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李箭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设计了三课内容:有《历史的足迹》、《历史的昭示》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本单元的落脚点,也是知识性最弱、情感性最强的一课。
本课设计了两个主题,即“忧患可以兴国”和“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承接“历史的足迹”,感悟“历史的昭示”,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转向激励青少年要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和责任,引导学生将个人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并转化为树立理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自觉行动。
教材知识框架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对社会、文化更加关注。
爱国情感在学习和交往中逐步发展,已经形成了正确的基本立场,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模糊,需要教师的引导。
同时,由于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并且受到国际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存在贪图安逸、不想吃苦的思想,淡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而且部分学生责任感不强。
因此,需要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其责任感及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的道理。
懂得报效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的道理。
懂得报效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二,过程与方法:课前预习,交流合作,师生共研,当堂检测。
要求学生查找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资料,搜集反映爱国之情的诗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激起学生的忧患意识。
形成个人发展和祖国发展同命运,为祖国的繁荣而奋斗的价值取向,产生报效祖国意愿。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并能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转化为立志成才的自觉行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学会全面看待问题,树立忧患意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四元教学法。
大胆放手,体现学生为主体。
课前预习,课上学生分组交流合作进行展示,教师适时指导,师生共研,当堂进行检测,巩固学习效果。
【预习学案】
1,填空
()可以兴国,()可以亡身。
当祖国的()时,忧患可以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当祖国的发展处于()时,忧患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迎头赶上。
2,查找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资料
科技
教育
文化
国防
3,搜集反映爱国忧民之情的诗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
(2)
(3)
【教学过程】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打乱了教材的顺序。
将本课教学分为成就篇、差距篇、忧患篇、责任篇四篇。
导入新课
一,成就篇
播放视频《神州六号》
(展现国家的成就,让学生看到国家的振兴)
交流合作
教师设问: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是我们国家取得的一项巨大的成就,你还知道我国取得的其他成就吗?
教师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既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充实。
展示共研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根据课件上的分类,引导学生判断分析所说的成就属于哪个领域,提高学生国情的认识层次,同时便于教师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
教师引导:大家都看到了我们国家的进步,老师也准备了点相关资料。
展示flash
展示图片。
链接十七大相关文件。
扩展启迪
教师在进行展示时,注意对于时间的关注,让学生对于建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有所印象。
教师归纳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国防、文化、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二,差距篇
承接以上教学,教师设问:我们现在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出示2005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前十位国家
(学生可以看到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
多媒体展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发达国家的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得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结论)展示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方面差距示意图以及我国竞争力全球排名,引导学生思考。
交流合作
进一步设问:我国还存在着哪些差距?
学生小组讨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这是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活动。
课前已经安排学生查找,因此在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充分的交流自己的资料,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国家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使学生的课下努力得到体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
展示共研
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充分认识了我们的国家,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还和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教师进行总结,目的在于保证学生对于国情有全面的认识。
)教师引领:进入21世纪,世界形势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严峻的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有所影响;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某些西方大国,控制国际经济组织,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困难;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等等。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保持什么样的意识
三,忧患篇
教师引领:我们古代还有一位思想家有过这样一段话,让我们来看一下:
教师总结
播放《卧薪尝胆》
交流合作
教师设问:为什么越国会取得胜利
(忧患意识)
吴国灭亡了,我们来思考吴国为什么会灭亡?
(安于享受)
教师出示南宋的历史事例,进一步例证安于享受的亡国命运.
展示共研
(通过正反对比,让学生明白一个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需要保持忧患意识的。
体会交流活动的设置作为此部分的总结)
四,责任篇
展示感动中国《袁荣平》的故事
教师引导:袁荣平一生忧国忧民,给我们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留下了很多的格言警句。
比如:略
(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名人故事导入主题)
交流合作
教师引导:除了这些反映我们爱国之情的格言警句,你还知道其他的吗?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先人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有很多的诗文都反映了这一点。
当然我们找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首歌,咱们一起来欣赏吧
播放《毕业歌》(出示歌词,介绍背景。
)
通过以上的教学,从历史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振兴中华是我们民族的传统。
展示我国国情的视频片断。
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种国情下,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从现实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振兴中华的责任。
播放《恰同学少年》片段
展示共研
教师设问:有谁知道影片中所朗读的文章是什么?
(展现青少年的重要性)
(这一活动在本节课教学中十分重要,通过学生的交流既可以检验本课甚至是本单元的教学效果,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提出要求,真正的做到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适当的加以提示。
)
五,当堂检测
1,维新变法先驱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其寓意是A.少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
B.少年生活得好,祖国的未来才会强大
C.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D.青少年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
请你评析这两位同学的观点
六,课外扩展
谱写自己的毕业歌
(既可以明确我国的发展方向,又可以对自己的行动做出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