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第三节 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

3第三节 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


(一)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


民主推荐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主持,具体方式包 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 推荐地方党委领导成员人选,参加会议投票推荐 的人员应当为中共党员;推荐地方政府领导成员 人选,应当有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主要领导成员 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参加。 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确定考察对象
(二)改进考核方式



1.加强平时考核。 2.健全年度考核。 3.完善换届(任期)考察。 4.改进任职考察。
(三)扩大考核民主



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把上级评 价、相关职能部门评价、本单位评价、基层群 众以及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结 果,采用民主、公开的方式确定考核项目的目 标值和权重,增强考核工作的透明度。 探索实绩“公开、公示、公议”等做法,加大 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 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二)民主测评
民主测评主要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 职责情况及领导干部德才表现。 1.民主测评的内容 2.参加民主测评人员范围 2.民主测评档次


♣ 民主测评的内容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党 风廉政建设。包括政治方向、精神面貌,贯彻科 学发展观、执行民主集中制、驾驭全局、务实创 新、选人用人、处理利益关系、处置突发事件的 能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领导干部:在述职述廉的基础上进行。德/能/勤/ 绩/廉。包括政治态度、思想品质,工作思路、组 织协调、依法办事、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工作 作风,履行职责成效、解决复杂问题、基础建设, 廉洁自律等。
♣ 个别谈话推荐



参加个别谈话推荐的人员范围为: 1.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 2.纪委副书记,部分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 部门、人民团体的主要领导成员; 3.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 4.担任过本级正职领导职务的老同志; 5.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 实绩分析的内容


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1.上级统计部门综 合提供的本地人均生产总值及增长、人均财政收入 及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及增长、资源消耗与安全生 产、基础教育、城镇就业、社会保障、城乡文化生 活、人口与计划生育、耕地等资源保护、环境保护、 科技投入与创新等数据和评价意见;2.上级审计部 门提供的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结论和评价意见;3.民 意调查反映的有关情况。可以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 实绩分析内容。 对部门(单位)负责人:部门(单位)工作成效、机关 效能、内部建设、工作作风、廉政建设等。
♣ 实绩分析的方法




1.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统计数据和评价意见,分 析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的工作思路与成效; 2.根据民意调查的群众满意度,分析当地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等方面的状况与成效; 3.通过对当地发展状况的总体了解,在适当进行 不同地区之间横向比较的同时,突出对任期内的 纵向比较; 4.以分析领导班子整体的工作实绩为基础,结合 工作分工和对个人的民意调查,从中分析评价领 导干部个人的工作实绩。
♣ 参加民主测评人员范围


考察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班子成员,在会议 投票推荐同时,对其民主测评,参加民主测评的 人员范围与参加会议投票推荐的人员一致。 考察对象为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参加民 主测评人员的范围一般为:本部门(单位)领导成 员;内设机构领导成员、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 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本部门(单位)人数较少的, 可以由全体人员参加。
♣ 确定考察对象


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以及党政领导班子 成员个别提拔任职考察,由本级党委常委会根据 考察组反馈的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的情 况,研究提出考察对象建议名单,经与上级党委 组织部门沟通后,确定考察对象。 对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 公示。 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 民意调查的方法与等次



民意调查可以定期在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中进行。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采取入户调查、政府网 站评议等方法在有关人员中进行。 民意调查的评价意见,一般分为满意、比较满 意、不满意、不了解四个档次。
(四)个别谈话

1.个别谈话的类型:(1)民主推荐时的个
别谈话;(2)到考察对象所在地方、部门(单 位)个别谈话;(3)与考察对象本人谈话。
♣ 民主测评档次


条民主测评表测评项目的评价意见,分为优秀、 良好、一般、较差四个档次。 对领导干部的总体评价,分为优秀、称职、基 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
(三)民意调查

1.民意调查的内容 2.民意调查的范围 3.民意调查的方法与等次
浙江干部实绩评价需群众“打分”
♣ 民意调查的内容


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的民意调查: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群 众直接感受到的工作状态与成效。 对领导干部的民意调查:工作作风、履行职责、 公众形象等内容。
♣ 民意调查的范围


领导班子:来自基层的、未参加民主测评的党代 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根据需要也可以 增加来自基层的其他人员。 领导干部:(1)拟提拔正职的,范围与领导班 子的民意调查的范围相同。(2)拟提拔副职或 部门(单位)负责人的,一般为直属各部门(单位) 未参加民主测评的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 委员,还可以包括考察对象分管或所在部门(单 位)和下属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 服务对象。
(二)原则

1.坚持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 2.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3.坚持注重实绩、党管干部、群众公认; 4.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 4.避免繁琐,力戒形式主义。
(三)适用对象



1.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含派出机构)、全 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的有关工作机构的领导 班子和领导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 院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2.地方县以上(含县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 府、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的领导班子和领 导干部;地方县以上(含县级)党委、政府的工 作部门(含派出机构)和人大常委会、政协的有 关工作机构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3.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 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 综合评价的方法


1.类型分析。将各类材料进行分门别类。 2.数据分析。分析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 完成任务结果等数据,评价工作成效和群众公认度。 3.比较分析。把同类与不同类情况、考察对象的表 现与班子其他成员的表现进行分析比较。 4.环境分析。对考察对象工作表现的客观环境因素, 重点是工作基础和工作条件,评价考察对象的主观 努力。 5.历史分析。考察对象的历史情况与现实情况。
二、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 核评价机制的重点任务

(一)完善考核内容 (二)改进考核方式 (三)扩大考核民主 (四)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一)完善考核内容

1.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 2.充分体现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3.充分体现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 特点。 4.充分体现考核内容的激励性和约束性。
第三节 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 部考核评价
一、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的考核的 含义、原则、适用对象

(一)含义 (二)原则 (三)适用对象
(一)含义


党政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考核,是指考核机关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 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所进行的 考察、核实、评价,并以此作为加强对领导班 子的管理和领导干部任用、奖惩等的依据。 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领导班 子成员个别提拔任职考察。
(二)年度考核程序
年度考核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上级党委(党组 )领导下,由上级组织人事部门会同本级党委( 党组)在每年年末或者次年年初组织实施。 1.年度总结。 2.年度考核测评。 3. 形成、反馈年度考核意见。

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 合考核评价


(一)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 (二)民主测评 (三)民意调查 (四)个别谈话 (五)实绩分析 (六)综合评价 (七)结果运用 (八)反馈、申诉

2.个别谈话的范围
♣ 个别谈话的范围



到考察对象所在地方个别谈话范围,与民主推荐 时的个别谈话的范围相同,其中包括考察对象。 到考察对象分管或所在部门(单位)个别谈话范围: 部门(单位)领导成员;有关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 主要领导成员;考察对象。 根据需要,个别谈话可以适当扩大范围,深入了 解干部的有关情况。
(四)强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 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重要依据。 从严治党、奖惩分明。 考核结果及时客观地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本人 反馈。
三、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


(一)年度考核内容 (二)年度考核程序
(一)年度考核内容


1.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发挥职能作用情况,包 括思想政治建设、领导水平、工作实绩、完成 重点任务、反腐倡廉等方面的实际成效。 2.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包 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现实表现。
♣ 撰写考察材料


考察材料必须客观公正地反映考察结果。 撰写考察材料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写实;准确; 精炼。
(七)结果运用

综合考核评价的结果,应当作为领导班子建设 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 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