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用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共24张)
用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共24张)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发展理念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
考点概览
考点考向概览
考向定位
(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
新时代
1、分析近三年课标全国卷,试题背景
①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在依托文字的基础上尝试以新的形态 出现,考查频率较高。
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之路
2、背景材料体现新发展理念,展示发 展成就,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是我
变
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基础。
②矛盾双方的内涵外延已经变化。当前,我国最主
要的问题不是生产能力落后,而是发展不平衡不充
分。
③解决矛盾的着力点已经变化。原有矛盾的主要方
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新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不变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②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 ③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没有变。解决这一 矛盾的根本途径,都是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
.
2、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 侧重点
具体要求
开放发展
开放发展注 重的是解决 发展内外联 动问题。
.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 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奋 斗三十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 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企业角度: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参与国际科技交 流与合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劳动者角度:劳动者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 质和职业技能。
.
2、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
侧重点
具体要求
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注重的 是解决发展不平 衡问题。
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
①不平衡,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以及经 济建设水平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水平之间的差距。 ②不充分,表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供给的水平 不够高,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
①原有矛盾的经济基础已经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
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
绿色发展注 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
重的是解决 人与自然和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谐共生问题。
②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
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
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
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
基本内涵
侧重点
具体要求
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 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 第一动力,是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战略支撑,是发展 的基点。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 全局的核心位置,让 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 切工作,让创新在全 社会蔚然成风。
.
【知识拓展】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 制度自信。
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①坚持新发展理念
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考点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
一、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理解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内涵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 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 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 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 展的整体性。
.
2、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 侧重点
具体要求
绿色发展
①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
国家角度:(1)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税收、 信贷支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 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 进科技成果转化。 (3)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优化创新 环境。 (4)坚持对外开放,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全球科 技资源。同时要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
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
.
【知识拓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 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 设新格局。 (3)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 活质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必修1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 代化经济体系
.
栏目
导引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1、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 展理念。
2、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
2、“两个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பைடு நூலகம் 代化国家新征程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 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 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 要
①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要 求,而且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了 更多需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 的需要日益增长。 ②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在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后, 人民追求质量更高的生活,比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收 入、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 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 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