题干(吓我!我考A时看到一个题干有超过一页纸的)下有多个单选题,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考你(考不死你!)。
这两类题目我都归为串题,同样本着用最少的时间把自已会做的题目做对的原则,如果不是很简单或是自己很熟练的也放在后面做。
定理三:分离理论。
好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把自已会做的题目都做完了,剩下的就是没有把握和根本不会做的了。
首先静下心来回头再看没有把握的题,经过前半场做题热身你的思路已经逐步走入正轨,或者在已做的题干和答案中得到了一些启发,经过思考,你又会做了一部分。
最后还剩下的怎么办,一般考生就是瞎猜(太没有技术含量了!还考金融理财师?)。
诀窍来了:看看你的答题纸,如果四个答案选项中某排(或某列)的黒点多,你就任选其他三个答案中的一排(或一列),所有不会的题目答案全选一样,不要乱跳(就像彩票守号比乱号中奖概率大同样道理)。
举例:如果你会做的题目其答案选择C的最多,剩下不会做的你主观上分析判断都选择非C选项,但所有选项都要一样,如都是B(或都是A、或都是D),不要这个选B、那个选A或D。
这就是“分离定理”的活学活用,听起来有点难,所以先举实例,现在再总结一下。
分离定理认为所有考生在考试时,可以分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投资决策,即首先选择自已会做的题目并且有时间把它做对(最优风险资产组合或市场组合,对所有人都一样);第二步,根据自身分析判断(风险偏好),在剩下不会做的题目中选择一个一样的答案(每个人选择可能不一样),该答案要求使考生的效用满足程度最高,即不会做的题目选对的概率最大化。
值得提醒的是,该理论也有局限性,即前提条件是全部考券的正确答案在四个选项中的概率大致相同,否则理论应用准确性将降低甚至失效。
从课件到旧习题到新习题再到考试,我觉的主要是以下变化:课件是基础,条条比较多,旧习题(20 070801版),直接就从课件原样拿题,覆盖面不广,新习题(200803)同样从课件原样拿题,覆盖面比较全面,单考点题比较多,联系实际少,题目文字量小,考试题目有限当然不可能全面覆盖课件,但是实务比较多(就是说题面表述比较多现实场景),题目文字量大,数据量也大(有用不上的坑你的)同板块两考点放在同一题比较多,甚至有跨板块的。
早上,1、开篇主要是具体准则,一般都是场景,违反哪一条那种,2、然后就是家财案例,还是那五样,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储蓄的分辨,我反正是没有去区分,因为脑细胞已经死得差不多了;3、再然后就是投资学,股票的红利定价模型出了好几道包括最后的案例题,关键是其中的K,又考到了同板块第二节的那几条线,以及股票必要收益率的计算,而g则考到了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也就是这些都不是现成的,要求你有其他知识点才能算出;4、这次投资学的债券题目也不少,求几种收益率的题都有,当然难的就是利率期限结构和债券利率的凸性(这个我也不理解,字面意思明白了,可真正考到,我才知道自己没有理解)5、投资学的期权也有考到,感觉和习题难度差不多,可能不是C的缘故,这方面考不了太难6、除了上面主要板块,经济学,法律也穿插在考题中,算是让脑袋休息的部分吧。
(我去年刚考完经济学,所以这方面没有什么问题)至于法律,合同和遗产都有。
说到这里,又要提到实务了,考试有些就近的场景(时事),让你从理财的思考角度进行判断。
如果你只记得课件字面意思,恐怕判断就不那么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