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


典型练习:
(7)将t4℃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_______; (8)B、C两物质能否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相 同的饱和溶液?答: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1.一条曲线(如图1)
(1)图1中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 命题点1 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图1中P点表示甲物质在t1℃的溶解度为 30 g;Q 点表示甲物质在t2℃的溶解度为 60 g. 命题点2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 度 (3)如图1所示,t2℃时,将5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形 成的是 不饱和溶液.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命题点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3.曲线下方区域内的一点表示此时形成的溶 液是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方的区域内的一点表示此时形成的是 过饱和溶液(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
溶解度曲线中“线”的意义 陡升型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1. 上升型: 缓升型: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下降型: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00 90
(2)溶解度曲线
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 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 加以表示。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 标表示温度,可以画出各种固体物质的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就 叫做溶解度曲线。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
0
. .
10 20
.
30
.
.
.
典型练习:
•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 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⑴M点的含义是 。 •⑵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 顺序排列是 。 •⑶在______温度范围内,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 质的溶解度。 (4)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 最大的是_____,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的是 _____,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g
170
160 150 140
. .
硝 酸 钾
/
硝酸钾在不同温Biblioteka 时的溶解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30 120
溶解度/g
110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溶解度用来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 该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在20 ℃时,在100g水中溶解36gNaCl(或食盐) 就达到饱和状态。 在20 ℃时,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 NaCl (或食盐)。
溶解度曲线中“点”的意义 1. 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 解度。 2.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对应的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3.曲线下方区域内的一点表示此时形成的溶液是不饱 和溶液; 曲线上方的区域内的一点表示此时形成的是过饱和溶 液(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 溶解度曲线中“线”的意义 陡升型 :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缓升型: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下降型: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如图2,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同时 降温到t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B.溶剂质量:甲<乙 C.溶质质量:甲=乙 D.溶液质量:甲<乙 命题点4 温度改变时,溶液中各种量的变化情况
(2)溶解度表
看导学P38页13题图,回答问题。 (1)20℃时,NaC的溶解度为 g,60℃时KNO3的溶解 度为 g。 命题点1 判断某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 命题点2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命题点3 判断物质结晶或提纯的方法 如表中NaCl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则两 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 . 命题点4 考查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
1.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 例如: 硝酸钾等。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 不大; 例如食盐。 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 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溶解度曲线中“点”的意义
1. 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该物质在某温 度下的溶解度。 2.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对应的温度下的溶 解度相同
(4)t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如何变为饱和溶液 。 命题点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5)如图1,t1℃时将2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形 式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6.7% . 命题点5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两条曲线(如图2)
(1)由图2可知,P点表示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度 相等 。 命题点1 曲线交点表示的含义 (2)如图2,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时,提纯甲所用的方 法为降温结晶 。 命题点2 判断物质结晶或提纯的方法 (3)如图2,等质量的甲、乙物质配制成各自的饱和溶液, 所需溶剂质量的大小为甲 < 乙(填>、<或=) 命题点3 一定温度下配制饱和溶液时,溶剂质量与溶 质质量的大小比较
溶解度曲线
学习目标 1、知道 可以用溶解度曲线表示 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2、学习描画溶解度曲线,并能利 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3、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并 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学习导航一:(阅读课本P19--P20)
•1.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 化关系可以用_____或______来表示。 •2.溶解度曲线中横坐标表示_____,纵坐 标表示_____。 •3.绘制P19页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
40
50
60
70
80
温度/℃
90
100
学习导航一:(阅读课本P19--P20)
•4.从课本P20图13、图14,可得到的 信息有___________.
学习导航一:(阅读课本P19--P20)
• 4.从课本P20图13、图14,可得到的信息有 ___________.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的 大小; (4)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趋 势及大小。
典型练习:
• (5)要使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 的方法是__________;要使C物质的饱和溶液在不改 变溶质和溶剂的量的条件下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 的方法是__________. • (6)t3℃时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 成的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所得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