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效能建设创新工作总结《作风效能建设创新工作总结》WTT为您整理这里给大家。
20XX年度,吴中交巡警大队狠抓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以创意警务为引领,及时转变执法理念,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服务经济、关注民生”的工作要求,积极改进服务措施,做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主业,精心打造“六型”公安机关,较好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为全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成效(一)道路交通事故保持稳定态势。
今年全区共发生上报道路交通事故60起,死亡33人,伤30人,直接经济损失74.8844万元。
与去年同期比,交通事故数下降27.7%,死亡人数下降26.74%,受伤人数上升0.1%,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5.8%。
发生重大交通肇事逃逸事故7起,侦破7起,侦破率100%。
(二)城乡道路交通秩序良好。
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大力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科学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城乡道路交通保持安全畅通有序。
据统计,1至11月份,大队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0XX46起,罚款820XX80元,查扣无牌无证、报废、拼装车和“三小车”5552辆,暂扣驾驶证124本,查获酒后驾驶106起,(其中醉酒驾驶31起),行政拘留无证驾驶、醉酒驾驶42人。
(三)治安防控能力提高,道路治安秩序稳定。
通过加强民警治安管理业务知识技能学习培训,范文写作积极调整勤务模式,强化卡口日夜堵控、快速接处警、道路治安巡查和与派出所开展治安联勤等,积极投入“打、防、控、管”工作,切实发挥了交巡警一警多能的作用,维护了城乡道路的治安稳定。
1至11月份,大队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80名,其中网上追逃人员34名,涉嫌吸毒人员41名,刑事拘留5名,行政拘留20名。
(四)源头管理和安全宣传进一步加强。
通过抓客运、危险品运输车辆、渣土车和校车的重点管理,强化机驾人员、中小学生、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交通参与者文明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年内,大队共查处各类渣土车违法行为15800多起,查扣各类渣土车驾驶员证件50多本;查处校车超载8辆次,取缔无接送资格的校车15辆、驾驶人15名;组织民警进企业、社区、学校、农村等上门宣传260余次,制发宣传材料6万余份,播放VCD光盘和演示文稿24场,举办法制讲座、授课41场(次)。
(五)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学先进、找差距、振精神、鼓士气、重自律、树形象”活动,深入开展“五个严禁”和“大走访”等活动,队伍政治、最全面的业务素质和规范执法、服务形象得到全面提升。
年内,受到表彰、嘉奖先进集体3个,民警立功受奖9人,收到表扬信、锦旗8件。
二、基本做法(一)积极创新警务理念,认真落实“压事故、保安全”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事故研判机制,不断提高事故防控能力。
大队新班子成立以后,对事故研判十分重视,不断改革创新,专门成立了事故工作分析研判小组,形成了一套新的事故研判机制。
通过定期定点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肇事车辆、事故参与人员、违法行为类别、事故发生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判,查找辖区交通事故特点规律,分析各类交通事故原因,形成每月辖区事故情况通报,提出预防事故工作意见,及时指导各中队、交管所落实整改和防范措施,调整交通勤务重点,有效的提高了事故防控能力。
临湖中队通过对环湖路、东山大道机动车辆超速行驶而导致事故多发情况的分析研判,有针对性的在事故多发地段环湖路菱湖渚公园处漆画了夜间反光转向标线,设立了警示标牌,在东山大道临湖镇中心区域安置了刚性隔离带。
同时及时调整勤务模式,提高夜间巡逻频率,加强限速、减速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和对超速违章查处力度等,有效压降了事故的发生。
胥口中队针对环湖路弯道过急,坠湖事故频发的特点,及时设立反光导向标志牌,反光警示桩,在路面漆划“急弯道30”的字样,提醒过往驾驶员减速慢行;郭巷中队针对部分驾驶员从苏嘉杭高速、思想汇报专题东环高架驶入吴东路后,一时难以适应大量非机动车和行人同行,极易发生事故的情况,通过在高架、高速出口安排警力,开启警灯、喊话提醒驾驶员减速行驶,以及加强道路沿线巡查,严格查处非机动车行驶快车道、行人闯红灯等,有效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二是强化隐患排查工作,完善道路基础设施。
大队和中队始终把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分别指定一名领导专门负责,组织民警在所辖范围内检查道路基础设施、安全设施以及其它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并把情况及时梳理,制订治理方案和整改措施,按照属地化管理,区分责任,及时向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
年内,大、中队共排查63个行政村,48个社区,重点单位64家,学校50所,重点车辆1329辆,各类交通隐患284起,与2147名驾驶员签订了责任状,目前各处隐患点正在有条不紊的整改落实当中。
同时针对主城区高峰时段的一些堵点乱点,大队通过创意警务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有效举措,极大的缓解了交通压力,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一致赞扬,如大队及时将连接电视塔环岛的太湖路进行了标线的重新漆划,对环岛路口进行了渠化,并添加了隔离护栏;对友新高架出入口的路面车道、标志标线及信号灯的配置统一做了新的调整,对苏福路灵天路口、苏福路金山路口进行了渠化;同时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年内全区共新增设交通信号灯6组,增添和更换交通标志168块,精品漆划道路标线25600余米,安装隔离带4000米,安装减速带950米,过以上措施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有效保障了城乡道路交通安全。
