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茶叶种植及生产发展情况

国内茶叶种植及生产发展情况

国内茶叶种植及生产发展情况一、茶叶种植及生产规模情况(一)十大省区茶园面积2011年,中国茶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云南、湖北和四川。

其中,云南茶园面积 38万公顷,排名第一,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8%。

排名省份茶园面积(千公顷)1 云南 380.02 湖北 243.03 四川 239.24 福建 211.35 贵州 196.46 浙江 182.07 安徽 138.08 湖南 102.59 陕西 90.8 10 河南 78.5(二)十大省区茶叶产量2011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十万吨的省份为福建、云南、四川、湖北、浙江和湖南。

其中,福建茶叶产量接近 30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8%。

(三)十大名茶生产基地名茶产地西湖龙井浙江杭州洞庭碧螺春江苏吴县黄山毛峰安徽黄山庐山云雾江西庐山六安瓜片皖西大别山茶区君山银针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信阳毛尖河南信阳大别山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武夷山安溪铁观音闽南安溪祁门红茶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的祁门县二、茶叶种植及生产技术情况(一)《茶叶安全生产技术指南》为进一步普及茶叶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促进我国茶叶生产的健康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茶叶安全生产技术指南》一书。

系统介绍了茶园基地建设、茶树良种与繁育、茶园栽培管理、茶树有害生物防治等茶叶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与技术。

1.选用良种合理栽植好的茶叶品质是建立在好的品种基础上的,因此选育良种是最基础的措施。

在生产上推广的福鼎大白茶、福云595、铁观音、肉桂、黄奇、梅占等都是优良茶种。

土壤是茶树生长发育的基础,土质、土温、土壤的酸碱度对茶树根系的作用非常重要。

选择栽种的茶园需是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土壤酸碱度为 PH为5.5。

茶树移栽时期最好在茶树停止生长的秋季或翌年早春,从而提高移栽后茶苗的成活率。

选择无病虫害、生长虚弱、生长比较整齐的幼苗栽种,一般在阴天或下雨后进行。

2.掌握施肥时间根据茶树不同生长发育期、土壤肥力、季节、气候等状况进行合理施肥。

根据不同的施肥的方式分为基肥、叶面肥、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厩肥、堆肥、沤肥、绿肥、饼肥和经过处理的垃圾肥。

一般在秋冬季茶园深耕时施下。

每亩施农家肥1~2吨或饼肥200~3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硫酸镁10~15公斤。

幼龄茶园施肥量可少些,成年茶园施肥量应多些。

追肥以无机化学肥料为主,可选用复合肥、尿素、钙镁磷、磷矿粉、硫酸镁、硫酸钾等,追肥一般在春季茶采摘前一个月施用。

全年追施3~4次,第一次在 3月上中旬;第二次在 5月中下旬;第三次在 6月下旬到7月上旬;第四次在 8月下旬。

各季追肥量,应根据不同类型茶园氮磷钾的合理比例确定各种肥料的全年施用量,各种肥料施后应及时盖土。

叶面肥又称根外追肥,茶园喷施叶面肥,既能弥补一些营养元素的不足,又能促进和加强根部的吸收能力,且施用简便,可与治虫、喷灌相结合。

可选用0.2%硫酸锌、0.5~1%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或选用“喷施宝”、“叶面宝”、“云大 120”等有机液肥。

3.抗寒防冻措施(1)营造防护林:对处于风口易受冻害的茶园,应规划营造防风林,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空气的温湿度,可有效减轻茶树干冷冻害。

防风林一般选用速生树种,乔木灌木相结合。

(2)根颈培土:培土可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壤活力,具有保水、保温作用,还可防止土壤“老化”。

对于土层浅、肥力低下的茶园,施基肥后应及时进行培土,在茶树基部培8-10cm厚的新土,以防根系外露造成冻害;对于水土流失严重的梯级茶园,更要做好培土工作,可选择一些外来的洁净土,培到茶树基部;对于低幼龄茶树,根颈的保护尤其重要,培土防止根颈部受冻,是其冬季防冻的关键措施。

