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1.刚体的受力分析及其衡规律
01.刚体的受力分析及其衡规律
对出现的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因而它们对各自 物体的作用效应不能相互抵消。
必须注意,虽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 在同一直线上,但决不能认为这两个力互成平衡。因为这两个力 并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与二力平衡公理中所指的一对力是完 全不同的。
5.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R F F 1 2
同一个点作用两个力的效应可用它们的合力来等效; 该合力作用于同一点,方向和大小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线确定。
F1
R F F 1 2
R
F2
R
F2
F1
6.力的某些特性小结
(1)力的可合性:两个力对物体的作用可以用一个力来等效代 替。则两个力合成一个力时只有一个合力 (唯一解) 力的合成须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力的可分性:一个力可分解成两个力 。 (无数解)
三、受力平衡(续1) 1.二力平衡定理
(1)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沿 同一作用线,则它们的合力为零,此时,刚体处于静止或 作匀速直线运动。
三、受力平衡(续2)
(2)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2.二力杆(二力构件)
1、足够的强度— 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2、足够的刚度— 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3、充分的稳定性—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反应釜
合成塔
换热器
第一篇
力学基础
生产中使用的任何机器或设备的构件,应该满足适 用、安全和经济三个基本要求。为了使机器或设备能安 全而正常的工作,在设计时必须使构件满足以下三方面 的要求:
4.合力与分力:若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称这个力
5.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将
6.力系的简化:将一个复杂力系简化为一个简单力系或
一个力的过程,称为力系的简化。
三、受力平衡 受力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处于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受力平衡。
建立在地球上,并相对于地球不动的参考系称为 惯性参考系
二、本章核心问题
如何从已知外力求取未知外力?
第一步 通过受力分析正确确定未知外力的力线 方位。 第二步 探索物体受力平衡规律,利用平衡规律 求取未知外力。
§1-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重点内容:
一.力的概念 二.力的基本性质(五点) 三.平衡 四.二力平衡定理 五.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六.二力杆
一、力的概念
二、约束的分类
1.柔软体约束
(1)柔软体约束
2.刚性约束
( 2)光滑接触面约束 ( 3)铰链约束 ( 4)固定端约束
二、约束的分类(续1)
1.柔性约束F (1)定义:由绳索、皮带、
链条等柔性体所构成的约束 称之。只有当绳索被拉直时 才能起到约束作用。
这种约束只能阻止非自由体 沿着绳索伸直的方位朝外运动,
力的分解也必须符合平行四边形法
(在进行力的分解时,如果针对的是某一具体问题,那么必
须考虑被分解的力对物体实际产生的效果)。
(3)力的可消性:一个力对物体所产生的外效应,可以被另
一个或几个作用与该同一物体上的外力所产生的外效应所 抵消。
四、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1.定理:
刚体受到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若其中任 意两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也必 然交于同一点。(证明详见书P3)
一、 约束与约束反力
1.概念:
(1)自由体——只受主动力作用,而且能够在空间沿 任何方向完全自由地运动的物体。 (2)非自由体——运动在某些方向上受到了限制而不 能完全自由地运动的物体。 (3)约束——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 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 (4)约束反力——约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称为约束反力,简称反 力。
1.要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构件在外力作用下 不致破坏; 2.要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构件在外力作用下 不致发生过大变形; 3.要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保证构件在外力作用 下不致突然括静力学和材料力学。 1.静力学:主要是研究外效应中的平衡规律。 2.材料力学:是研究杆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的问题。(在材料力学中,实验的方法
由不平行三个力组成的平衡力系必只汇交于一点
五、 本节小结 重点提示
1. 理解力的概念的关键两点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开了物体,力是不存
