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课件91张
(4)辟: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5)荐:朗荐光禄大夫杨彪,且称疾,让位于彪。《三国 志·魏书·第十三王朗传》(内师大附中周考卷13)
授官常见词
(6)封:孝武西迁,(豆卢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 后进爵为公。(内师大附中周考卷8)
(7)拜、除: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解元
会元 状元 榜眼 (鼎元)
进士出身(二 传胪 甲,若干) 同进士出身 (
考官
考中学生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童生试
县试 府试 院试
乡试
桂榜
(秋闱)
会试
杏榜
(春闱)
殿试 金榜
县 府
府、州
省会(三年 一次,农历 八月)
明:提 学官 清:各 省学政
皇帝派遣 主考官
京城(乡试 礼部主 次年三月) 持
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 独孤、南宫、夏侯、诸葛、尉迟、皇甫、 公孙、慕容、长孙、宇文、司徒、司空、
中国100大姓氏排名,看你的姓氏排名第几?
01李 02王 03张 04刘 05陈 06杨 07赵 08黄 09周 10 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 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 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 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 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 姜
母大虫
豹子头 青面兽 神行太保 黑旋风 拼命三郎 浪子 鼓上蚤 矮脚虎
屈原 孟子 李白 杜甫 王维 苏轼 苏辙 岳飞 毛泽东
名平,字原 名轲,字子舆 字太白 字子美 字摩诘 字子瞻 字子由 字鹏举 字润之
鲁迅原名 艾青原名 郭沫若原名 冰心原名 琼瑶原名 毛泽东曾用名 毛泽东之女 老舍原名
周树人 蒋海澄 郭开贞 谢婉莹 陈喆 “二十八画生” 李敏,李讷 舒庆春
肖、愚、鄙人等。 女子自称妾。 晚辈自称小子。
(4)敬称。 对君王称陛下、大王、皇上(已
死的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 对上官或长辈称公、君、足下、
大人。 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
谥号 文武明厉幽哀
范文正 欧阳文忠
司马文正 苏文忠无
花和尚 行者 智多星
水 及时雨 浒 母夜叉 传 一丈青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做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高考涉及内容
一、科举制度 二、官职制度 三、姓名称谓 四、风俗礼仪 五、古代地理 六、天文历法 七、文化典籍
推荐书目
书名:《中国古代文化常 识》 作者:王力
书名:《中国古代文化常 识(插图修订第4版)》 作者:王力
一、科举制度
1、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 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 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斥:屏弃不用。
去:去职,被调离。
授:封给官职。
擢:提拔、选拔。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进:推荐、进朝做官
授官常见词 (1)察举:“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
(2)征: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
(3)召: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 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
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
“结生三月而加名”
——《周礼》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公文场合,自称,蔑称,
——《礼记》
上对下,长对晚等
他人敬称:上对下,下对上,平辈间
《百家姓》
《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 个经增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因 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
天文历法
二十八星宿
角、亢、氐、房、心、尾、 箕(jī)、牛、斗、女、虚、 危、室、壁、奎、娄、胃、 昴(mǎo)、毕、觜(zī)、 参、井、鬼、柳、星、张、 翼、轸
1、六合: 指天地四方 (即上、下、东、南、西、北)
2、九州: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 青州(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兖(yǎn)州(山东省济宁市)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荆州(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扬州(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3.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 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4.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 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5.庙号是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唯一名号, 如高祖、明宗、太宗。
孝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 文皇后
高考链接
【2015年新课标2卷】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 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 帝,炀帝。
号
自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 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典(主持、主管)
巡(巡视)
文 言 传
劝(鼓励,奖励) 课(考核、督促)
记
按(巡视,巡行)
常
案(考察,核实,巡行,巡视)
识
劾(弹劾,检举)
词 从政 构(构害,诬陷)
汇
党(偏袒,结党)
短(进谗言,说坏话)
收系(逮捕)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三、姓名称谓
1.名字
名
≠
字
人的名称代号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 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
号
自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 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 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 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特征:君王为某某帝,后妃为某某后妃,大臣为评价词。
昭德有劳曰昭。 屡征杀伐曰庄。 安乐抚民曰康。 死于原野曰庄。 威彊敌德曰武。 年中早夭曰悼。 慈惠爱民曰文。 在国遭忧曰愍。 照临四方曰明。 不悔前过曰戾。
(8)授:既履中授兵部主事,粤西适溃,窜身蛮獠中十余 年,弗得归。《魏叔子文集》(2016呼市一模)
(9)仕: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10)知:既擢知宿州,以将母弗起,闭门谢宾客。《魏叔子文 集》
(11)补:初,以恩补将仕郎,调秀州华亭尉,累官至浙西提刑 司干办公事,除明州添差通判。《宋史·赵伯圭传》(全国100所 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二)
6.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 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以便和人交往时用来自称。
拜:授给官职。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升官。 革:革除官职。
罢:罢免、停职。 免:免除官职。
黜:废黜、贬退。 谪:降职远调。
削:革职罢官。
废:罢免或废黜。
2、明清科举流程
类型
考场
考官
考中学生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童生试
县试 府试
院试
县 府
府、州
明:提学 官 清:各省 学政
童生 生员(秀才)
案首
乡试
桂榜
(秋闱)
会试
杏榜
(春闱)
殿试
金榜
省会(三年 一次,农历 八月)
京城(乡试 次年三月)
皇宫(会试 同年四月)
皇帝派遣 举人 主考官
礼部主持 贡士
皇帝
进士及第(一 甲,3人)
立德 立功 立言
高考链接
【新课标2卷】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 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才起的。
2、号
号
自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号: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简称号。 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 系。在古人称谓中,别号亦常作为称呼之用。号 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称呼外,还用作文章、书 籍、字画的署名。
皇宫(会试 皇帝 同年四月)
童生 生员(秀才)
案首
举人
解元
贡士
进士及第 (一甲,3 人)
会元
状元 榜眼 (鼎元)
进士出身
传胪
(二甲,若干)
同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
探花
高考链接
【新课标1卷】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 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呼市一模】C.“进士”,科举制度中,通过 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称为进士,是科举考 试的最高功名。
3.兼任:兼、领、判、摄、行、署、权(代理、暂代)
官
职 4.调官:转、调、迁、徙、改、出、入
变
动 5.辞官:告老、告归、解官、乞骸骨、请老、乞身、 致仕、移病、悬车
6.罢官:罢、黜、夺、免、“绌”通“黜”
7.降官:贬、谪、放、窜、左迁、左除、左降、 左转
3.文言传记常见官场作为词汇
到任:下车、视事、听事(处理政事) 言事:疏、奏、表、谏、白、矫(假托,假传)
诸葛亮 孔明 白居易 乐天 文天祥 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