(3)茶园覆盖:覆盖分地面覆盖和茶丛覆盖。

地面覆盖(行间铺草)可就地取材,利用柴草、稻草、秸秆、草皮、厩肥等覆盖茶树行间及根部,以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防冻效果非常显著。

茶丛面用草覆盖可以预防雪霜或低温等冻害,起到一定的抗冻效果,但蓬面覆盖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于严实。

有条件的地方或对于低幼龄茶树,可采用薄膜、遮阳网、地膜等覆盖,有利于防风、防霜、防冰冻,可减少土壤热量散失,提高茶园地温,增强茶树抗冻能力。

(4)熏烟防冻:抢在寒潮来临前,选用杂草、稻草、秸秆、树枝、锯末、谷壳、草皮等易燃物,在茶园各个角落堆积烟熏堆,燃烧使之产生烟雾,起到“温室效应”的作用,减轻辐射冻害,熏烟时间以夜晚10点开始为宜。

(5)喷水防冻:在灌溉设施较好的茶园(尤其是幼龄茶园),当气温降低到 0℃左右,夜间开始结霜时,可通过喷灌系统向茶树喷水,喷水可使温度降低变慢,可有效控制冻害的发生。

注意事项:一是夜间喷水要持续不断直至黎明气温升高时止,切忌中途停止造成更严重的冻害;二是温度过低时,喷出的水易结冰,反而会加重冻害,不宜采用此方法防冻。

(6)人工除雪:当茶树冠面有积雪堆积时,应采用人工除雪的方法及时清除树冠上的积雪。

4.合理修剪茶树最适宜的修剪期,是茶树根部营养贮藏量最多时候。

茶树在年生长发育周期中,有两个阶段根部贮藏的养分最多:一是茶树从进入冬眠开始至翌年春茶发芽前,其贮藏养分逐步增多;二是春茶结束后到夏茶发芽前。

修剪时要除去病虫枝、增加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减少和抑制病虫害发生蔓延。

修剪的作用主要是平衡地下部和地上部的关系,是书体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更新复壮茶树、促进新梢生长。

修剪时造成的大伤口用“愈伤防腐膜”涂抹,促进伤口尽早愈合,使树体恢复生长。

5.加强病虫害防治黑刺粉虱、茶尺蛾、茶橙瘿螨和茶白星病是茶树上重要病虫害,分布普遍,直接引起茶叶减产和品质下降。

对于这些病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剪除病虫枝:对于茶尺蛾、茶堆砂蛀蛾、茶吉丁虫、茶黑痣病等,可人工剪除被害枝。

清园除草:及时清除茶园的枯枝落叶,铲除茶园内及周围的杂草,集中作堆肥,可消灭多种叶面病害(如茶炭疽病、茶轮斑病等)的菌源,破坏多种害虫(茶刺蛾、假眼小绿叶蝉等)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成活率。

喷药封园:对病害发生严重的茶园,可喷波尔多液+“护树将军”,茶橙瘿螨等螨类发生严重的茶园,喷 0.5度波美石硫合剂封园。

随着人们对茶业在人体健康领域的深入研究,将推动茶业种植的发展。

因此,只有茶园的管理比较科学,茶树生长茂盛,才能生产出优质的茶叶,产生好的经济效益。

1、盖棚茶园的选择(1)小气候条件。

选择茶园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茶行南北朝向。

(2)茶树品种。

以乌牛早、龙井 43等早生种成龄茶园为佳,但平阳特早茶不宜。

2、盖棚茶园的前期管理准备冬季盖棚的茶园,春茶结束后,应立即对茶园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追施茶叶专用肥 150—200公斤。

夏、秋以留养枝条为主,病虫害等其它管理措施同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

深秋对新长枝条作打顶采,以充实枝条营养。

不同的年份打顶的时间有所不同,以打顶后不会诱发腋芽萌发为前提。

扣棚前茶相的总体要求是:茶叶生长势强,病虫害指数轻,茶园覆盖率达90%以上,茶芽粗壮有力,有蓄势待发之状。

3、扣棚前的几项农艺措施(1)施基肥。

深秋茶树停止生长后,深施基肥。

一般在 10月中旬至 11月上旬,亩施腐熟的菜籽饼 500公斤或腐熟的猪粪、鸡粪2000公斤,有机复合肥100公斤,磷肥 100公斤,混合拌匀后在树冠垂直下方开深沟施下并盖土。

