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9-02-25作者简介:罗治强(1977—),男,安徽芜湖人,硕士,工程师,从事电网调度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
E -mail:luo-zhiqiang@活动,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实现安全闭环管理和过程控制;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强化电网运行调度,积极开展“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深入排查电网安全运行风险与隐患,切实做到“三个百分之百”;组织安全生产诊断分析,深入推进反事故斗争;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克服自然灾害、电煤供应紧张、负荷大起大落、历史罕见秋汛、电源集中投产等不利因素,取得了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圆满完成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投运调试、奥运保电和迎峰度夏度冬等重点工作,确保了国家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08年,除去冰冻雨雪灾害和地震灾害影响,国家电网的安全运行情况总体良好,随着对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的加强和反事故斗争的深入开展,电网事故总数有所下降。
据调度口径统计,2008年国家电网范围内发生对电网影响较大的故障54起(2次灾害各算1起,下文同此),比2007年(69起)下降21.74%。
其中,220kV 及以上厂(站)全停13起,220kV 及以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网架结构不断得到加强。
调度系统管理的精细化,运行方式安排的更加合理,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的更加深入,在客观上减小了电网事故发生概率,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靠性。
2008年各类因素引发的电网事故数量均较往年有所减少,全年事故总量也明显下降。
2008年电网事故类型与近年来的情况基本相似。
其中对电网影响较大的“220kV 及以上发电厂、变电站全停”故障以及“220kV 及以上母线停电”故障数量占事故总量的半数以上,局部地区特别是在西藏、新疆、青海等西部电网结构薄弱的地区,比较容易受到局部恶劣天气或单一设备故障的影响,局部小电网解列事故和变电站全停事故时有发生。
此图12008年电网各类型故障所占的比例Fig.1The proportion of each type fault in power grid in 2008罗治强等:2008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第5期电力系统外,重要发电厂全停、受恶劣天气影响导致跨区送电系统断面破坏等严重威胁电网稳定运行的“其他”类型事故也占据了相当比例。
2004—2008年国家电网故障统计如表1。
22008年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排除2次罕见重大自然灾害影响,2008年全年电网总体运行情况较好,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员违章作业仍是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三大主因。
按事故原因分类统计,共发生自然灾害引起的电网事故15起,占全部的27.78%;发生26起由设备故障引起的电网事故,占全部的48.15%;发生7起由人员责任引起的电网事故,占全部的12.96%;发生6起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电网事故,占全部的11.11%。
近5a 来的事故原因分类比较如图2所示。
2.12次严重自然灾害对电网安全造成极大影响自然灾害一直是危害电网安全,尤其是电网设备安全的主要因素,而且近几年自然灾害的破坏力逐年增强,危害逐年增大。
2008年因自然灾害、恶劣气候引起的突发事件和电网故障共计15起,比去年减少3起。
2008年上半年,我国中南部地区电网、四川地区电网先后遭受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特大地震灾害侵袭,灾区电力设施在灾害中损毁严重,主网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电网损失历史罕见。
2.1.1华中、华东电网“1·10—2·5”受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受全球气候拉尼那现象影响,1月10日—2月5日,华中、华东地区遭受50a 来最严重的冰雪灾害,灾害影响到华中和华东电网的全部省市,其中湖南、江西和浙江受灾最重,冰雪持续天数、积雪深度、冰害范围、影响程度等均超过历史纪录,电力线路倒塔、断线等严重损毁情况普遍发生,江西电网5次与主网解列,福建因联络线中断孤网运行,湖南、江西、浙江的500kV 主网结构遭到严重破坏。
公司35kV 及以上变电站累计停运884座;停运输电线路15284条,其中35kV 及以上线路1611条;损毁杆塔184074基,其中35kV 及以上杆塔7200基。
公司经营区域内37个地市的545个县(区)供电受到影响,其中80个县(区)供电几乎全部中断。
2.1.2“5·12”四川汶川地震对电网造成破坏2008-05-12T14∶28∶04,四川西北部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发生里氏8.0级地震。
公司经营范围内共有四川、甘肃、陕西、重庆4个省级电网、23个地市的110个县、1885个乡镇、18046个行政村供电受到影响,累计停电用户525.36万户。
地震发生时,国网送南网的江城直流系统江陵站因换流阀振动导致双极跳闸,损失送南方电力187万kW ;华中、西北电网分别下降约550、230万kW ;四川电网负荷由1185万kW 下降至754万kW ,降幅达36.3%,共有21座水电厂与系统解列,甩出力205.8万kW ;4座火电厂与系统解列,甩出力106万kW ;220kV及以上主变压器跳闸21台。
