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历史 百家争鸣教案

高二历史 百家争鸣教案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历史 1 百家争鸣教案
过程:
师:首先,我们先看作为“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的“百家争鸣”。

既然是个历史事件,那么它都应该包含哪些要素呢?
生:(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师:下面同学们根据回忆并结合课文,简释“百家争鸣”。

师:为何要如此强调同学们的“表述”呢?我们来看
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3.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
4.论证和探讨问题。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历史部分)》(第二张)
再来看看近几年的高考题。

2014.浙江38(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9分)
2013.浙江39(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

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

(9分)2012.浙江39(2)在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

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7分)
我们发现都会考查大家描述和阐释的能力,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表述是否完整、简明、逻辑性等方面的训练。

过渡:同学们可能会想,这些题目和《百家争鸣》也没有关系啊。

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系的。

师:怎么考的呢?考查大家对个人思想的理解、整个学派的特征以及与类似思想的对比联系。

因此,我们还需关注作为“思想文化成果”的“百家争鸣”。

2.环节二:作为历史事件的“百家争鸣”
目标:1.理解各学派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以及学派特征;2.通过理解“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相互吸收”,认识百家争鸣的价值。

方式:表格梳理及对比分析、问题解析、材料阅读
过程:解决“争什么?怎么争?争的结果?”三个问题的解决完成
1.争鸣内容(争什么?)
师:百家争鸣中都取得了哪些思想成果呢?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全面了解一下。

学派人物主要思想成果特征
儒家孔子仁、礼、德治;有教无类、六经、六艺
重义轻利
区别等级名

孟子四端:仁义礼智;仁政、君轻民贵
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礼的深入讨论(学习的最高目
标是把握礼)
道家老子
“道”是世界根本、事物具有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规律、弱
者道之用;小国寡民超越功利庄子齐物、逍遥
法家韩非糅合“法”“术”“势”,法家理论系统化;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
备变”
变、法
墨家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尚……节……讲求功利师:各家的特征是什么?
生:略
师:看完这个表格,你什么感觉?
生:点,多且散,杂且乱。

师:那怎么办?就好像一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积木散放在地上,你怎样能快速记住都有什么颜色和什么形状,总数是多少?将他们分类,然后便一目了然。

我们也来分分类。

可以怎样分类呢?
生:略
师:
学派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自处如何与人相处
儒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四端仁、礼、德治、仁政;有
教无类
道事物具有向相反方向转化
的规律
齐物、逍遥无为、小国寡民
法事异则备变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墨非命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过渡:我们明白了,他们在争鸣什么。

他们是怎么争的呢?大家想像一下。

2.争鸣的方式(怎么争)。

师:他们都不生活在同一时代,如何争辩?
生:略
师:(展示生活年代表)通过此图,我们发现百家争鸣的时间主要发生在战国。

师:再看看表格,有所发现吗?
生:写书,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

师:还有吗?
生:略
师:我们看看儒家的仁和墨家的兼爱。

仁是不是一种爱?和墨家的爱有何不同?生:略
师:因此,方式还有针锋相对的批评(举例,嘴损),还有面对面的辩论(介绍稷下学宫)。

师:看荀子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样的东西《非十二子》,这说明什么问题?不仅各家之间在争辩,同一家不同的人也在争辩接着出材料证明(韩非子的《显学》)
过渡:同一派别内部的争论表明,每家人物的观点除本家之共性外,还有其个性。

说明有继承,也有创新。

比如孟子发展了仁、德治;荀子发展了礼(将本来应该的东西,变成了必须)
3.争鸣的结果和影响(争的结果)
师:我们再仔细看荀子的观点,你觉得似曾相识吗?
生:像道家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立重法爱民而霸。

这是哪家思想?(找段法家看似道家的)
生:略
师:这段出自《荀子·君道》,以上反映出什么历史现象?
生:略
师:各家相互吸收,思想承融合之势。

你还能在书中找到证明此观点的例子吗?生:略。

法家吸收道家。

变法即顺应自然规律。

师:大家说百家争来争去,谁赢了?
生:略
师:其实是我们赢了。

面对同样的世界,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方案,这些不同的方案又由于这种争辩而展现了趋同的一面,也正因如此,后世的人们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有时是一家,有时则多家,这就是百家争鸣最大的价值吧。

三、小结部分
这节课我们分析了近年对“百家争鸣”相关知识点是如何考查的,那我们大胆推测一下,还能怎样考查?(看其他省份考题)知识层面:法家还没,而且可以同后世串联。

不仅可与思想串,还可以同政治、经济串。

最后,希望通过这节课能给大家的复习带来一定的启发。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