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橡胶配方设计原理及工艺

橡胶配方设计原理及工艺


适用于 低结构
Guth-Gold方程:

高结构
Ef=Eg(1+2.5Φ' +14.1Φ'2) Φ'-包SBR 计算值

Ef/Eg


2

1 2 4
实测值
6 8 10
偏差:理论 认为包容胶 不变形。
1
8 6 4

计算值
20˚C 75˚C

2
偏差加大: 包容胶活动 性增强所致。

2、定伸强度与硫化体系的关系
交联密度: 交联密度适当高,末端数 少,定伸强度提高越高。 交联键类型: C C C S C C Sx C

S用量:0.2-4份之间 促进剂用量:如TMTD(四甲基秋兰姆类,TT), 0.1-0.3即可提高定伸强度。
3、定伸强度与填充体系的关系

屈挠龟裂:测定橡胶由于多次屈挠而产 生裂口时的屈挠次数或橡胶割口扩展法 -即测定一定屈挠次数时裂口的扩展长 度(后者是裂口增长能力的考察)。

压缩疲劳:是以一定频率和一定变形幅 度反复压缩试样,测定其温升和变形。
老化性能:包括大气老化,臭氧老化, 热、光老化和湿热老化等。 一般是用老化后前物理机械性能变化的 比值来表征。如: 扯断强度老化系数是老化后与前的扯断 强度之比。扯断伸长率老化系数是老化 后与前的扯断伸长率之比。
150˚C
1
1
2
4
6
8
10
填料与硬度的关系
胶种 NBR CR NR SBR IIR
纯胶基本硬度 44 44 40 40 35
填料品种 FEF,HAF ISAF SAF SRF 陶土 碳酸钙 油
估算硬度 +1/2份数 +1/2份数+2 +1/2份数+4 +1/3份数 +1/4份数 +1/7份数 -1/2份数
甲基丙烯酸锌(ZDMA)对橡 胶的增强作用
O H2 C C CH3 C O
n
Mn+
40 35
at room temperature of about 20 C at high temperature of 120 C 8.84%
o
o
10.6%
18.4%
Tensile Strength /MPa
30 25 20 15 10 5 0
炭黑影响最大(三要素):
粒径,表面活性,结构性。应选小粒径,高结构 的炭黑,如ISAF,HAF。

结构性影响:很大。
低 中 高


高结构
填料存在减少了弹性组分体积分数,结 构高的更明显,如达到相同形变或伸长, 其橡胶部分的变形就会大于未填充的, 定伸提高。

Guth-Gold方程:

Ef=Eg(1+2.5Φ+14.1Φ2)
形态结构
测试技术
配方设计
高化(合成具有
特定组成结构高分子)
原材料 配合剂 优选法
最优化技术 回归分析 实验设计
聚合物
高物 复合材料 共混理论
配合剂化学
加工工艺原理
第二节


橡胶配方设计的原则与程序
一、设计原则
使产品性能满足使用的要求或给定的指标。

在保证满足使用性能或给定的指标情况下,尽量节约原材料和 降低成本,或者在不提高成本情况下提高质量。

f
1
λ
)
分子末端
正常交联键
Flory认为,硫 化胶网络中存在 缺陷
无用的交联键
链缠结
链扣

修正后的理想橡胶弹性方程(矛盾平衡) ρRT Mc (λ-
F=
1
λ2
)(1-
2Mc ) M

比例于无 用的游离 末端数

热弹力(RT):热弹力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弹力由长链分子的热 运动产生 网状结构:



有效弹性(E´) :在拉力试验机上,将试 样拉伸到一定长度测定试样收缩时恢复 的功同伸长时所消耗的功之比。 滞后损失(E´´):在拉力试验机上,拉伸 试样收缩时所损失的能与伸长时所消耗 的功之比。 σ E´´ E´ ε


硬度:是橡胶抵抗外力压入的能力,橡胶工业常 用邵氏硬度表示,邵氏硬度是用压针压入试样表 面的深度表示硬度。
橡胶配方设计原理及工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橡胶配方设计原理 特种橡胶制品 配方设计中的数学方法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橡胶配方设计原理
橡胶配方设计基本概念 橡胶配方设计的原则与程序 橡胶配方设计的组成与表示方法 配方设计与硫化胶物机性能关系 配方设计与胶料工艺性能间的关系
4、其他调整方法
酚醛树脂作交联剂,最高用量达15份。

