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的例1、以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学中“替换”的理念。

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去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特定问题的价值,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策略解决不同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通过感知使学生能更好的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白运用“替换法”解决问题时最关键是:紧抓关键句,得出两种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替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起相关经验。

1、口算练习
出示:=?
师:同学们,刚学完分数除法,你知道这一题怎样计算吗?(指名回答)生:把除法转化成乘法。

师:恩,也就是说用到了一个转化的策略。

同学们,你还学过哪些用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呢?
生1:倒推。

生2:画图和列表。

师: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2、师: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们先来看这个天平,这是一个保持平衡的天平,你能用数学的语言说一说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重量之间的关系吗?(指名回答)生1:一个苹果的重量和两个梨相等。

生2:一个苹果的重量是一个梨的2倍。

生3:一个梨的重量是一个苹果的。

(出示第二幅天平图)
师:这个天平也是保持平衡的,你能计算出梨和苹果分别有多重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做法,400÷2、400÷4)
课件动态显示把一个苹果换作两个梨,或两个梨换作一个苹果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大家用到了“换”的方法,其实早在1700多年前,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小朋友,他就用这个方法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是曹冲,这个故事是(曹冲称象)
师:大象太重了,无法直接称出它的重量,曹冲是怎么办的?
生:用石头重量代替了大象的重量,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得到了大象的重量。

师:对啊,曹冲用到了数学上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替换。

(板书)
师:今天,你能向曹冲学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吗?我们就先来做两个小题目热一热身。

3、口答准备题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总结方法:这两题我们都是用“果汁总量÷杯子数量=辈子容量”(板书)这个数量关系式,就能得到所要求的问题。

那下面一题又该怎样解决呢?
二、自主探索实践,研究替换策略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例1中信息。

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可以倒满。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1)指名读题。

(2)分析探究:
师:想一想,这一题还能利用刚才的数量关系是直接求出吗?
即能否用720÷(6+1)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杯子的大小不同。

师追问:既然大小不同,那能否将它们替换成大小相同的杯子呢?
同桌交流讨论。

指名回答
师:你是从题中那一句话开始想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1: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

生2:一个大杯可以倒满3个小杯。

师:所以你准备怎样替换?
生1: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

生2:3个小杯可替换成1个大杯。

(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师:你现在能分别计算出大杯和小杯的容量了吗?先在作业纸上画一画,把要换掉的圈起来,替换成什么用箭头表示在下面,然后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说一说,教师板书(两种方法)。

(3)教学检验
师:怎样才能知道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呢?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检验?
明确:结果是否同时符合题中的两个条件:①看6个大杯和1个小杯容量是不是720ml;②小杯的容量是不是大杯的。

(课件出示)
(4)小结:
师:刚才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用了什么策略?你替换的依据是题中那一句话?这一句话说明这两个量是什么关系?
生:替换的策略。

依据是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说明是倍数关系。

师:对了,我们把这一类型的替换称为倍数关系的替换。

(板书)根据数量关系,想一想,倍数关系的替换有什么特点?
生1:果汁的总量不变,(板书)替换前后都是720ml。

生2:杯子的数量变了。

(板书)
师:是啊,所以做这类题目,一定要找到题目中关键的句子,找到替换的依据。

接下来这一题老师把题目改了一下,请看:
2、出示改过的题目: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可以倒满。

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1)师:现在又该怎样替换呢?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
师:你是把什么替换成什么?
生:大杯替换成小杯。

师:几个大杯替换成几个小杯?
生:一个大杯替换成一个小杯。

师:那么替换之后,果汁总量会有什么变化?现在7个杯子还能装得下720ml 的果汁吗?便多了还是变少了?少了多少?那现在的果汁总量是多少?(课件逐步演示)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2)师:还有其他替换方法吗?
生:还能把六个小杯替换成六个大杯。

果汁变多了,多了6个20ml,共有840ml。

(课件逐步演示)
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3)小结:
师:这一题替换的依据是什么?
生: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

师:这一句话说明这两个量是什么关系?这一类型的替换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生:相差关系。

果汁总量变了,辈子数量不变。

(板书)
3、回顾反思,提升策略
比较这两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都是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的;都是把两个量与总量的关系转化成同一个量与总量的关系。

不同点:属于两种不同关系的替换,第一题先求变化了的杯子的数量,第二
题是先求变化了的果汁的总量。

三、迁移延伸,应用替换策略
1.六(1)班40名同学和杨老师、张老师一起去公园游玩,买门票一共用去220元。

已知每张成人票的价格是每张学生票的2倍,每张学生票多少元?每张成人票多少元?
想:把它们都看成( )票,可以把( )张( )票换成( )张( )票。

那么220元相当于买了( )张( )票。

(生独立审题,填写替换的方法,指名口答)
2.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

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球,每个大盒和每个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想:如果把( )个( )盒换成( )个( )盒,装球的总个数比原来( )(填“多”或“少”)( )个。

先指名填一填,然后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核对答案,共同订正。

3、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人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倍。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种替换的现象。

老师真心希望同学们能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并能灵活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