(二)积极创新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城乡道路交通秩序。
一是积极整合资源,运用科技手段强化管理本领。
大队在科技强警方面一直都十分重视,木渎中队在不断的摸索和反复的研究下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整合派出所的治安监控探头对一些严重影响群众安全出行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处罚的设想。
在政府部门及上级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吴中大队率先在木渎中队建立了电子监控和抓拍室,并整合利用派出所78个治安探头对全镇的主要道路、路口实时网上抓拍。
此系统投入使用以来,一方面使得道路、路口无警时段的乱停乱放现象将得到有效治理,路口的通行能力以及通行秩序大大改善,长期无法得到根治的中巴车随意停车上、范文TOP100下客现象基本消除;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配合“黑车”整治工作,给打击“黑车”非法经营提供有效的视频证据。
据统计从8月1日至30日,通过网上抓拍等手段,共查扣涉嫌非法营运“黑车”40辆,其中列入“黑名单”的12辆。
通过充分发挥中队三级平台的功能,采取网上巡逻、网上抓拍等现代化技术,不仅最大限度的解放了警力,同时也提升了警务工作效能,大大的提高了非现场执法水平,降低了执法成本,优化了城乡的道路交通秩序。
目前此项技术已在支队范围内推广。
二是推陈出新,形成工程车流程化管理模式。
工程车一直是车辆监管的重点,大队以甪直镇为试点,创新推出了“多元化监管、流程化运作”的工程车管理模式。
通过严把工程企业市场准入关,建立政府牵头,安监、交巡警、经管办、招商办等部门联动机制,由镇政府牵头建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与项目工程企业和驾驶人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严把工程车辆上路运营关,对政府核准进入的工程企业,严格落实“三查验”(查验车、查验证、查验人)措施;严把单位人员责任追究关,每天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工程车辆交通违法、事故情况,对违规车辆所属单位发出整改通知书,由政府部门对责任单位进行停业整顿或暂扣保证金,有效防控了施工车辆违法上路和事故发生。
(三)积极创新勤务模式,科学安排警力,加大专项整治力度。
一是以“吴中小分队”为基础,落实“三小车”长效管理机制。
今年以来,吴中大队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一支以交巡警为主导,城管、交通运管、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综合执法小分队。
通过弹性工作制,对大队区域内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学校门口、新村门口、车站附近等“三小车”聚集地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治理。
同时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无警、少警时段的巡查力度。
充分利用“吴中小分队”的灵活机动性,采用游机战术,发现一辆查扣一辆。
同时加强与大队二级平台之间的信息传送,指挥平台通过视频监控采取网上巡逻的方式及时向小分队提供“三小车”聚集停留地点,提高打击的精确度。
小分队自成立以后,采用24小时工作制,坚持不懈,天天开展“零点”行动,截止11月底共查扣各类“三小车”600多辆,打造了一支具有吴中特色的“吴中小分队”,真正把“三小车”长效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是以“暴风行动”为基础,采用网格式交叉执法模式。
年内,大队自行策划和组织前后共开展了六次“暴风行动”,重点查处酒后驾驶、超载、超速、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故意遮挡或污损号牌、“三小车”、违反交通信号和标志标线等违法行为。
同时为了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大队创造性的采用了网格式交叉执法模式。
每次行动都有大队统一安排岗位,临时抽签决定各中队组合形式,采取异地交叉的执法模式,所有参加行动的人员自行动开始至行动结束一律关闭通讯设备,查到的酒后驾驶及时上交大队,由大队统一扎口处理。
不仅有效的杜绝了“通关系”、“走****”等不良现象,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震慑和宣传作用,同时采用中队组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还优化了警力的配置。
(四)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
一是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交通管理工作。
大队始终以创意警务为引领,积极依靠群众,采用“人民交通人民管,交通工作靠人民”的创新思维,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交通管理工作。
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队通过与区文明办等有关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沟通,组织交通志愿者上街进行文明出行劝导活动。
在东吴北路吴中路口、东吴北路宝带路口、苏福路金山路口、东吴南路石湖路口、宝带东路迎春路口等主要路口的高峰时段执勤,志愿者戴上小红帽、手持小红旗对非机动车越线停车、闯红灯、电动车带人等一些违法行为进行劝导。
不仅让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交通管理工作中去,还在全社会范围内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宣传作用。
二是以科技强警为目标,采用现代化手段武装宣传工作。
一直以来,大队都十分重视科技强警工作,尤其是在宣传工作上更是别出心裁,在原有的发卡片、制作宣传板报、拉横幅、进校园演讲等宣传手段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宣传方式。
大队经过自行设计和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了“移动式宣传机”。
通过将事故案例、交通法律知识制作成演示文稿或VCD光碟,深入镇村、社区、企事业等单位和外来人员集居地,利用“移动式宣传机”为村民、居民、职工和外来人员播放宣传资料。
此种新设备不仅灵活移动、方便使用,而且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弥补了以前单一、枯燥的宣传方式,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起到了全民学法、文明出行的良好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