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发展》综合测试题(附答案沪教版)第9化学与社会发展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己得到越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很高的熔点B.良好的导电性.很大的硬度 D.银白色的光泽2.自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可表示为:取水一沉降一过滤一吸附一>消毒一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取水B.过滤 .吸附D.消毒3.已知硅酸盐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硅酸的化学式为()A. H2Si4B. H4Si3 . H2Si3 D. Na 2Si34.光亮的铁钉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炼油厂精馅塔中分偲后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A.单质B.化合物・混合物D.纯净物6.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焚烧落叶B.增大绿化面积.减少用煤作燃料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7.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实行垃圾回收。
以下哪些废弃物质可以回收利用()%1干电池②口香糖③菜叶④果皮⑤易拉罐A.①⑤B.①③④⑤.②③④ D.①④⑤8.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用亚硝酸钠做食品调味剂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D.碳酸氢铉与草木灰(23)混合使用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硝酸铉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10.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观察D.做结论11.关于物质的转化过程:H2一H2, 一2, g—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 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12.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A.含氟牙膏可预防酬齿B.误食重金属盐后,可喝鲜牛奶急救.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D.可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13.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在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I I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在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剩余很少溶液时停止加热・过滤时,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D.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上称量1.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的是( )A.用胃舒乳[g(H)2]治疗胃酸过多:g(H)2 + H2 S4 = gS4+2H2B.实验室制备氧气:2H22 = 2H2 + 2f.用盐酸除铁锈:Fe + 2H1 = Fel2 + H2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62 + 6H2 6H126 + 6216.某同学在实验室将水蒸气通过盛有铁粉的玻璃管,同时对铁粉持续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管内有黑色固体,该同学对黑色固体的组成作了如下几种猜测:①Fe②Fe23③Fe34④Fe(H)3。
你认为该同学的上述猜测可能合理的是( )A.②④B.①③・①② D.③④17.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氮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馋水润洗.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己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18.向AgN3、u(N3)2、g(N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A. Ag、u、gB. U N g、Zn. Ag、u、Zn D. Ag、g、Zn二、填空题:19.从a、、S、H、、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⑴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1二个氢原子;②三个硫酸根离子&nt;;③一氧化氧中氮显-2价⑵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1最常用的溶剂②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的单质③常用改良酸性土壤的碱④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空气污染物⑶用它们中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各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分解反应%1复分解反应20.右图A、B、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l)t2°C时,A、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O⑵将t2°C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C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无溶质析出的是。
⑶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的方法。
⑷若将t2°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到tl°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三、实验题:21 .⑴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1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1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⑵己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O22.⑴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⑵小华同学用pH试纸,按正确操作测定洗发剂和护发剂的pH。
测得洗发剂的pH略大于7, 则洗发剂显性;测得护发剂的pH略小于7,则护发剂显性。
⑶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
想一想,洗发时应先用剂,后用剂。
23.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S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表:浓度限值(g・・3)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01 00 070从本上了解到酸雨的危害和成因后,同学们想到:[提出问题]某火力发电厂周围的空气中S2含量应属于几级标准?他们决定去实地测试。
出发前,他们做了以下准备工作:[查阅资料]①火力发电厂通常用含硫煤为原料发电。
%1S2能被碘单质(12)氧化:S2+I2+2H2=H2S4+2HI。
%1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碘水反应。
[设计实验]①在L 一定质量分数的碘水中滴入2、3滴淀粉溶液,得到色的溶液A (淀粉是恰好完全反应的指示剂);%1将A溶液抽入一支00L注射器中;%1抽取待测气体,用胶塞堵住针孔充分振荡后,将注射器吸口朝上小心排出余气(不要把溶液排出)。
反复抽气振荡,当溶液变为无色时停止。
[实地测试]到发电厂附近,同学们分成甲、乙两组,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按上述方法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并同时完成实验。
记录抽气次数,准确换算成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S2的质量。
实验数据填入了下表(每次抽气体积为40L):分组甲组乙组.抽气次数/次100 120S2 含量/(g・-3) 03 046[交流与讨论]同学们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和测试数据后发现,(选填“甲组”或“乙组”)的实验结果误差较大,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两组所用的装置和药品均无问题)。
[探究结论]同学们根据自认为较准确的数据判断,该火力发电厂周围空气中S2的含量属于级标准。
[反思与评价]老师在了解同学们的整个探究过程后指出:“因为你们的测试地点和时间单一,所以得出的结论的可信度不高。
"同学们认为老师的评价是对的,于是对自己的实地测试方案作出了以下调整:四、计算题:24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于2003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化学式为HH)含量不得超过01 mg/3o甲醛的含量可根据下列反应测定:4n4+HH+6H2S4=22S4+4nS4+2+l 1H2现取某装修后居室内空气00L,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xl0.8 (00000018%)的高镒酸钾溶液(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300g,与其中的甲醛恰好完全反应。
(1)求00L该空气中甲醛的质量°(2)通过计算说明,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 234 6 7 89 10答案BD B A A A B题号11 12 13 14 1 16 17 18答案BD BDBD二、填空题19、⑴①2H②3S42-③ N(・2)⑵①H2②N2③a(H)2④S2⑶①a3 a+2f② a(H)2+2HN3 a(N3)2+2H220、(1)A>B> (2) A, ⑶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⑷B>A=三、实验题:21、(1)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水蒸气(2)红磷不足量装置漏气22、(1)撕一小段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中,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2)碱微酸(3)洗发护发23、[设计实验]蓝[交流与讨论]乙组乙组抽气速率太快导致二氧化硫不能跟A溶液充分反应[探究结论]三[反思与评价]在该火力发电厂周围分散取多个点、分时间段多次测试四、计算题:24、(1) 112x10-3 mg (2)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22 mg/3大于01 mg/3,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