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遥感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选择性辐射体2.电磁波谱3.漫反射4.大气窗口5.中心投影6.真彩色合成7.数字地形模型8.静止卫星9.瞬时视场角10.亮度湿度二、问答题:(共60分)1.试述植被、水、岩石、雪的反射光谱具有哪些特点?(共10分)2.试述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解译标志及目视解译的方法?(共10分)3.试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之间的关系?(共10分)4.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框图,说明它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15分)5.试述可见光、热红外、微波遥感的物理基础及其数据的主要用途?(15分)三. 计算题(50分)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6分)1.波粒二象性2.辐射亮度3.普朗克热辐射定律4.像点位移5.合成孔径雷达6.后向散射7.太阳同步回归轨道8.大气校正9.植被指数10.遥感信息模型11.灰度波谱12.独立变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遥感技术具有哪些特点?2.推帚扫描(CCD)与光机扫描有何异同?3.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三、论述题(其中2、3两题任选一题)(34分)1.论述气象卫星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16分)2.遥感图象增强处理有哪些方法?请写出其中一种方法的算法。
(18分)3.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设计一个遥感应用的实例(包括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及结果)(18分)四. 计算题(50分)北京大学2000入学考试试题一、遥感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共十二个题,可任选做十题)1.热红外遥感2.遥感平台3.成象光谱仪4.电磁波谱5.近极轨卫星6.光谱分辨率7.色调8.边缘检测9.真实孔径雷达10.纹理特征11.辐射传输方程12.数字影象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微述遥感机理。
2.什么是高分辨率遥感影象,简述高分辨率遥感影象的具体应用?3.常用的遥感影象目视解译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他们的应用?三、论述题(30分)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何特点?如何运用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地物空间位置来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四. 计算题(50分)北京大学2001年遥感理论考研试题一、遥感名词解释(每题4 分,共40 分)1.遥感平台2.微波遥感3.辐射亮度4.光谱反射率5.合成孔径雷达6.假彩色遥感图象7.大气窗口8.立体观察9.图像空间分辨率10.NDVI二、简述题(每题10 分,共20 分)1.近红外遥感机理与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
2.近极地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卫星的特点及其在对地观测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0 分,共40 分)1.遥感图象解译标志(判读标志)有哪些?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图象解译中的应用。
2.什么是计算机图象处理,它包含哪些内容,如何运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方法来提高遥感图象的解译效果?四. 计算题(50分)北京大学2002年硕士入学考试试题一、遥感名词解释(每题4 分,共40 分)1. 电磁波谱2. 光机扫描成像3. 高光谱遥感4. 彩色红外像片5. 直接解译标志6. 土地覆盖动态监测7. 空间滤波8. 减色法彩色合成9. 测视雷达与方位分辨率10. K—L变换二、简述题(每题10 分,共20 分)1. 简述热红外遥感成像机理,在白天与夜晚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水体与道路各自具有什么样色调特征?2. 在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中,地物空间关系特征如何进行描述与抽取?三、论述题(每题20 分,共40 分)1. 常用的遥感图像解译方法有哪几种?目视解译遥感图像包括哪几个主要步骤?2. 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反射到遥感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他们对遥感成像产生什么影响?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入学考试试题一、遥感名词解释(每题4 分,共20 分)1. 黑体2. 植被指数3. 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4. 成像光谱仪5. 光谱分辨率二、填空(涉及计算的精确到有效数字2位;每空1 分,共40 分)1. 遥感系统可分为遥感信息__________子系统、遥感信息接收分发子系统和遥感信息处理应用子系统。
2. 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遥感图像反映的地物对__________的__________;在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反映的是地物的__________;雷达图像反映的是地物的__________。
3. 遥感数字图像必须经过__________,才能转换为反映地物物理性质的物理量;遥感图像必须经过__________,才能和地形图匹配。
4. 在彩虹外胶片上__________色反映的是近红外,__________色反映的是红光,__________色反映的是绿光。
5. 波长为500纳米的电磁波的频率是__________赫兹,频率是10GHZ的电磁波的波长是__________米。
在波长500纳米处的波长间隔10纳米对应的频率间隔是__________赫兹。
6. 地物反射率各向同性的叫__________体,能够表示地物反射率与照射及现测方向有关的物理量叫________________函数,实际工作中测量__________因子。
7. 受大气窗口影响遥感可用的波段按波长从小向大排,有可见光、____红外、_____红外、热红外、__________。
