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有理数的加法(2)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2.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3.关键:正确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在小学里,数的加法有哪些运算律?
五、新授
探索:1、请说说在小学里,数的加法有哪些运算律?
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式子表示为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
用式子表示为
想想看,式子中的字母可以是哪些数?
请完成下列计算
(1)(-8)+(-9)(-9)+(-8)(2) 4+(-7)(-7)+4 (3) [2+(-3)]+(-8) 2+[(-3)+(-8)]
(4) 10+[(-10)+(-5)] [10+(-10)]+(-5)
2、由以上计算可知,小学学习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用。
例1.计算:1)16 +(-25)+ 24 +(-35)2)(-12)+(+11)+(-8)+(-7)+(+39)+7
.
例2.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课本图1.3-3所示(•课本第19页),与标准重量比较,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
分析:怎样求这10袋小麦的总重量呢?这是有理数加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本题有两种解法,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相互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不同的解法进行比较.
解法1:先计算10袋小麦的总重量.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
再计算标准重量:90×10=900.
所以这10袋小麦总计超过905.4-900=5.4(千克)
解法2:先计算总误差,然后再求10袋小麦的总重量.
将每袋小麦超过标准重量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袋小麦的对应的数为+1,+1,+1.5,-1,+1.2,+1.3,-1.3,-1.2,+1.8,+1.1.
???+1+1+1.5+(-1)+1.2+1.3+(1.3)+(-1.2)+1.8+1.1
=[1+(-1)]+[1.2+(-1.2)]+[1.3+(-1.3)]+(1+1.5+1.8+1.1)
=5.4
90×10+5.4=905.4
所以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5.4千克,总重量为905.4千克.
五、巩固练习
1.课本第20页,练习1、2.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索了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使运算简便.一般情况下,将互为相反数的数结合相加;同分母的分数能凑整的数结合;正数、负数分别相加,以使计算简便.
七、作业布置
1.课本第25页习题1.3第2题,第26页第9、10、12题.
九、板书设计:
1.3.1 有理数的加法(2)
第二课时
1、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上述a、b、c表示任意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2、随堂练习。
3、小结。
4、课后作业。
十、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运算律并不陌生,但对于应用到有理数的运算中时,会有一点不习惯,需要加强练习,让学生慢慢体会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