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1.【北京中考】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3分)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
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这条①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
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载(zǎi)载(zài)B.载(zài)载(zài)C.载(zài)载(zǎi)D.载(zǎi)载(zǎi)(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勾②沿B.①勾②延C.①沟②沿D.①沟②延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
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
(1分)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
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乙】句号B.【甲】句号【乙】分号C.【甲】冒号【乙】句号D.【甲】冒号【乙】分号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
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
右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
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
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
(1分)5.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
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束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
【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6.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
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题。
(共6分)(1)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
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
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皇甫诞碑》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B.〈怀素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
C.《争座位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
D.《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2)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从路线示意图上看,丝绸之路是一条迷人的曲线,扣人心弦,使人赞叹,感人肺腑。
B.每当想到张骞、郑和、马可·波罗等奔波于丝绸之路的先贤,我的敬意就油然而生。
C.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物精品,虽然经过千百年岁月,却依然像璀璨的珍珠,弥足珍贵。
D.“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必将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奏响和平、繁荣、文明的新乐章。
(3)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
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驼铃①,古道徐行,一路丝绸连②;波涛③,汪洋横渡,千年文明耀④。
A.①滚滚②欧亚③悠悠④乾坤B.①滚滚②乾坤③悠悠④欧亚C.①悠悠②欧亚③滚滚④乾坤D.①悠悠②乾坤③滚滚④欧亚【答案】1. (1)C【解析】本题考查字音,难度为易。
“载”是易考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zǎi”①代表“年”,如三年五载:②代表“记载;刊登”,如刊载。
“zài”指装载;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如:卸载。
由此可知,第一空读音为载zài。
第二空读音为zǎi。
故选“C”。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难度为易。
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词语辨析。
勾通:暗中串通;沟通:指使彼此通连,相通。
延续: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符合语境。
故选“D”。
2.【答案】唐【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难度为易。
从题干中可知,考查的是杜甫的朝代,只要认真审题,本题就可以答对。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难度为中。
考查冒号、句号和分号的用法,结合语境进行辨析。
结合甲处语境的上下文,可知主语不同,故选句号。
结合乙处语境的上下文,可知最后一句为总结句,与上文不能构成并列关系,故选用句号。
因此本题选A.4.【答案】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共享精品文物,交流互鉴。
【解析】本题考查了词语的理解,难度为中。
从所给文字材料中,可知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
从宣传海报中,可知“殊方”是“他乡,异域”之意。
结合上述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5. 【丙】6. (1) (2) (3)C2.【天津中考】(一)综合性学习(5分)我国是海洋大国。
近年来,我国海洋事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某班将开展以“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在路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
请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实施有效管控,进一步提高了海洋维权巡航执法的时空覆盖率,有力保障了我国海洋国土安全和海上通道安全,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海上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
【材料二】在各国海军中,每艘军舰通常以一个海军基地为“母港”,结束任务后回到这个“家”。
与陆军、空军基地相比,各国的海军基地都占地更广,功能更复杂。
军舰在这里加油装弹,补充物资,检查修理;海军官兵在这里得到充分修整和训练。
【材料三】为全面遏止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中国海洋管理部门通过健全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蓝色海湾”“生态岛礁”重大工程建设等措施,加快了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新格局的步伐。
【材料四】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20.上面四则材料中,与“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在路上”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____。
(2分)21.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我国在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3分)【答案】20.材料二21.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海上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我国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新格局的步伐不断加快;三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在渔业、生物医药业、电力业、旅游业等方面的年收入均逐年增长。
3.【河南中考】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4分)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广。
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唐之前,也有《离骚》等优秀诗作,但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能被完整记住广为流传的名句名篇却不多。
唐代诗歌语言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
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唐诗流传甚广,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_________。
唐诗中多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格律诗。
格律化的运用,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便于记诵。
因此,唐诗流传既多且广,至今不衰。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分)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8分)(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30字)(2分)河南日报2019年5月9日讯“传民族薪火、展中原风采”。
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郑州登封观星台举行。
上午11时,火种采集仪式正式开始,手持采火棒的火种采集使者从观星台顶端楼梯缓缓走向采火器,来自全国不同民族的56名小歌手身着各民族盛装,诵唱《二十四节气歌》,礼赞先贤智慧。
以火种采集仪式为标志,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帷幕全面拉开。
(2)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
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介绍该会徽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及寓意。
(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
6分)【答案】5.(1)将“改善”改为“提高”。
(2分)(2)就是诗歌的格律化(意思对即可:2分)(共4分)(1)示例: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举行(2分)(2)示例:各位朋友,大家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
请看会徽的主体图形,它由龙、凤及两侧的弧形图案(飘带)构成。
龙、凤形似阿拉伯数字“11”,恰为本届运动会的届次,又寓意龙凤呈祥;弧形图案(飘带)上的“2019” “郑州”标明举办时间和地点。
主体图形轮廓与汉字“中”的轮廓相似,寓意“中华民族” 或“中原”。
欢迎您来参加此次盛会!(“龙、凤” “届次‘11’” “弧形图案(飘带)” “2019、郑州” “汉字‘中’”,答出任意三个要素即可,一点1分,共3分;“寓意”,写出任意一个,意思对即可,1分;顺序合理,1分;语言简明得体,1分。
共6分)(共8分)4.【河北中考】4.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书画作品《松鹤延年》,回答问题。
(共6分)(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图画画面的内容。
(3分)(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对联“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古春”。
(3分)【解答】(1)整幅《松鹤延年》的画面是由图案和文字构成的,画面的主体是中间的图案部分,从近及远分别是是仙鹤,青松和高山。
画面的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东海白鹤千秋寿”,下联是“南岭青松万古春”。
画面的最左侧有作画时间和作者。
(2)对联使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东海白鹤”和“南岭青松”都是来自于历史典故,都是长寿的象征。
而且“千秋寿”和“万古春”也都表达了长寿的意思,表达了对老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