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总结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总结2

`xxxxxxxxxxxx第七标段(xxxxx拓宽改造工程B1标段)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一)设计概况本次xxxx改造工程起点xxx终点xxxxxx,全场3.619kg。

我单位施工B1标段起点桩号为K0+000,终止桩号为K1+600,全长1600米,图纸范围内路基、路面、板涵、过路钢套管,不含交通设施、绿化。

(二)结构形式2、路基a、行车道路面结构: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20cm5%水泥稳定砂砾碎石 20cm5%水泥稳定砂砾 18cm素土夯实,压实度≥96%(级配砾石压实度≥96%)结构基层总厚度为58cmb、路肩结构层设计: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20cm5%水泥稳定砂砾碎石 20cm5%水泥未定砂砾 18cmC25水泥混凝土预制块11cm(长49cm)M10水泥砂浆2cm素土夯实,压实度≥93%(级配砾石压实度≥95%)结构层总厚度为71cm2.3、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2、计算行车速度:主道60Km/h3、道路红线:60m4、使用年限:15年5、道路横坡:1.5%6、道路宽度:道路宽度19m二、工程完成情况(一)工期情况本工程于2013年5月1日开工,至2013年7月30日完成要求的项目。

(二)工程完成情况完成主要工程量:路基挖方50209m3,拆除旧路面23950㎡,板涵施工125m,过路套管施工602m,砂砾回填26752m³,5%水泥稳定砂砾34500㎡,6%水泥稳定砂砾碎石34500㎡,6%水泥级配碎石34500㎡。

三、施工管理措施1、作好施工组织工作针对土方工程量大,要求时间紧的情况,投入三支土方作业队,按单体分工,同时又有合作,增加土方机械设备,高峰期时挖掘机3台、推土机4台、自卸车20辆,压路机3台。

夜间加班,人停机械不停。

同时成立后勤保障队,专门负责各种机械的维修和油料保障工作。

2、认真协调,合理调配,加强配合每天由工程管理部牵头,举行各区域施工管理人员参加的协调会,同时市政区域也相应举行内部作业层参加的每日例会,发挥检查、总结、协调、计划等职能,确保目标明确,配合一致。

在外部关系上,及时与监理工程师、业主、当地政府以及村民作好沟通和协调,尽量避免矛盾激化,并为顾全大局适当作出让步,调整施工安排。

针对后期管道多的特点,要求各专业分包服从总包统一协调管理管理。

对于设计问题,认真组织技术人员钻研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经常及时的将疑义、建议与监理工程师、业主、设计单位沟通,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工程变更情况发生的主要变更有:(一)K0+024板涵由于过路施工的管线众多,其中含有正在使用的天然气管线,板涵无法施工。

经监理单位、甲方、设计单位讨论决定,取消K0+024板涵,并将板涵位置的5条管线采用DN800的钢管剖开焊接作为保护,板涵位置预埋4根DN800的钢管作为预留。

五、主要施工方法1、现场条件创造及准备工作(1)通水:道路施工现场用水,采取水罐车运输。

(2)通电:首选柴油发电机发电供应施工用电,临建区由附近电源接驳;(3)通路:在施工区附近设置若干个料场。

临时道路进行硬化;(4)场地平整:根据设计要求的桩顶设计标高,将施工现场的地面进行平整遇到场地地下有障碍物,清除大块石、巨大的建筑垃圾等;(5)根据设计图纸,建立标高控制点。

2、测量放线布设桩位在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测量交桩后,立即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复测。

在施工放样测量之前首先进行控制测量,包括控制中线点、水准点的复测,利用三角点联测复核设计控制点、中线点,同时进行水准测量,若测量精度能够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立即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包括:A.测放中线,根据控制测量结果,测放并加密道路中线点。

B.加密控制点根据道路施工环境及点位的检测成果,对于点太少,给施工带来不便等情况,应及时加密点位并将测量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

C.增设水准点:为施工方便对于距离路段较远、使用频繁的水准点应相应增加部分水准点,给施工创造方便条件。

D.施工测量校测:为确保水准点,控制网及中线上点位的正确,应对施工测量进行校测,为施工提供可靠的保证。

开工前测定公路界线,取土场范围,根据中桩和地面高程测定路堤脚,挖方段落测定放样,整理好各种测量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核、审批。

E.测量横断面:复核土方工程量。

3、路基挖方按设计要求确定开挖边线,自上而下进行挖土,采取横挖与纵挖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即先沿路线方向挖通道,再沿横断面方向挖掘。

在路床以下的土不适合做路基时,进行必要的换土或按设计要求处理后,进行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4、路面垫层(1)、运输摊铺灰土底基层根据试验段确定的参数,采用二层铺筑,通过自卸车按一定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使用推土机将砂砾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并形成相应的路拱。

人工配合机械整平。

(2)、碾压初压: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3-4遍,速度25-30m/min,复压:使用12t以上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随振动碾压,碾压时均匀洒水,总洒水量控制在3kg/m2;碾压至表面平整、稳定,并用12t以上碾压,无明显轮迹为止。

