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晚清抗法名将冯子材简介_抗法名将民族英雄冯子材
简介
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汉族,生于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
民族英雄。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冯子材人物简介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汉族,生于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
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
压太平军,同治间累擢广西提督,中法战起,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
法军于镇南关,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
甲午战
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
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
冯子才逝后葬
于钦州,朝廷诏予于钦州城东南隅建“冯勇毅公专祠”纪念,称“宫保祠”。
冯子材之墓,位于钦州市钦南区往合浦旧公路13公里沙埠镇泥桥村东北100米的小山丘上。
叙冯子材片平及南关大捷事,今无存。
冯子材人物生平
1818年8月17日,冯子材出生于广东钦州城外沙尾村。
年幼父母双亡,
与祖母、兄长相依为命。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冯子材在灵山县境内被天地会刘八部劫持,与反
清队伍结下冤仇。
同年投奔团总黄汝谐,充当勇目,协助围剿当地农民起义军。
1851年(咸丰元年),参加镇压粤桂边界的农民起义军,官至千总。
后随广
西提督向荣镇压太平军起义。
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军起义失败后,清廷大封“功臣”,冯子材也被
赏穿黄马褂,封骑都尉世职。
1865年(同治四年),奉命前往广东罗定、信宜剿灭当地反清队伍。
两个月后,赴任广西提督。
18年后,告病还乡,暂时结束了多年的提督生涯。
1883年(光绪九年),十二月,法国挑起中法战争。
因为官场腐败而称病
告退的冯子材构筑工事,再次出山,抗击法军。
冯子材应两广总督张树声之邀
督办广东高、雷、钦、廉四府团练,参加抗法战争
1885年(光绪十一年),以68岁之躯,精心策划,亲身指挥,创造了震惊
时世的镇南关——谅山大捷。
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爆发,他又率军北援,立下赫赫战功。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中英片马争界交涉产生纠纷,冯子材奉命任云南
提督。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调他入京统带京营。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年已86岁的冯子材会办广西军务兼顾广东钦廉
防务。
夏间行军,途中中暑,牵引旧伤,在南宁行辕辞世。
冯子材和刘永福
刘永福(1837-1917)者,清末黑旗军领袖,抗法和保护台湾的英雄;冯子材(1818-1903)者,清末名将,抗法英雄,著名的镇南关大捷的缔造者。
但是这个故事的开始是匪与官的故事。
刘永福起初是一位起义者(1857至1865年间),算是太平天国起义地方武
装的一支,是“匪”,后来被官府剿得在国内呆不下去,于是远走他乡,跑到
越南打下一片天地(1867年以后),干起了“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买卖。
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当法国侵略者入侵越南,以及借此入侵中国之际,率军
起而抗之(1873-1883年间)。
冯子材起初也是一位起义者,参加过广东天地会起义,但很快投身清廷,
从小卒子慢慢成长为带兵打仗的大将,是“官”,为政府方面抵挡法军入侵的。
当是时也,冯子材意识到,仅有官军的力量,是无法与装备、训练先进的法国
侵略者抗衡的,需要敌后的“兄弟们”协助,方能战而胜之。
于是,冯子材主
动联系刘永福,两人终于携起手来。
后来,正面有冯子材官军的抵抗,后有刘
永福黑旗军的骚扰,终取得抗法的镇南关大捷(1885年初)。
官方史料中没有明确描述刘、冯交往的经过,1995年出版的由冯子材曾孙、刘永福外曾孙冯绣娟撰写的《冯子材的故事》一书,首次出现了刘、冯各为其
主一度交战的记载。
冯子材故居中的事迹介绍应该是依据该书的。
刘永福晚年想回国定居,关于在何处落籍,开始刘永福想在原配夫人家乡
宾阳安家,遭到宾阳人抵制,刘永福当时很失落。
冯子材听说后,给刘写信,说:“人云一山不藏二虎,君祈莫信……夫惟英雄敬英雄!”冯欢迎刘永福回钦州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