(2)大棚的搭建。

钢管拱型大棚或毛竹拱型大棚。

以大棚横向跨度不超过12米、棚高不超过 3.5米为宜,棚面积 300—400平方米。

(3)茶园灌水。

扣棚前,对茶园进行一次灌水。

要求灌透,并排干积水。

4、扣棚时间离春节两个月前扣棚,一般在 11月下旬。

不宜过早扣棚,否则会诱引休眠未深的茶树再次萌发,变成晚秋茶。

5、扣棚后管理棚内温度的控制。

晴天棚内温度升高很快,要谨防茶树被高温烧坏。

茶叶蓬面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2℃以下,棚内温度超过该温度时要及时掀开裙膜通风散热。

阴雨天棚内外温度相差5—10℃,一般无需掀棚。

夜间棚内外温度十分接近,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5℃,否则给予人工加温。

一般一个大棚配备两台加温机或热风锅炉,也可用简易法砌灶加温。

茶芽萌动后,要特别注意受强冷空气影响下的气温急剧下降的天气,夜间必须人工加温,保证棚内温度不低于3℃。

有条件的可在棚上加盖草帘,提高加温效果。

(2)茶芽促发。

扣棚后 20天,喷施复旦 1号、绿隆等茶叶专用叶面肥催发茶芽,每隔 7天左右喷一次,喷 2-3次。

喷施时间选择在晴天或多云的早晨、下午,棚内温度 20-25℃为宜。

茶芽一芽一叶初展、长度约 2厘米左右时采摘。

茶叶制作技术与春茶相同。

6、掀棚大棚茶叶采摘春节前后可基本结束,但大棚内外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相差很大,因此大棚薄膜不宜一次性掀开。

茶叶采摘结束后,先掀开小部分裙膜,夜间不予封闭,逐渐将棚内环境过渡到棚外环境,半个月后方可全部掀开。

春季气温回暖,同品种茶树开始萌动,再对茶园进行重剪和追肥,开始转入下一年度大棚茶园管理。

(四)茶叶种植禁用杀虫剂硫丹2011年 12月,农业部、质检总局等 5部门发布公告(农业部第 1586号),撤销硫丹在茶树上的登记,并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不得继续在茶树上使用硫丹。

硫丹曾在我国茶树上广泛使用,特别在出口欧盟、日本的茶叶基地列为推荐使用农药,该规定的实施将给出口茶叶生产带来极大影响,相关出口茶叶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

硫丹,又名赛丹,是一种具有杀虫杀螨作用的有机氯类杀虫剂,具触杀和胃毒作用。

由于硫丹在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持久性,在水体、土壤等环境中残留可多达几十年,生物蓄积性潜力较大,2011年 4月 29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第五次缔约方大会上,硫丹被列入永久污染物清单(POP)中,并从 2012年起全球禁用。

当前全球已有包括欧盟、亚洲和西非等 80余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硫丹,我国作为《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缔约方也承诺逐步据了解,硫丹作为其他禁用农药的替代产品,自 1997年起在浙江省茶区试验示范,已在各茶叶主产区域,特别是出口茶叶基地推广应用,2001年9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中,也把硫丹作为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推荐农药产品,用于防治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等。

据宁波检验检疫局的监测数据,硫丹在出口茶叶的检出率达40%,残留量更高达 0.2至1ppm。

2011年 1至9月,宁波茶叶出口 23773吨、创汇 8356万美元,如进口国将硫丹限量定为0.01ppm,将有40%的茶叶不能出口,会给宁波茶叶出口带来较大影响。

为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出口茶园基地应立即停止使用硫丹,由于其残留时间长,对已施用硫丹的茶园,应及时采取修剪等农技措施,防止对下季茶叶造成污染;虫害防控应选用进口国农残限量要求较宽的农药品种进行替代,如联苯菊酯(天王星)等,并尽量发挥茶园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出口茶叶企业及相关外贸单位要密切关注进口国农残法规的变化,加强采购原料茶叶及库存成品茶硫丹的监控,做好必要的应对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