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栽培技术》整体教学设计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第2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花卉栽培技术
所属系部: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
制定人:王明珍
合作人:魏春兰薄成玉
制定时间:2014.8.4
东营职业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简介
二、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花卉园艺工、育苗工、园林绿化工岗位技术能力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具有较强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懂经营、会管理,能从事花卉生产、花卉栽培、花卉养护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岗位分析
(1)园林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对职业和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根据园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召开专家、工人访谈会,确定园林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岗位群)为园林工程施工岗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岗位、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岗位、花艺设计岗位,如图1。
花卉栽培技
术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岗位的核心课程。
图1 园林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岗位群)
(2)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主要面向岗位
图2 园林企业组织构架图
通过花卉栽培技术课程学习,学生毕业后一次就业岗位(1~3年)为技术工人,二次就业岗位(3~5年)为项目技术员,未来晋升岗位(5~8年)为项目经理。
(3)典型工作任务流程图
图3 典型岗位工作任务流程图
3.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图4 专业课程体系图
从专业课程体系图中可以看出,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是职业技术课程。
它的前续课程是:植物生长与环境、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等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它的后续课程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花艺设计、园林植物病虫害等。
它不仅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岗位的核心课程,也是园林规划设计岗位、花艺设计岗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位的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与普通高校、中职、培训班的对比区别
本课程与普通高校、中职(高职)、培训班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但普通高校注重的是理论教学,以科学研究为主,课程名称为花卉学,课程内容按章节划分,更注重原理的阐述,教学模式为线理论后实训,没有典型的企业项目,没有真实的企业环境,没有实现理实一体。
中职和培训班教学的目标是都教会学生各项技能,中职教育的系统性强一些。
课程内容以花卉栽培技术为依托,不是企业完整的生产过程,没有典型的企业项目,更注重单项技法的训练。
以某一单项先进技术和某一新品种为载体,更注重某一单项技能和某一单一品种的技术,不是企业完整的项目。
高职花卉栽培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有关栽培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花卉的识别和分类方法、生态习性、应用特点,学生能够按照园林花卉栽培技术的技术规范要求和具体条件完成常见各类花卉栽培方案的制定并进行栽培养护。
本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
(1)能够识别当地200种园林花卉;
(2)能够按照植物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3)能进行花卉繁育;
(4)能够按照园林绿地中园林花卉栽培技术的技术规范要求和具体条件完成常见各类花卉栽培方案的制定;
(5)能够根据花卉的生长状况及周围环境要求完成各类花卉栽培及养护管理管理方案的制定;
(6)能够按照园林绿地中园林花卉栽培技术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结合具体条件完成花卉栽培过程中花卉选择、移栽、运输、栽植、成活期管理,确保一定的成活率达80%以上,并确保绿化效果;
(7)能按照规范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规范记录和资料归档。
知识目标:
(1)掌握花卉识别与分类的相关知识;
(2)了解各类园林绿地中园林花卉栽培技术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3)掌握花坛草本花卉的整地、播种、作堰、定植、整形、修剪、繁殖的知识;
(4)掌握草本花卉、水生花卉、花境花灌木、廊架攀缘花卉的定植、浇水、施肥的知识;
(5)掌握温室花卉的上盆、翻盆与换盆的知识;
(6)掌握培养土配置的方法与步骤;
(7)掌握温室花卉调温、调湿、浇水、施肥的知识;
(8)掌握温室建立管理和经营等知识。
素质目标:
(1)通过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献、分析总结、提升完善的能力;
(2)通过实际花卉生产项目实施,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
(3)通过分合作培养学生交流、互助、协助、组织能力,提高竞争意识;
(4)通过方案的实施,锻炼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
(5)通过花卉生产学习,提高学生对花卉生产技术的创新能力;
(6)通过花卉生产规范的技术规程、严格的职业标准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
四、项目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充分体现了“岗位需要”、“行业发展”的需要、“课证融合”的需要、课程之间的“统筹兼顾”,使教学内容具有适用性、针对性、可扩展性和先进性。
教学内容分为10个子项目,23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包括若干的工作内容,不同的工作内容包括不同的职业技能,不同的职业技能进而构成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岗位所需要的花卉栽培能力。
10个教学项目通过东营市奥林匹克花园项目贯穿起来。
(如表1)
表1 项目内容设计
项目实施按照以下6步进行:
图5 项目实施过程图
五、能力情境设计
本课程按实际园林花卉栽培项目设计课程项目,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任务。
成立学苑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公司设财务部、预算部、工程部、设备部、采购部等五个部门,公司设总经理、技术总监及5个部门经理领导岗位,工程部以项目为单位设置多个项目实施团队,每个团队设置项目经理一人,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工作。
公司现承担山东凯佳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东营奥林匹克花园绿化栽培项目”,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200平方米,绿化率为32.2%,
栽培花卉品种达20多种。
工程造价12万元,工期为35天。
六、课程进度
图6 课程教学进度图
七、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期末考核(卷面考核)和项目考评两部分,期中期末考核占30%,项目考评占70%。
项目考评又由过程考核50%、栽培质量30%、经济效益分析10%和岗位素质10%组成。
栽培质量主要由成活率决定,成活率:80%以上,30分;成活率:70%-80%,25分;成活率:60%-70%,20分;成活率:60%以下,15分(如图7)。
图7 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八、教学方法
1、第一次课设计(2课时)
(1)介绍课程相关情况(20分钟)
首先教师与学生相互介绍,教师介绍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课程岗位面向、课程课程性质及实施安排。
(2)成立花卉公司(60分钟)
第一步确定组织架构,然后确定师生在项目实施中的工作岗位,教师公布岗位职责和花卉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
(3)布置下次课任务(10分钟)
收集制定一串红草花栽培方案的相关资料
2、最后一次课设计(2课时)
(1)情境总结(40’)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奥林匹克花园花卉栽培的整个过程,教师点评奥林匹克花园花卉栽培项目各阶段关键点和学生表现的亮点。
(2)课程考核(30’)
首先小组排名,确定成绩;然后优秀作品展示,优秀小组、组员评比;最后请优秀代表发言等。
(3)未来展望(30’)
说明未来花卉栽培发展动态,并对学生未来花卉栽培以后职业发展提出期望和要求。
九、创新提高
1、课程设计理念新
课程以真实环境为依托,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校企合作进行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的项目化职业教育特色课程的设计。
图8 花卉栽培技术课程设计理念
2、校企合作机制新
按照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师与技师对接的要求,与山东天清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建东营市生态农业研究院;与山东绿源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凯佳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等5个企业建立了稳定校企合作关系。
课程从开发到实施,校企全程合作,深度融合,实现了教学项目与真实生产任务相融合、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相融合,教师与花卉栽培养护技术人员岗位相融合。
3、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系统化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方法体系新
图9 职业能力形成过程图4、专业外语渗透
花卉栽培技术flower culture technique 栽培管理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有性繁殖sexual propagation
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
扦插繁殖Cutting propagation
嫁接grafting
种子seed
分生繁殖division
草本花卉Herbaceous flowers
木本花卉Woody flower
花灌木Flowering shrubs
水生花卉flowering marsh plants
宿根花卉Perennial flowers
球根花卉Flower bulbs
花卉flower
温室花卉Greenhouse flower
观叶植物ornamental foliage plant 园林gardens
培养土soil mixture for cultivating 基质growth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