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治煤矿事故。
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制定本规程。
2、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入内。
3、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止血创伤(栅栏)、揭示警示,禁止人员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4、电子理研只能检查(瓦斯),光学理研即能检查瓦斯,又能检查二氧化碳。
5、旧区检查必须两人一伙,(一前一后)保持一定距离。
6、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 3 )%,必须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7、风速常用的单位是( m/s )。
8、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中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9、光学瓦斯检定器包括( 气路系统)、光路系统、电路系统三部分。
10、《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层倾角大于(12°)的采煤工作面不宜采用下行通风。
11、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应布置在新鲜风流中,且距回风口的距离大于或等于( 10m )。
1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巷道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通风系统13、煤体采动前大部分瓦斯以(吸附状态)赋存在煤体中。
14、三防装置是指防回火、防回气、(防爆炸 )作用的安全装置。
15、采煤工作面的瓦斯主要来源于采落煤块、工作面暴露煤壁和(采空区)。
16、从煤层揭露之日起至煤层自然发火之日止的时间称该煤层(自然发火期)。
17、硬质合金钻操作应注意使用(无岩心)钻头钻进时,均应带扩孔器或加保径合金。
18、岩芯管的作用是容纳(岩芯)和导正钻孔用的。
19、搬运钻机时不准(带电)搬运,打钻时必须使用铜顶工具。
20、套管的作用可作为孔口管下入孔内直防止孔壁坍塌隔离(涌漏水层)的作用。
21、钻杆的作用是向(钻头)传递破碎岩石的扭矩和轴向力输送冲洗介质。
22、压力控制阀是利用(阀芯)上液压力和弹簧力保持平衡来进行工作。
23、钻孔结构是指(钻孔)由开孔至终孔孔径变化。
24、逆断层是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25、采取正确的取芯方法,应先卸钻头后(掏取岩芯)或采用水压(退芯方法)。
26、高瓦斯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在( 10)m /t 以上。
1、正断层: 27、正断层是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28、钻探向地下钻孔时,破碎孔底岩石的方法及所取的钻进技术措施称为(钻进方法)。
29、在某一较小范围,煤(岩)层朝一个方向倾斜,这样的构造形态,称为(单斜构造)。
30、(方位角)α 角钻孔轴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磁化方向间的夹角。
25.井下探放水坚持的方针;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26.在掘进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报告矿调度, 撤离人员。
25、探水钻孔除兼作堵水或者疏水用的钻孔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75 mm )。
26、矿用隔爆岩石电钻技术参数电机额定输出功率为(2Kw )。
27、对—般伤员,均应先进行(止血和固定)、包扎等初步救护后,再进行转运。
28、瓦斯抽放系统有:(管道)、瓦斯泵、流量计、安全装置。
29、《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26℃)机电设备硐室的 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30℃ )。
30、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 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 伤员搬运。
31、《规程》规定。
井下一氧化碳的浓度不允许超过( 0.0024% )。
40、煤与瓦斯突出的三要素是:煤与瓦斯突出是( 地压 )、煤体结构性能 和高压瓦斯三个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1 、 冲 击 地 压 是 井 巷 或 采 场 周 围 的 煤 岩 体 在 采 动 过 程 中 变 形 能 的 释 放 而 产 生 的 一 种 以 突 然 、 急 剧 、 猛 烈 破 坏 为 特 征 的 动 力 现 象 , 是 ( 矿 山 压 力 ) 的 一 种 特 殊 显 现 形 式 。
42、煤与瓦斯突出无声预兆有(瓦斯浓度忽大忽小)、煤质干燥光泽变暗、等。
43、煤与瓦斯突出有声预兆有地压活动剧烈、顶板来压掉渣、有煤炮声和闷雷声等。
44、“一通三防”是指矿井通风,防治( 瓦斯 ),防治粉尘和防灭火。
45、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 4m 。
46、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应(齐全、紧固、无锈蚀).47、电工上岗必须佩戴操作证、(停电作业牌)、合格的验电笔。
48、隔爆面上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
49、进线嘴的压线板压紧电缆的压扁量不得超过电缆直径的(10%), 3 3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以抽拉电缆不窜动为合格。
50、电缆护套穿进器壁一般为(5—15)mm,如果电缆粗穿不进时,可将穿入部分锉细。
51、、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
52、接线装置齐全(完整、紧固)导电良好。
53、接线螺栓和螺母的螺纹(无损伤、无放电痕迹),接线零件齐全,有卡爪,弹簧垫,备帽等。
54、电路一般是由(电源)、导线、控制设备、用电设备组成。
55、在正常的(闭合)电路,如果某种原因使得负载电阻等于零,即电源两端直接短接,从而导致电路中电流剧增,这种现象叫短路。
56、所谓断路就是在闭合回路中发生(断线),使电流不能导通的现象。