丙烯酸类齐聚酯,为粘稠液体,无引发剂只起 到增塑剂的作用,用量5-15份可依据硬度不同 来调整。
小试试验,选出最佳配方

生产配方包括:配方组份和用量,胶料性能指标,
第三节
橡胶配方设计的组成、 表示方法及测试
密度(g/cm3) 体积百分 生产配方 数% (kg) 0.92 76.70 50 2.05 1.42 5.57 1.00 0.50 0.60 1.5 0.5 2.5
配方组成 重量份 重量百 分数% NR 100 62.11 S M ZnO 3 1 5 1.86 0.62 3.1
Ef=Eg(1+2.5Φ+14.1Φ2)
Ef-填充胶的定伸应力(计算值)
Eg-未填充胶的定伸应力(实测值)
Φ-炭黑的体积分数
定伸强度的影响因素

凡是能够影响交联密度,增加体系粘度,提高分子间 作用力的结构因素均能提高定伸强度。
1、定伸强度与橡胶分子结构的关系
分子量:末端效应,末端数随分子量增大而减 少。 分子量分布:分子量相同,分布越窄,强度越 高。如NR,高分子量级分多,定伸高。 化学结构:分子链刚性越强,极性越大,定伸 强度越高,如CR,NBR,ACM,PU。
SA 炭黑 合计
2 50 161
1.24 31.06 100
0.92 1.80
1.60 19.60 100
1 25 80.0

有些配合剂以母胶形式加入胶料中,配 方需进行相应换算。
NR S 促M ZnO SA 防A 炭黑 合计 100 2.75 0.75 5.00 3.00 1.00 45.00 157.5

性能测试项目: 扯断强度,定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永久变形,
硬度,回弹性,抗撕裂强度,热老化性能等。

加工性能:可塑度,焦烧性,硫化特性等。

其它如:生热性,疲劳性,耐寒、耐热性,耐臭
氧老化性等。
混炼胶

4.进行试验并选取最佳配方 5.复试和扩大中试
6.确定生产配方
塑炼、混炼条件,硫化条件等整套资料。 补充: 配方研究包括三方面: 基础配方 性能配方 生产配方
二、设计程序
1.确定胶料技术要求
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产品使用时的负荷、工作温度、 接触介质、使用寿命以及胶料在产品结构中所起的作 用,作为配方设计依据。
2.收集技术资料
收集国内外有关同类产品或类似产品研制的技术资料
作为配方设计参考。

3.制定基本配方和性能试验项目
制定基本配方步骤如下: 1)确定生胶的品种和用量。根据主要性能指标确定主体胶料品
ρ
Mc

(1-
2Mc M

说明弹力与有效分子
链数有关,与交联程度有关 变形 (λ-
) 2 λ
1
弹力与变形量有关,与其成正比。
近代强度理论中考虑以下三因素:
化学交联 物理缠结 炭黑(填料)与高分子间的物理化学作用 理论值与实测值较吻合。
其中,填充炭黑的定伸应力:
Guth-Gold方程:
使胶料适合于混炼、压延、压出、硫化等工艺操作,以及有利 于提高设备生产效率。 要考虑产品各部位不同橡胶的整体配合,使各部件胶料在硫化 速度上和硫化性能上达到协调。例如,轮胎胎面胶和缓冲层、 帘布层间。 保证质量前提下,尽可能简化配方。 最终使橡胶的性能、成本和工艺可行性三方面取得综合平衡




OOC
OOC - OOC COO
-
SAXS小角散射技术
PZDMA离子团簇结构
10~20nm(小角,电子云密度差异)
红外光谱分析
ZDMA的双键特征吸收峰
抗张强度是试样扯断时单位面积上所受负荷
的大小:
σ=P/bh
σ-抗张强度(MPa) P-拉伸负荷(kgf) b-拉伸前试样工作部分的宽度(mm) h-拉伸前试样工作部分最小厚度(mm)
种,用量与含胶率有关。
2)确定硫化体系。根据生胶的类型和品种,硫化工艺及产品性 能要求来确定。 3)确定补强剂品种和用量。根据胶料性能、比重及成本确定。 4)确定软化剂品种和用量。根据生胶及填料种类,胶料性能及
加工条件确定。
5)确定防老剂品种和用量。根据产品使用环境的条件来确定。 6)确定其它专用配合剂的品种和用量。(如着色剂,发泡剂等)
橡胶配方设计基本概念
第一节
一、配方设计定义
橡胶材料是生胶与多种配合剂构成的多相体系。橡 胶制品的性能取决于橡胶分子本身,以及各种配合剂 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定义: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及工艺条件,合理选用原 材料,制订各种原材料的用量配比关系的设计方法。 配方设计决定着产品质量、成本和加工性能。

第四节 配方设计与硫化胶物机 性能关系
一、定伸强度与硬度
测试给定伸
长的强度
哑铃型试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