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规划及电网安全运行问题分析
摘要:电网的合理规划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两者有紧密的关系。
随着经济
的快速发展,两者之间的重要性的依赖越发凸显,分别对电网规划部分和电网安
全运行做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电网规划;电网运行;安全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
增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的超高压以及高压输电线路逐
渐呈现输送距离长,容量大、供电覆盖面积广的特点。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和能源
分布很不均匀,输电线路新老交错互成体系,同时运行。
目前,许多城市周边和
新老工业区供电网络纵横交错,形成许多土地资源浪费和空间资源的浪费,以及
高电压对大气的污染加重。
直接影响这城市的发展和周边群众的正常生活。
1 电网的合理规划
1.1 输电线路的容量和布局首先我们要根据每一个地方不同的特点,根据该地区的预期负荷大小和负荷特点,确定该地区负荷的中心变电站,原有供电线路能
改造的进行升级改造,不能升级改造的应淘汰更新,通过负荷中心变向该地区供电,根据该地区的规模可设计多个负荷中心变电站,每个中心变电站即能独立运
行也能环网运行,从电网布局上来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在现实阶段输电线路
的容量和布局往往落后该地区用电的实际用电需求,电力供给滞后该地区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
1.2 电力系统规划应全国统一协调电力已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与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电力能源的规划布局也是现代国防实力
的重要标志,根据电力工业的特殊性,电力产品不同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其他商品,电力规划既要考虑其经济性,又要考虑其科学性、战略性,这是保证电力系统运
行可靠性、稳定性前提。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近年来由
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结构和工业布局也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和调整。
只考虑当前区域经济规划与发展,却往往忽略该地区地理位置
和能源问题,如果该地区城市化,工业化速度加快,电力能源是很难满足该地区
的正常需要,势必要考虑外接能源的引入,这样将会造成土地资源,环境资源,
原材料资源的浪费,同时在能源输送过程中会造成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
将现在
全国电网的能源输送过程中的能源损耗统计出来,也将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因此解决电力规划的优劣与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的前提是国家对城市规划与城市
定位发展的有序控制。
1.3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前提条件电力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复杂性突出地表现在其分布面广、规模大、负荷需求不确定、涉及部门多和专业领域
广的特点。
电力规划工作不仅需要大量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还需对现
在电网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亦要对社会未来发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计算机
高度发展的今天,在电力规划中仍然要特别强调人的主导作用,这一点是至关重
要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电力规划工作,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规划难度更大,对规划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规划工作者应当加强电力
市场调查研究工作,分析经济结构趋势,优化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开拓等对
电力需求的影响,收集各行各业发展的信息,充分研究本地区用电量和负荷的历
史数据和发展趋势,做好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对各种有效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综
合考虑资源开发利用、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协调发展,对规划方案从
多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分析,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做
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确定符合电
力企业实际的电力发展目标。
1.4 电力规划中电压在电网划分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超高压和特高
压技术在电网中的不断应用,以及用电负荷和配网范围的扩大,应该从原来
110kv以上作为电力输送的主网络,调整为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为电力输送的
主网络。
330kv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网络作为地区配电网络。
通过电压范围的调整,在配电网络中尽量建立以110kv为配电输送网络,这样即提高了配电网络的
可靠性,又提高了供电的输送半径和电能容量。
尽量减少35kv及以下的配电系统的建设。
这样有利于电力系统的总体规划和配电网络的优化配置。
2 电网运行的安全电网的合理规划是电网运行安全的基础,在电网合理规划
的前提下,电网运行安全也是电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它与国家安全、社会
稳定有着重要的联系,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电力系统远距离、大容量联网运行,电网的安全运行重要性日益突出。
近年来,国内各大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时有发生,给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危害。
分析其原因主要为规划滞后、人员责任、产品质量、设计质量、安装质量、验收质量、校验质量、维护质量不高及反
事故措施执行不到位等方面引起,以下对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2.1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电网运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对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不清楚,没有意识到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性,现场工作存在侥
幸心理,标准化作业意识不强,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防范事故意识欠缺,自我
保护能力差,人员责任事故屡禁不止,保护人员培训工作仍需加强。
2.2 工程设计缺陷随着电网的发展,上下级电网运行的配合日趋复杂。
设计人
员缺乏现场经验,对工程细节把握不足,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形成了电网安全运
行环节的薄弱点。
2.3 继电保护设备因素部分微机保护厂家产品质量不高,抗干扰能力差,硬件
结构存在设计不合理,软件编程存在致命缺陷,装置经较长时间运行后元器件老
化性能严重不稳定,装置性能发生变化后故障自诊断能力差,不能及时报警以便
有效处理,存在保护误动或拒动的安全隐患,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极
大威胁。
2.4 施工及验收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工程细节不完善,监管部门得过且过。
设备的交接验收和系统调试是确保设备质量的最后关键一环,对确保设备运
行安全非常关键。
近年来,电力工程建设周期缩短,留给运行方进行交接验收的
时间被不断压缩,交接验收管理不细,验收标准化程度不够,方案不细,项目不全,过程把关不严格,没有做到按照工艺标准和要求全面核查设备,造成一些隐
藏的缺陷没有及时消除,设备运行后,随着设备的运行不断发展直至酿成事故或
造成设备故障。
2.5 生产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严重不到位电网运行管理手段落后,监管不到位。
检查时往往上下通气,走形式,走过场,不能真正发现安全隐患。
基层主管为了
政绩,缓报、瞒报现象较为普遍。
目前多数运行单位的技术监督仍然停留在按周
期开展的一般性预防性试验工作上,缺少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对特殊方式、重点设
备和重点时段的针对性的检测试验。
继电保护设备的周期校验或和设备停电时进
行试验传动仍然存在项目不全,传动不细的问题。
针对各种可能影响到电网运行
安全的因素,必须有针对性地“下药”,才能更大程度上地防范事故的发生。
不同
的情况,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有不同的措施。
在当前,电力企业的安全管
理中必须要加入系统思维方式和安全生产软管理方式,以科技进步为手段,确保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总之,无论是电网的前期规划
还是后期的安全运行,宗旨就是为经济发展服务,保证人民的生产生活。
事实证明,只要做到科学规划,遵章运行,就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