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漠造成孤独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美国心理学家为从动物实验中获得有关爱的人类行为线索,为幼猴设计了五种人造母猴,观察“母亲”的拒绝会在幼猴的身上引起怎样的反应。
第一种“母亲”会偶尔用压缩空气吹幼猴。
第二种“母亲”会猛烈晃动,致使幼猴无法爬到母亲身上。
第三种“母亲”装有弹簧,能将幼猴弹开。
第四种“母亲”的身上居然布满了铁钉。
但这四种“母亲”都未能将幼猴从它的“母亲”身边赶开,惟独第五种“母亲”体内灌有冰水的母猴使幼猴躲在墙角,并永久地拒绝了母亲。
很多人认为是自己的优秀拉开了同他人的距离,其实冷漠才是造成自己孤独的原因。
2. 趣味女性心理解析:童年父爱缺失的女人一定“好色”?一部分女人有缺少父爱的原因,基本上有三种,一是儿时父母离婚一直跟母亲生活,单亲母性家庭的孩子,从小就缺少父爱这是绝对的事实;二是父亲工作在外不长在家里,父亲也许对于他们更多的是一个“名词”而已,这种缺少父爱的孩子长大以后比单亲家庭孩子更愿意接近男人;三是那种父亲虽然在身边,但是却不会行使父爱,表情严厉故作严肃的父亲,这种“近在身边又远在天涯”的父亲,相对来说比前两种更可怕。
这些缺少父爱的女孩子在她们成长过程中,基本会出现如下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一旦非常明显,就会被周围的人视为“好色”之徒,甚至会用一些不堪入耳的话来谩骂和嘲笑她们,久而久之也许会让她们产生“破罐破摔”的结果,最终走向被人们称为“坏女人”的道路。
一缺乏父爱的女人,“好色”一般在幼儿的时候就能表现出来。
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明显地表现出来愿意和男孩子在一起玩,其实她们并不是对男孩子玩的项目感兴趣,而是觉得和男孩子在一起玩,自己是女孩,男孩子大多数会让她们几分,如果有和自己玩的很好的男孩在身边,一旦女孩自己受欺负了,男孩子就站起来帮助自己。
这样的女孩就是典型的缺乏父爱的表现,她们从小就感觉到家里没有男人来保护她,所以她们在寻觅着能保护自己的男人。
这样的孩子一般被家长视为不正常的孩子,有的因为喜欢和男孩子在一起玩,会遭到大人的谴责或者惩罚,甚至有的大人会谩骂女孩从小就“不要脸”。
二缺乏父爱的女人,“好色”一般在青年时代恋爱表现更为突出缺乏父爱的女孩长大之后,在恋爱期间更是极力在情感里面寻找那种父爱。
她们往往在选择男朋友的时候,把外表形象高大和宽阔的胸怀看的尤为重要,特别是那种具有像爱护小鸟一样爱护女人的男人更是他们所青睐的。
然而有的女人因为很多原因,却没有找到那种具有“父爱”的男人,相反却找了一个还需要女人来爱护和关怀的“小男人”,这样就使“好色”的特点依然在女人的思想占据一定地位,在以后的生活岁月里,女人还会用一双“好色”的眼睛去寻找自己渴望的那种具有“父爱”般的男人。
其结果可能会发生“出轨”,或者“婚外情”,因为这种“缺少”一直是他们的遗憾。
三缺乏父爱的女人,“好色”一般也会在她们中年的时候更为突出缺少父爱女人在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里生活到了中年,可能很多人认为她们就此放弃了自己的那种渴望父爱的追求,已经“认可”命运对自己的安排,然而现实中不是这样的结果。
这种女人到了中年好像有一种“肆无忌惮”的感觉,她们经历了所有的人间沧桑;品尝比别人更多的世态炎凉;饱受了其他女人没有过艰难困苦……剩下的时间她们几乎完全是在自己的世界里,于是这样的女人还在寻找她们“缺乏”的那种父爱,她们可以坦荡地去约会男人,甚至可以毫无顾忌地向男人解释自己的需求,她们已经没有了童年那种莫名其妙地被大人谩骂的结果了;也不会有青年时代那种唯唯诺诺的感觉;现在具有的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也许这个时刻她们已经有了“完美”的家庭,但是依然改变不了她们追寻的愿望和结果,于是这种女人被人们看作“好色”,不正常。
在这个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许更多的人每天都是用微笑来掩盖自己的痛苦;也许更多的人每天是用坚强的表情来埋藏自己无法言说的悲哀;也许更多的人每天用自己的平静代替了波涛翻滚的难耐……虽然我们无法尝试所有人的内心深处的感受,但是至少应该有作为“人性”的理解,当我们否定自己不曾拥有的事实,不能等于别人就不应该具有那些不被理喻的情怀。
另外,这也提醒了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多陪陪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重要,这不仅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也会让孩子今后的道路更加顺畅。
因此,真希望那些为人父母的人多看一些亲子方面的书籍,或者多和有经验的父母交流,或者去参加一些亲子方面的课程,这对于父母和孩子都会有莫大的受益。
3.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美国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
他们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
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
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
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什么也没有不同;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
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
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不是吗?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
如此看来,一个人若是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冷漠、不公、缺少阳光,那就说明,真正出问题的,正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
