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一.问答题(共4小题,每题25分,共100分)1 叙述光谱反射特征曲线与波谱响应曲线的联系和区别。
2 列出中心投影影像,线阵CCD推扫式影像,逐点扫描式影像和侧视雷达影像的构象方程。
作图说明地形起伏引起这几种影像像点唯一的规律。
3 叙述用30M分辨率的TM4、3、2多光谱影像与同一地区10米分辨率的SPOT全色影象进行融合的原理和步骤。
4 解释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各举一例说明目前民用遥感卫星及所载传感器这四种分辨率所能达到的成度。
南京大学97年考研试题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学:(注意:答题要字迹工整,用字规范,简明扼要,抓住重点,切忌冗长。
)一、绘出对地遥感的流程图,并对其中图像数据处理部分作较详细的说明。
(15分)。
二、与陆地遥感相比较,海洋遥感有那些特点?近年来,国际上有那些海洋遥感计划,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5分)三、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试论述之(15分)。
四、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和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所收集的遥感数据有那些特点,(与Landsat和NOAA比较)它们已在那些方面得到应用。
(15分)五、Eos(对地观测系统)是一项跨世纪的遥感计划,试述其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0分)六、对下述各小题作简要解释(每小题2分共30分)1、混合像元2、DTM3、航天飞机4、模式识别5、ARC/INFO6、判读标志7、GPS8、长二捆9、监督分类 10、光谱标志11、大气窗口 12、Landsat TM 6 的地面分辨率13、Landsat 5 的倾角与高度 14、列出国内两种遥感期刊15、我国已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几颗?回收几颗?南京大学98年考研试题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学:(要求:简明扼要,字迹清楚工整。
)一、我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请说明这两种卫星的轨道特征,主要遥感器及其功能。
与正在运行的同类卫星相比较,有何特点?(15分)二、简要说明遥感图像人工目视判读的原理和方法。
(15)三、陆地卫星4/5数据是目前利用得最多的遥感数据,请简要说明TM各波段的光谱特性及其适用领域。
(1 5分)四、试比较黑白全色航空相片与黑白红外扫描图像的异同。
(15分)五、应用航空像片判读成果进行制图时应注意那问题?你是怎样处理的。
(15分)六、举例说明地表光谱特性的时间和空间效应。
(15分)七、试绘出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土地分类的流程图。
(10分)此题即教材P189表5-15的一部分,很简单。
南大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学:一、名词解释(20分)1、大气窗口2、混合像元3、合成孔径雷达4、数字图像处理二、近红外遥感与热红外遥感的区别是什么:请各举二例分别说明各自的应用。
(20分)三、什么是主动遥感?什么是被动遥感:请说明各自的应用范围。
(20分)四、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分哪几个步骤?请逐一阐述。
(20分)五、遥感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五例分别说明其中的原理(20分)南大2000年考研试题遥感学:一、名词解释(20分)1、中心投影2、航向重叠和航向重叠率3、升交点4、SPOT5、HDDT二、填空(20分)1、自1988年以来至1999年,中国用()系列运载火箭一共发射了()颗()系列气象卫星。
1999年5月,中国发射击了其中的()(一号A,一号B,一号C,二号)卫星。
这是一颗()同步轨道卫星。
2、1999年10月,中国用()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了由中国和()联合研制的()卫星,主要用于监测国土资源变化及监测灾害等。
三、在可见光----近红外区间内,绿色森林的反射光谱有哪些主要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推断它在彩红外感光片及相应的彩色象纸片上呈现的颜色:可绘出这两回事种感光材料的剖面结构来分析说明。
(20分)四、LANDSAT-4和-5 是哪一国发射的?它们的轨道高度、旋转周期和覆盖周期各是多少?它们有哪两种传感器?各有哪几个通道?各通道的地面分辨率是多少?五、在遥感数字图象中,以什么来衡量反差的大小?为什么有时要作反差扩展?其具体方法有哪几种?请细述之。
(20分)南大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概论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四分)1、太阳同步轨道2、灰标3、象点移位二、问答题(80分,每题20分)1、什么是遥感景象的判读标志?它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六小类?请分别解释。
(20分)2、SPOT-1的中文名称是什么?它是由哪一国发射升空的?它的轨道特征有哪些?它的传感器共有几台?写出其中文名和外文名。
传感器的监测系统采用了什么样的元件?(写出元件的中文名和外文名)其扫描方式被为什么扫描?它划分光谱璺有哪两种方式,怎样划分,各种方式对应的地面分辨力各是多少?它对地观测有哪两种模式?采用这两种模式具有哪些优点?3、什么是标准多波段假彩色合成图象?在这种图象中,绿色森林、清水、含砂多的浊水、红土、风成砂、城市、云、雨各呈现什么颜色?4、以下一行文字叫做________图象的________行。
通过这一行,可以看出:发射卫星的国家和单位,卫星的名称和号码,本图象成象的年、月、日、时、分、秒,成象时的太阳高度和方位角,卫星前进方向相对于真北方向的角度,所用传感器的名称和波段、图象中心点和天底点所对应的经纬度。
请用中文将以上各条逐一写出。
遥感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亮度温度2、米氏散射3、航空像片投影差4、滤波增强处理二、问答题(每题15分)1、目前遥感技术常用哪些电磁波的波段?请说明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及主要特性。