在这次地震中,公司35kV 及以上变电站停运245座;停运线路3322条,其中35kV 及以上线路370条;倒塌房屋19005栋(间);损毁机器设备58611台(套)。
岷江流域6座水电站受到严重损坏。
这2次自然灾害历史罕见,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远超电力设施建设抵御自然灾害标准,电力设施在这2次灾害中受损严重,部分地区电网甚至遭到毁灭性破坏,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有序供电遭到严重破坏。
2.2局部恶劣天气对远距离送电走廊造成较大危害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几年夏季局部地区突发性极端气候现象时有发生,且发生时间短,发生区域集中,破坏力强。
由于我国特殊的能源格局分布模式,远距离跨区输电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采用。
这种送电方式输送容量大,送电距离远,经济效益高,但途经地势地貌复杂,沿途发生突发性极端气候的几率大。
而且远距离跨区送电通道内线路多采用同杆并架或紧凑型输电线路,送电走廊相对集中,输电系统受这种恶劣天气侵袭,易发生风偏、雷击、冰闪跳闸等事故,甚至造成送电断面全失,对表12004—2008年电网故障分类统计Tab.1The fault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in power grid in2004-2008图22004—2008年故障起因分类比较Fig.2The 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of fault cause in2004-2008第42卷中国电力电力系统全稳定运行构成极大威胁。
2008年,此类典型故障共发生2起,简要介绍如下:2.2.1华北电网“8·21”500kV 万顺三回线跳闸2008-08-21T16∶00,河北宣化局部地区出现雷雨、冰雹及飑线风天气。
16∶35—16∶37,华北电网内蒙古送出南通道500kV 万顺(万全—顺义)三回线相继故障跳闸,稳控装置正确动作切除达旗一、二厂、包头、国华准厂、丰镇、岱海电厂共8台机组,损失出力283万kW ,系统最低频率至49.88Hz 。
事故原因为局部地区飑线风造成线路风偏,对塔身放电,造成线路跳闸。
2.2.2东北电网“9·17”500kV 科沙双线跳闸2008-09-17T19∶42,东北电网500kV 科沙I 、II线(科尔沁—沙岭)故障跳闸,造成通辽II 厂、霍林河电厂送出通道500kV 阿科(阿拉坦—科尔沁)I 、II 线,霍阿(霍林河—阿拉坦)I 、II 线,通科(通辽II 厂—科尔沁)线停电;通辽II 厂、霍林河电厂、阿拉坦、科尔沁4个厂站500kV 系统全停;通辽II 厂5号机和霍林河电厂2号机跳闸,分别甩出力30.3、53.7万kW ,东北电网低频49.64Hz 运行2min 。
巡线发现科沙I 、II 线共倒塔4基,塔头折断1基。
事故原因为通辽地区出现龙卷风、冰雹天气,科沙双线送电通道在恶劣天气中受损。
为应对恶劣天气造成的跨区送电断面全失这类电网故障,以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为主的各级调度机构积极应对,制定出详细可靠的事故预案,开展事故预想,尤其是对同杆并架线路及紧凑型线路输电通道,有针对性地实施反事故演习,建立起完善的应急制度,提高此类事故的应变处置能力。
同时,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局部地区气候跟踪研究分析,对特殊地区特殊气候,有针对性地提高电力设施设计、建设、维护的标准,加强电力设施抗灾害能力。
对于特别重要的送电断面,加装安全自动装置并完善动作策略,将事故的影响有效地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保证主网的安全。
2.3设备故障是诱发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2008年因设备故障引发的电网事故共计26起,是诱发电网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从历年电网事故诱因统计分析来看,设备故障的原因多样,而且十分隐蔽,不易发现,因此对于设备故障及隐患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国家电网公司针对设备故障加强了对运行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定期开展电网设备运行分析,不断加强设备运行监视,及时发现、诊断、处理设备隐患及缺陷,加大设备改造力度,应用新技术,合理安排设备检修,加强对同类设备的家族性缺陷的治理,有效地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避免了设备故障发生。
同时在厂站内开展安全分析,制订设备故、方法,尽可能将故障影响限制在有限范围内。
2008年设备故障引发的几起典型事故如下:2.3.1安徽电网“7·3”220kV 恒兴变电站单母线停电2008-07-03T16∶25,安徽电网220kV 恒兴变电站(西开GIS 设备)220kV II B 母线因支撑绝缘子存在制造工艺质量问题,造成1号气室筒故障短路,IIB 母线母差保护动作,该母线上所有运行元件跳闸,母线失压。
故障发生前,恒兴变220kV I 、II A 、II B 母线并列运行。
故障造成恒兴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跳闸,损失负荷5.7万kW 。
此次事故暴露出电网中一些一次设备的设计制造存在严重缺陷,而运行维护单位又缺乏对此类设备隐患的评估和认识,实际运行中未采取针对性的维护和改造措施,最终导致电网事故的发生。
生产运行部门需在实际运行维护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进一步加强对设备的运行评估和技术改造力度,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从而减少因一次设备故障引起电网事故发生的次数。
2.3.2山西电网“8·9”220kV 太原第一热电厂机组全停8月9日凌晨,山西电网220kV 太原第一热电厂(简称太一电厂)发生一起机组全停事故。
01∶45,太一电厂与山西省调通信、自动化联系全部中断;02∶00—04∶00,太一电厂12~14号、16号机(3×30万+5万)相继停运,因其他机组正在检修,电厂机组全停,共损失出力80万k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