57、欧姆定律的定义是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部分电路的电阻成反比。
58、电动机综合保护器是一种以(电子)器件为基础的保护装置,能对电动机实现过负荷、断相、短路和漏电闭锁功能的保护装置。
59、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将某一等级的交流电压和电流转换成同频率的另一等级电压和电流的设备。
60、煤矿安全供电的“三大保护”是(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
61、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外壳具有(耐爆性)和不传爆性。
耐爆性是指壳内发生可燃性气体爆炸时,其压力不会使外壳变)和破坏,产生的火焰和高温气体不会点燃壳外的(可燃性)气体。
62、防爆电气设备不传爆“三要素”是指隔爆面的间隙、(宽度)和粗糙度。
63、铺设通讯、监测电缆要与动力电缆保持(0.3)米以上的距离。
64、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
65、上隅角、工作面、掘进前甲烷传感器的报警点大于等于(1.0)%,断电点大于等于1.50%,复电点小于1.0%。
66、双巷掘进面混合回风流甲烷传感器报警点大于等于(1.5)%,断电点大于等于1.5%,复电点小于1.0%。
67、井下煤仓上方、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甲烷传感器报警点大于等于(1.5)%,断电点大于等于1.5%,复电点小于1.5%。
68、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当主机或系统电缆发生故障时,系统必须保证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当电网停电时,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小时。
69、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
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7)天必须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70、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T1应设在距工作面应(≤5)米,T2应设在距回风口10~15米;综采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T0应设在距上隅角煤壁≤0.8米,T1应设在距工作面≤10米,T2应设在距回风口10~15米.7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一般由(地面中心站)、井下分站、传感器、传输线路等组成。
72、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73、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74、《规程》规定CO浓度不得超过(0.0024% )。
75、按风门按用途开启方式不同,可分为普通风们、(调节风门 ) 、自动风门、(反风风门 )。
76、事故调查“四不放过”是指:( 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77、瓦斯涌出形式有普通涌出和( 特殊涌出 )。
78、矿尘能影响工作场所的( 能见度),使工伤增多,并加速机械的磨损。
79、井下机电硐室内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并必须安装( 瓦斯传感器 )。
80、角联风路是指并联的两条风路之间,还有( 一条)或多条风路相联通的风路。
81、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82、水环真空泵属于容积式泵,即利用(容积大小)的改变达到吸、排气的目的。
83、瓦斯发生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二是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不低于12%;三是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
84、密封液由水环真空泵端盖中的孔进入填料室,以(冷却填料)及加强密封效果。
85、1mmHg=(133.322)Pa;1atm=(101325) Pa86、地面瓦斯泵房和瓦斯泵房周围20m范围内,禁止(堆积易燃物)和有明火。
87、地面瓦斯泵房必须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和检测管道瓦斯(浓度、流量、压力)等参数的仪表或自动监测系统。
88、防回火装置是在抽放瓦斯管路中,阻止(火焰蔓延)的安全置。
89、地面瓦斯泵房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并必须有防雷电装置。
90、地面瓦斯泵房距进风井口和主要建筑物不得小于(50m),并用栅栏或围墙保护。
91、《规程》规定: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职工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作业。
92、《规程》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各种设备、设施的(检查维修)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
93、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94、《煤矿安全规程》是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方面最(科学)、最全面、最权威的一部基本规程。
95、《煤矿安全规程》具有(强制性)、科学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96、电气火灾通常是因为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接头松动、(过载)或短路等因素导致过热而引起的。
97、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98、定期清扫电气设备上的灰尘,保持绝缘子的清洁并检查有无裂纹和(放电痕迹),以保持线路的绝缘良好。
99、泵工巡回检查时主要采用(听、摸、看)和试等方法。
100、利用瓦斯时,瓦斯浓度不得低于(30% ),且在利用瓦斯的系统中必须装设有防回火、防回气和防爆炸作用的安全装置。
101、CYH-500A型氢气发生器电解池的内筒为(阳)极,而仪器机箱为阴极,不准将两者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