8. 按照维恩位移定理,太阳(有效温度约为6000K)的最大辐射在480纳米,那么假设地物温度为300K,其最大辐射波长约为__________。
9. 目前常用的气象遥感卫星平台有__________轨道卫星(如GMS系列和风云2号系列)和__________轨道气象卫星(如NOAA系列和风云1号系列)。
10. 在中午获取的热红外遥感图像上,水体部分比城市建筑__________,草地比城市建筑__________;拂晓获取的热红外影像上,水体部分比城市建筑_________,草地比城市建筑__________。
11. 一下遥感器中,___ ___ ___ ___是主动遥感系统,___ ___ ___ ___ ___ ___是光学遥感系统,___ ___ ___ ___是微波遥感系统。
三、简答题(每题6 分,共30 分)1. 试列举大气对遥感数据获取的影响。
2. 在航空像片上因地形起伏所引起的投影误差具有什么规律?3. 列举出三种数字图像增强方法。
4. 为什么有时几何尺度小于空间分辨率的地物在遥感影响上也可以判断出来?5. 试举例简要说明选择遥感数据获取时间在遥感应用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共40分)1. 以一个遥感应用为例,简要论述从数据获取直至结果分析的详细步骤(包括流程图)。
2. 简述遥感在区域数字化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3. 简要论述遥感技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五、计算分析题(20分)○1假设遥感图像大小为M行N列,用单字节无符号整形数表示,请用伪语言或任意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写出遥感图像中位数滤波的算法。
○2假设某遥感图像的子图像如下表,请给出用3X3窗口进行中位数滤波后的结果。
北京大学2004年硕士入学考试试题一. 名词解释(6分,5个)1. 大气窗口2. 光谱分辨率3. 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4. 监督与分监督分类5. 遥感图像镶嵌二.多项选择(5分,6个)1.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__________。
(1)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2. 计算植被指数(如NDVI)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__________。
(1)紫外波段(2)蓝色波段(3)红色波段(4)近红外波段3. 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__________。
(1)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扫描仪4. 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__________。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3)叠掩(4)阴影5.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__________。
(1)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6. 无三.简答题(90分)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2.分)3.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架,说明硬件和软件各自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
(30分)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中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他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
(30分)北京大学2005年硕士入学考试试题一. 名词解释(5分,6个)黑体辐射、植被指数、光谱分辨率、假彩色合成、监督分类、静止轨道卫星二. 填空(2分,15个)1. 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遥感图像亮度对应的是地物的__________;在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亮度对应的是地物的__________;雷达图像亮度反映的是地物的__________。
2. 把遥感数字图像变换为反映地理物理性质的物理量的过程叫_________;把图像按地理坐标变换重采样的过程叫__________。
3. 地磁波辐射到达地面,会有__________物理现象发生。
○1吸收○2散射○3透射○4前面3个都不是4. 在彩虹外胶片上__________色放映的是近红外,绿色反应的是红光,__________反映的是绿光。
5. 波长为500纳米的电磁波的频率是__________赫兹。
6. 地物反射率各向同性的叫__________体。
7. 遥感图像信息获取过程中,飞行器姿态、传感器自身投影方式等会对高空分辨率遥感图像翻译产生影响。
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并在图像上量算距离,需要对遥感图像进行__________。
○1几何校正○2辐射校正○3图像增强○4对比分析8. 从遥感图像上了解城市空间形态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需要对比分析_____。
○1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2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3不同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图像○4不同地段的遥感图像9. 在云雾覆盖范围很大的区域,欲了解农田被洪水淹没与受灾的情况,最好采用_____。
○1热红外遥感图像○2MSS图像○3TM图像○4微波雷达图像10. 为了便于目视解译,需要突出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的差异,这时需要采用的图像处理方法是_____。
○1几何校正○2辐射校正○3图像增强○4对比分析11. 在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上估计建筑物的大致高度,主要依据是_____。
○1建筑物的阴影○2建筑物的大小○3建筑物的纹理○4建筑物的形状三. 论述题(15分,4个)1. 简述卫星遥感与航空遥感的差异、关联、作用与意义。
2. 什么是大气窗口?试写出对地遥感的主要大气窗口。
3. 简述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和具体工作步骤。
4. 简述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所包含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