2、什么叫发射率?按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可将地物分成哪几种类型?3、以陆地卫星TM图像的波段为例,说明怎样进行真彩色合成和假彩色合成?假彩色合成图像有什么特殊用途?4、影响植被在遥感图像上的光谱特征和主要因素有哪些?从绿色植被的典型反射光谱曲线上可看出哪些特点?三、综合题(20分)1998年7——8月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江西鄱阳湖滨一带发生大面积淹没。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洪涝灾情的实时或准实时监测及灾后损失评估显得十分重要。
请说明怎样利用遥感技术:1)、进行洪涝灾情的实时或准实时监测;2)、进行灾后损失评估。
(要求从技术路线、方法及所用遥感资料等方面作出说明)南京师大2000年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学一、名词解释(共40分)1、传感器2、电磁波3、瑞利散射4、黑体辐射5、微波6、空间分辩率7、假彩色合成8、图像反差增强(反差拉伸)二、问答题或综合题1、与常规地理研究手段相比,遥感技术有何优越性?(10分)2、什么是数字图像直方图?它在遥感图像数字处理中有何用处?(15分)3、什么是地物的反射光谱和反射光谱曲线?请画出绿色植被、干土和净水的典型反射光谱曲线,并作简要说明。
(15分)4、什么是遥感图像大气校正?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大气校正?请以多光谱扫描仪(MSS)资料为例,说明大气校正的原理和方法。
(20分)南京师大2001年GIS遥感学一、名词解释(共40分)1、黑体2、发射率3、数字图像直方图4、假彩色等密度分割5、亮度温度6、中心投影7、卫星轨道参数8、高光谱遥感二、问答题(每题15分)1、画出电磁波谱图,并对现代遥感技术常用光谱段的波长范围及其在遥感上的应用作出简要说明。
2、什么是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这三种分辨率的改善对地物遥感监测有何作用?3、以美国陆地卫星TM图像的波段为例,分别说明遥感图像的真彩色合成与假彩色合成方案。
与真彩色合成图像相比,假彩色合成图像在地物识别上有何优越性?4、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相结合(即所谓“3S”技术)。
请从技术上说明这种结合的意义。
地理所试题一、选择4、Landsat TM影象的波段数A、5B、6C、7D、8一、选择题20*2DB2是什么哪个是中国的:ARCGIS MAPGIS SICAD MAPINFOARCGIS是哪国的哪个不是空间分析:波普分析地图分析其他两个很明显数字化仪是干什么用的DTM是什么找出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遥感数据是GIS的什么数据源:主要、次生、一般、次要微波遥感的主要特点1.华东师大2000年硕考RS试题一、遥感名词解释 (4*10=40分)电磁辐射黑体辐射太阳辐射地物光谱特性中心投影多光谱摄影静止卫星判读标志地面分辨率非监督分类二、问答题 (60分)1)什么叫遥感平台?按其高度不同可以分为那几种?各种遥感平台的作用是什么?2)什么叫地物反射光谱?试述植被、水体、雪的反射光谱各有哪些特点?3)何谓航空像片的比例尺、平均比例尺?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框图,说明它们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遥感概论考试时间:1月18日上午招生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试题:一、遥感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选择性辐射体2.电磁波谱3.漫反射4.大气窗口5.中心投影6.真彩色合成7.数字地形模型8.静止卫星9.瞬时视场角10.亮度湿度二、问答题:(共60分)1.试述植被、水、岩石、雪的反射光谱具有哪些特点?(共10分)2.试述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解译标志及目视解译的方法?(共10分)3.试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之间的关系?(共10分)4.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框图,说明它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共15分)5.试述可见光、热红外、微波遥感的物理基础及其数据的主要用途?(共15分)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6分)1.波粒二象性2.辐射亮度3.普朗克热辐射定律4.像点位移5.合成孔径雷达6.后向散射7.太阳同步回归轨道8.大气校正9.植被指数10.遥感信息模型11.灰度波谱12.独立变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遥感技术具有哪些特点?2.推帚扫描(CCD)与光机扫描有何异同?3.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三、论述题(其中2、3两题任选一题)(34分)1.论述气象卫星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16分)2.遥感图象增强处理有哪些方法?请写出其中一种方法的算法。
(18分)3.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设计一个遥感应用的实例(包括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及结果)(18分)北京大学2000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遥感概论考试时间:1月24上午一、遥感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共十二个题,可任选做十题)1.热红外遥感2.遥感平台3.成象光谱仪4.电磁波谱5.近极轨卫星6.光谱分辨率7.色调8.边缘检测10.纹理特征11.辐射传输方程12.数字影象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微述遥感机理2.什么是高分辨率遥感影象,简述高分辨率遥感影象的具体应用?3.常用的遥感影象目视解译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他们的应用?三、论述题(30分)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何特点?如何运用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地物空间位置来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二、问答题(70分)1、试述空间数据库的概念、组织方式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