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世界贸易组织法

第十二章 世界贸易组织法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 (结构)
一、TRIPs协议的宗旨、目标 二、成员方知识产权保护应遵循的一般规则 三、版权及相关权 四、商标与地理标志的保护 五、专利、外观设计和集成电路的保护 六、知识产权的执法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之一
一、TRIPs协议的宗旨、目标 协议的宗旨就在于:为了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扭曲与阻碍因素,促进对知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之二
四、商标与地理标志的保护 TRIPS协议所规定的商标,是指一生产经营者的货物或服务上的、能够
明显区别于其它生产经营企业的任何标记或标记组合,成员方应对商品 商标与服务商标均提供保护。 “地理标志”是TRIPs协议提出应予保护的除商标之外的又一商业标记, 是指识别货物来源于一成员方领土或该领土某一区域或地方的标志,并 且该货物的特定品质、声誉或其它特征主要取决于该产地。TRIPs协议 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主要是禁止对地理标志的不正当使用。 五、专利、外观设计和集成电路的保护 TRIPs协议规定了可以获得专利的发明,“一切技术领域中的任何发明, 无论是产品发明还是方法发明,只要其新颖、含创造性并可付诸工业应 用,均应有可能获得专利”。 TRIPs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保护作了四方面的实体性规定。 TRIPs协议规定对布图设计的法律保护以权利人将其设计的布路图向有 关缔约方申请注册为条件。 六、知识产权的执法 TRIPs协议第41条规定了各成员在履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和行政程序 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则 。
品为对象而征收的一种国家税收;狭义的关税仅指一国按进出口税则中 列明的税率所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减让是指在WTO的主持下,各成员通过多边谈判,互相让步,承担 降低关税的义务。 二、海关估价制度 海关估价是指一国海关根据法定的标准和程序,为征收关税而对进出口 货物进行估价,以确定其完税价格的一种行为。 三、原产地规则 货物的原产地,又称为货物的国籍,是指一特定产品的原产国或原产地 区。原产地规则,是指各国为了确定贸易中的货物原产地而制定的法律、 规章和普遍适用的行政措施,简单地说,原产地规则就是确定货物原产 地的规则。 四、进口许可证制度 进口许可证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进口管理制度,要求进口商 向有关行政机构提交申请或其他文件(非海关要求之文件)作为货物进 入进口成员关境的先决条件。
世贸组织的的机构:主要有部长级会议、总理事会、委员会、总干事和秘书处等。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概述之二
三、世贸组织的法律体系 WTO的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内容集中体现在《乌拉
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最后文本》。其法律体系由以下 几部分构成:1.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法;2.世界贸易组织 的货物贸易法律制度;3.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法律制 度;4.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5.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制度;6.世界贸易组 织关于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法律制度;7.世界贸易组织的 诸边贸易协定。 四、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2.国民待遇原则;3.关税减让原则;4. 市场准人原则;5.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6.透明度原则。
识产权充分、有效的保护,并保证知识产权执法的措施与程序不对合法 贸易构成障碍。 目标:(1)充分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2)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促进技术革新、技术转让和社会发展。 (4)建立世贸组织与世界 知识产权组织间的合作关系。 二、成员方知识产权保护应遵循的一般规则 1.最低保护水平。 2.知识产权的范围。 3.TRIPs协议的适用范围。 4.国 民待遇原则及其例外。 5.最惠国待遇及其例外。 三、版权及相关权 TRIPS协议要求成员保护《伯尔尼公约》中所规定的一切经济权利,但 不保护作者的精神权利。 相关权又可称为与版权有关的权利,是指对作品的表演者权、录音制品 制作者权与广播组织者权。TRIPs协议 规定上述应当得到保护。
第十二章 世界贸易组织法
第十二章 世界贸易组织法(结构)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概述 第二节 世贸组织货物贸易制度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 第四节 贸易救济措施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概述之一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
1990年初,时任欧共体主席国的意大利首先提出了建立多边贸易组织(MTO)的倡议。1990 年12月乌拉圭回合布鲁塞尔部长会议正式作出决定,责成体制职能小组负责“多边贸易组 织协定”的谈判,1993年11月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前形成了正式的《建立多边贸易组织协 定》,并根据美国的动议,将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界贸易组织”(WTO) 。《建立世界 贸易组织协定))(简称WTO协定)于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部长会议上获 得通过。根据WTO协定的规定,世界贸易组织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成立。截止2005年 年12月,WTO成员方为149个。
第二节 世贸组织货物贸易制度 (结构)
一、关税保护及关税减让制度 二、海关估价制度 三、原产地规则 四、进口许可证制度 五、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制度 六、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 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制度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世贸组织货物贸易制度之一
一、关税保护及关税减让制度 关税的概念:广义的关税是指一国海关专以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物
二、世贸组织的宗旨、职能与机构
世贸组织的宗旨: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2.扩大生 产和商品贸易,扩大服务贸易。 3.持续发展,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 4.保证发展 中国家成员贸易、经济的发展。 5.建立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制。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1.促进WTO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的执行、管理和运作。 2.为各成员 方的多边贸易关系谈判提供场所。 3.对争端解决进行管理。 4.对贸易政策的评审机制进行 管理。 5.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
第二节 世贸组织货物贸易制度之二
五、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制度 该制度是国际社会基于对人类、动植物生命和健康的关注,通过制定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协议)》建立的以协调各国在检疫 措施、标准和保护水平差异的制度。 六、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广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所有能对国际货物 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贸易产生影响的技术性措施;狭义 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那些具有强制或非强制性的,用以确定进口货物 某些特征的技术规章、标准,以及旨在检验进口货物是否符合这些技术 规章、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和试验程序所形成的不合理贸易障碍。 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制度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制度体现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以下 简称为TRIMs协议)》之中。该协议为规范东道国的投资法律制度确立 了如下纪律:(一)国民待遇和禁止数量限制;(二)透明度原则; (三)义务的免除;(四)其他纪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