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台湾心灵作家张德芬说过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有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
我们往往花大力气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却很少花精力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我们一般是不能直接看到自己模样的,只能通过镜子、照片。
同理我们一般也是透过别人的眼光来认识自己,每一个人眼里的你都是不一样的,100个人眼里就有100个你,1000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你,在不同的人眼里你是不同的,善良的、聪明的、可恶的、愚蠢的、忠诚的、虚伪的、背叛的,不胜列举。
那么真实的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你又在哪里呢,“伤痕实验”明确的告诉我们答案——内心,一个内心烦躁的人纵然身处幽静也是狂躁不安的,一个内心清净的人虽然深处闹市,他的世界还是清净的。
无论是追求幸福、宁静、安全……都到你内心去寻找吧,那里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和能量。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4.人,为什么总跟自己过不去?与大多数动物相比,人类从事的大量行为对自身是有害的——比如撒谎、偷窃以及文身。
科学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人类这种理智的动物会如此恶毒、自我伤害并危害他人。
传“瞎话”研究者说,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是为判断和议论别人而设计的。
在很多例子中,流言的目的不是探求真相,而是以牺牲第三方的利益为代价伪造一种团结的局面。
“当两个人同时表达对另一个人的厌恶时,流言使他们彼此更加亲近。
”心理学家说。
赌博赌博似乎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中,并且在大脑中以硬链接的形式存在。
一项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获胜都会激活大脑中的有关回路,并进一步增强赌博的动力。
“赌徒们通常将险胜解释为特殊的事件,这会鼓励他们继续赌博。
”心理学家说。
其他研究也显示,失败会使赌徒失去自制力。
刚开始计划赌博的费用时,他们是理智的,一旦失败,理智就不存在了,他们会改变赌博计划并赌得更多。
高度紧张压力可以是致命的,它会提高患心脏病甚至癌症的风险。
压力能够导致沮丧,而沮丧能够导致自杀——这是另一种人类所特有的危害行为。
但到底为什么会紧张,我们却很难确定。
对很多人来说,工作是重大压力的源泉,这在孩子们身上也存在。
国际劳工组织称,全世界有超过6亿的人一周要加班48小时。
也有研究认为,年纪大的人感觉的压力会较小,而锻炼和充足的睡眠是战胜压力的最佳方法。
为美丽而动刀据行业预测,到2015年,17%的美国居民将会接受不同程度的整容手术。
众所周知,整容手术也会致死,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如此热衷呢?也许,整容最强的动机就是要变得漂亮、更有吸引力。
“有这样一个理论:如果你看起来不错,那么你将会更快乐,你将觉得自己的状态更好一些。
”心理学家戴安娜这样说。
欺负人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学龄孩子都经历过欺负行为。
欧洲200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学校欺负别人的孩子,同样有可能在家里欺负自己的兄弟姐妹。
但是,欺负行为不止是小孩子的把戏。
几乎30%的美国办公室人员经历过来自上司或同事的欺负,其方式有压制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也有侮辱性的谣言及其他侮辱行为,并且一旦开始,欺负行为就会越来越严重。
“欺负,从定义上理解就是矛盾的升级。
它难以抑制,是因为它通常以微不足道的方式开始。
”心理学家说。
为什么我们会有欺负行为?心理学家说,这是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利,并且有些人会很难抵制这种行为。
撒谎没有人确切知道为什么人类撒谎如此频繁。
但是,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很平常,并且这种行为通常与深层的心理因素有关。
“它与自尊有关。
”心理学家说,“当人们感到自尊受到威胁时,立刻就会开始编制谎言。
”最近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工作场所用电邮撒谎比用通常写信的方式更多。
偷窃偷窃可以由需要的动机引发,但对有偷窃癖的人来说,偷窃可以由偷窃过程中单纯的兴奋体验引发。
一项涉及43000人的研究发现,其中11%的人承认至少有一次在商店偷窃的经历。
据悉,偷窃可以释放人体内的一种物质,从而在大脑中引发愉快的感觉。
坚守坏习惯人类是具有习惯的动物,事实上,即使明知坏习惯会带来危害,人们要戒掉它也是困难的。
心理学家说,人们倾向于通过注意特殊情况来将坏习惯合理化,如“它还没有伤害到我”,或者“我的祖母长期吸烟,也活到了90岁”。
长期单身会引发哪些后遗症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11-9-28现在单身的男女越来越多,有自愿单身的,也有因为环境导致单身的男女,有社会学家表示,广东、北京、上海和武汉等省市,已同步卷起第四次单身潮一组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目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单身男女已经冲破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