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七 加与减(二)2 搭积木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七 加与减(二)2 搭积木教案教学设计

搭积木(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材第77~78页)
1.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 学习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重点: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即只计算个位,十位不动。

小正方体木块,计数器,挂图。

1. 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生:积木。

师:想不想玩?
生:想。

师:老师给同学们每桌两人20块积木,尽情地玩。

设计意图: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
玩积木,两人20块积木,学生最想玩的是积木增减游戏,可以用石头
剪子布或其他方法,让学生尽情地玩,一边玩一边说“再放几块”或“拿走几块”。

2. 师:看,老师摆的这一摞是几块?
生:10块。

师:对,这一摞表示10。

现在请你们摆出13块。

再增加2块,现在有几块?
我们可以写成13+2=?13表示先摆的,2表示后摆的,这里的问号就表示摆好以后有几块。

师:现在一共有几块?
生:15块。

师:写出式子就是13+2=15(块)。

那么,在计数器上该怎样表示出来呢?
教师演示,然后学生操作。

3. 同学们先摆18块,然后拿走2块,该怎样列式呢?
生:18-2
师:看一看还剩多少块积木。

生:16块。

师:把式子完整地说出来?
生:18-2=16
设计意图:在开始玩时,学生是没目的的,只是简单的仿造,遇到困难后学生才发现其中也有数学问题。

第二次玩积木是学生对加减法认识的巩固,但其计算能力及技巧是原有知识的再现,而其中的同伴进步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1. 现在请同桌合作,边摆边写出式子。

小组动手操作。

2. 开展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摆法,写出的算式也各不相同,所以让学生拿着记录的算式进行交流,就会呈现各种各样的算式,这也便于师生共同进行小结。

3. 现在请同学们看算式、摆木块。

(1)14+5= (2)17-6=
师:谁先说一说14+5=?是怎么算的?
生1:先拨14颗珠子,再拔5颗,数一数是19颗珠子,列式为
14+5=19。

生2:我先把10个小正方体木块摞成一摞,表示10块;再摞4块,就是在5块上面摞4块,是9块,加上一摞(10块)是19块。

生3:1个十和4个一,加5个一,等于1个十和9个一,也就是19。

师:谁再说一说17—6=?是怎么算的?
生1:先拨17颗珠子,再拔去6颗,数一数还剩11颗珠子,列式为17-6=11。

生2:我先把10个小正方体木块摞成一摞,表示10块;再摞7块,并从7块上面拿走6块,剩1块,加上一摞(10块)是11块。

生3:1个十和7个一,减6个一,等于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

师:同学们真聪明!
4. 比一比谁算得快。

19-7= 13+5= 16-3= 15+3= 14+4=
12+6= 5+13 16-4= 15+4= 17-5=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5. 游戏:碰碰车。

(教材第78页第5题)
设计意图:看算式摆学具是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符号运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如果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摆出小木块,那么说明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小木块的数学模型,也就是说学生看到算式就会想到摆小木块的过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今天的计算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只是个位相加减,十位不变。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3+2= 18-2=
3+2=5 8-2=6
10+5=15 10+6=16
13+2=15 18-2=16
A类
口算:18-5= 16+2= 16-3= 15+1= 19-7=
(考查知识点: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能力要求:能够正确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
B类
看图列式计算。

( )
( )
(考查知识点: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能力要求:能够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正确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3 18 13 16 12
B类:15-3=12 10+4=14
教材习题
教材第78页“练一练”:
1. 10+3=13 13-3=10或13-10=3 12+5=17 17-5=12或
17-12=5
2. 11+7=18 12+6=18 10+8=18 7+11=8 6+12=18 8+10=18
3. 13+5=18 19-6=13
4. 12 18 13 18 18 18 12 19
5. 12+6=18 12+3=15 12+4=16 6+3=9 6+4=10 3+4=7
18-3=15 18-2=16 18-5=13 3-2=1 5-3=2 5-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