5、路面基层1.开挖方法:路堑开挖自上而下,按设计保留10cm—20cm厚度作为削坡造型一次挖方到位。

(1)纵挖法: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时,称为分层纵挖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如此向纵深开挖至路基标高,称为通道纵挖法,适用于路堑较长、两端地面纵坡较小的路堑开挖;沿路堑纵向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宜处,将较薄一侧堑壁横向挖穿,使路堑分成两段或数段,各段再纵向开挖,称为分段纵挖法。

(2)混合式开挖法:即将横挖法与通道纵挖法联合使用。

本法适用于纵向长度和深度均很大的路堑。

先沿路堑纵向挖通道,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

每一坡面应设一个施工小组或一台机械作业。

(3)开挖边沟、修筑路拱、刷刮边坡整平路基面时,可采用平地机配合土方机械作业。

2.挖方路段路堑内任何时期不得积水或断绝交通。

3.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路基的压实标准以压实度表示,土方路基的压实度应以JTJ051—93重型击实试验为准分层测定。

并按JTJ071-98附录B的规定进行检查和评定。

路基填料摊铺后,应尽快地压实到规定的压实度值。

压实应用碾压机械进行,特殊部位(如结构物和碾压机械难以进行的地方)可以用机夯,夯锤夯实。

a.填方地段基底的压实填方地段填前碾压使其压实度一般达到85%以上(低填浅挖段按JTJ071-98附录B的规定压实度执行)。

b.土方路堤的压实(1)对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石土不论采用何种压实机械,均应在接近该种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时压实。

适宜于压实的工地实际含水量幅度与被压实土的类别和要求的压实度大小有关,开工前承包人应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对取自挖方、借土场、料场的路堤填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作出该种土压实最佳含水量曲线和要求的压实度。

(2)当土的实际含水量低于或高于按上述方法确定的范围时,应进行均匀加水或摊开、晾干,使达到上述要求后方可进行压实。

(3)各种压实机具压实不同土类的适宜厚度和所需压实遍数,与工地填土的实际含水量大小及所要求的压实度大小有关,应按修试验路段的试验结果确定。

(4)压实应根据现场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压实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不合格处,应进行补压后再作检验,一直达到合格为止。

(5)路基填土压实,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配合15t以上三轮压路机进行。

采用振动压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

(6)各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

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度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区段和其后的检验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

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密实。

(7)在潮湿地区,当只能用过湿土填筑路堤,在进行压实时应按下列规定办理。

①先作过湿天然土的稠度试验。

当土的天然稠度Wc为0.9—1.0且土的饱和度达到90%以上时,可用以填筑路堤,经过翻松晾晒处理后碾压密实;Wc为0.5—0.9的过湿土,必须用作路堤填筑时,应按JTJ033—95的有关规定进行综合稳定处理后再进行压实。

②应采取苫布等物覆盖取土坑,防止坑内土的含水量增加,并严禁在下雨时进行填筑施工。

③应将填铺路堤上的土反复翻拌,将大的土块碎成小团块予以晾晒,并摊铺成整齐、较大的路拱,然后进行碾压。

④碾压过湿土填筑的路堤适宜的压路机型式、规格、填层适宜厚度、所需压实遍数和能达到的压实度,应根据修建试验路段时确定。

碾压时应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数据进行。

若在试验路段碾压过湿土填筑路堤不能达到要求的干密度时,则应采取综合稳定技术处理后再进行碾压。

⑤铺压完成后的路段,若不立即铺筑路面,且不需维持通车时,应在路基顶面铺盖一层防水碾压密实的粘土层或沥青封闭层。

c.路堑路基的压实(1)不论路堑、零填路基表层30cm内是何种土质均应进行压实。

压实前的原状土应先翻松。

其压实度应≥95%。

(2)当路堑路基表层土质为有机土,难以翻拌晾干的过湿土、暴露后易于风化的软岩,以及其他不宜用作路基的土,均应挖除换填符合规定的土。

d.板涵及其他构造物处填土的压实(1)涵管两侧与顶部、锥坡与挡土墙等构造物背后的填土均应分层压实。

每一压实层按10cm一层挂线施工,涵管两侧的填土与压实填土与压实均应对称地同时进行。

(2)涵顶填土松铺厚度小于50—100cm时,不得通过重型车辆和施工机具。

也不得在涵管边缘小于100cm的间距内行驶或作业。

(3)各种填土的压实尽量采用小型的手扶夯实机或手扶振动压路机,但涵顶填土50cm内应采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

压实机具压实所需要的遍数应经过试验,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标准。

e.质量检验(1)基本要求①各类填方路堤(包括构造物处的回填)应分层压实。

②零填和路堑30cm内以及填方路堤基底,均应按图纸和规范的要求进行压实。

③压实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

(2)检查项目路基压实检查项目注:①压实度检查深度从路床顶面算起。

②其他等级公路,修建高级路面时,其压实标准,应采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规定值。

③特殊干旱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

(3)外观鉴定路基表面平整密实,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4.路基整形工作:(1)土质路基的表面整修,可用人工或机械配合人工切土或补土,并配合压路机碾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