在的。 (2)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总是成对地出现于物体 之间。力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是直接接触,如人推 小车;也可以不直接接触而相互吸引或排斥,如地 球对物体的引力(即重力)。 因此,在分析力时,必须明确以哪一个物体为研究对 象,分析其它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
因而代替这种约束作用的约束反
n F
力,它的力作用线必和绳索 伸直的中心线重合,其指向 应是离开自由体朝外。
二、约束的分类(续2)
(2)柔性约束的特点: a 只能受拉,不能受压。 b 只能限制沿约束的轴线伸长方向
常见的柔性约束:绳子、皮带、链条等
二、约束的分类(续3)
2.刚性约束
(1)光滑面:
限制接触点法向运动
课程主要内容
工程力学基础理论 化工设备材料性能与选用 机械传动装置 典型化工设备结构分析 压力容器设计与管理 课程设计
绪
论
化工机械—化工生产中使用的机械装置。
化工机器-主要零部件是运动的。(如泵、压缩机、离心机等)。
化工设备-主要零部件是静止的。(如塔器、换热器、反应器等)。
化工设备应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二、约束的分类(续5)
支承面与被约束物体之间的摩 擦力很小,可以略去不计。 只能限制约束物体沿接触面公 法线方向向着支承面内的运动。 约束反力方向是沿着接触面的 公法线方向,指向被约束物体。
二、约束的分类(续6)
3.铰链约束 (1)固定铰链约束 (2)活动铰链约束
n F Fn
二、约束的分类(续7)
(1)固定铰链 支座约束
F yn
Fxn
F yn
Fxn
二、约束的分类(续8)
(2)活动铰链 支座约束
Fn Fa
二、约束的分类(续9)
4.固定端约束
(1)性质特点:
限制了平面内可能的运动(移动和转动)。
三、画受力图的步骤
1.简化结构,画结构简图; 2.选择研究对象,画出作用在其上的全部主动力; 3.根据约束性质,画出作用于研究对象上的约束反 力。
a 连接铰链(中间铰) b 活动铰链支座 c 固定铰链支座 d 球型铰链支座(空间力系)
(2)铰链:
二、约束的分类(续4)
(3)光滑接触面约束 不计。 b 只能限制约束物体沿接触面公法线方向向着支承面 内的运动。 c 约束反力方向是沿着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指向被 约束物体。
a 支承面与被约束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可以略去
规律,进行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
三、重要概念
1.强度:是指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2. 刚度:是指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3. 稳定性:是指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的能力。
第一章 刚体的受力分析及其平衡规律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力、力矩、力偶和力偶矩的定义。 2.力的五点性质(含两个最简单的平衡定理)和力偶的 三点性质。 3.熟悉各种约束和约束反力的特点。 4.力的平移定理的内容、实质、应用。 5.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图分析,平衡方程的建立 和求解。
2.约束的特点:直接和物体接触,并限制某些方向的
运动。
一、 约束与约束反力(续) 3.约束反力的求法:
当非自由体的运动受到它的“约束”限制时,在非自 由体与其约束之间就要产生相互作用的力,这时约束作 用于非自由体上的力就称为该约束的约束反力。
当一个非自由体同时受到几个约束的作用时,那么该 非自由体就会同时受到几个约束反力的作用。 如果这个非自由体处于平衡,那么这几个约束反力对 该非自由体所产生的联合效应必正好抵消主动力对该物 体所产生的外效应。所以约束反力的方向,必定与该约 束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应用这个原则,可以确定约束反力的方向或作用线 的位置。至于约束反力的大小,则需要用平衡条件求出。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课件
主动力:重力,弹簧弹性力,静电力和洛仑兹力等有 其“独立自主”的大小和方向,不受质点所受的其它 力的影响,处于“主动”地位,称“主动力”。 1. 重力 2. 弹簧弹性力
3. 静电场力和洛仑兹力
力,可以叫做相互作用,总是成对出现 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同时作 用在两物体间,两物体同时都是施力物 体和受力物体。 但我们习惯上,有意选 定“有动力”一方为施力物体,其力称 为主动力,因此当然是作用力啦。
刚体是静力学中对物体进行分析所简化的力学模型
二、力系
1.力系:
如果在一个物体上作用几个力,则这群力称为力系。力 系包括: (1)平面力系:力系中力的作用线均在同一个平
面内; a 平面汇交力系:同一平面内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b 平面平行力系:同一平面内力的作用线相互平行; c 平面一般力系:同一平面内力的作用线既不完全汇 交又不完全平行。
成对出现的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因而它们对各 自物体的作用效应不能相互抵消。
§1-2 刚体的受力分析
重点内容:
约束和约束反力 刚体受力分析要领
作用在机器设备零件上的外力,基本上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主动力,能引起零件运动状态改变,或使零 件具有改变运动状态的趋势。另一类叫约束反力,是阻 碍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力。
(2)空间力系:力系中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二、力系(续)
2.平衡力系:一个物体受某力系作用而处于平衡,则此
力系称为平衡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