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风7G型内燃机车检修手册6-第六部分转向架

东风7G型内燃机车检修手册6-第六部分转向架

转向架EQZ7-00-00-000 1. 明细表:2 转向架的作用:2.1 承受车体上部全部重量,包括车体、车架、动力装置以及各种辅助装置和电机、电器设施等。

2.2 保证必要的轮轨间粘着,使轮轨接触处产生轮周牵引力和制动力,以达到牵引列车运行和制动停车。

2.3 缓和线路对机车的冲击,机车在线路上运行时,保持机车具有良好的垂向和横向运行平稳性。

2.4 保证机车能顺利通过曲线和侧线。

2.5 机车在线路运行时,使轮轨在牵引力或制动力以及各种外力作用下,保证安全可靠。

3 转向架的结构特点:东风7G型内燃机车转向架为两系悬挂、轴箱拉杆定位、外拉杆牵引、独立式单侧制动、牵引电机抱滚动轴承轴悬的三轴转向架。

主要由构架装配、轮对轴箱、旁承装置、牵引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砂箱组装、侧挡装配、牵引电动机悬挂装置、手制动装置、轮轨润滑装置及扫石器等组成。

4 转向架主要技术参数:用途调车/小运转轨距(mm) 1435限界GB146.1-83、车限-3轴式C0-C0最大速度(km/h) 100轮径(mm) 1050轴重(t) 23轴距(mm) 2×1800转向架中心距(mm) 10940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 100每轴簧下质量(t) 4.4牵引电动机:型号ZD109J型/ZD124型/ZD109BG型额定功率(kW) 530最大转速(r/min) 2385悬挂形式轴悬传动齿轮:模数m 10传动比 4.176(71/17)弹簧悬挂参数:总静挠度(mm) 104一系螺旋弹簧静挠度(mm)90橡胶垫(mm) 3二系橡胶弹簧静挠度(mm)11轮对与轴箱间自由横动量(mm) ±1 ±8 ±1轴箱与构架间横动量(mm) ±8转向架与车体间横动量:自由横动量(mm) ±20弹性横动量(mm) ±5总横动量(mm) ±25旁承装置型式:橡胶堆牵引装置型式:牵引拉杆式牵引中心距轨面高度(mm) 725基础制动装置:型式单侧、单闸瓦独立作用式制动倍率 6.78鞲鞴行程(mm) 50~90每块闸瓦压力:常用制动(350kPa)(kN) 65.2紧急制动(450kPa)(kN) 88.7制动率(%):常用制动57.9紧急制动78.8手制动装置:制动倍率1836制动率(%)20.8砂箱容量(kg) 4×85装砂量(kg) 4×75垂向油压减振器型号CZ01-00-00A工作行程(mm) ±50上下连接部中心距(mm) 371阻尼系数(kN·s/m) 80±10横向油压减振器型号 HZ02-00-000工作行程(mm)±50阻尼系数(kN·s/m) 130±10转向架重量(包括牵引电动机重量)(t) 23.9转向架外形尺寸(长×宽×高)(mm) 5900×3140×14335 转向架的拆卸:专用工具和设备,例如吊车(或架车机)、地沟、千斤顶等必需具备。

5.1 从车体下面拆卸转向架a. 将机车停放在具备地沟和起重设备的轨道厂房内。

b. 拆开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空气、电气和机械联接。

c. 在每个轴箱弹簧组的工艺销上穿上扁销。

d. 用吊车或架车将车体抬起并推出转向架。

5.2 构架分解5.2.1从构架上拆卸零件a. 卸下轴箱拉杆与构架之间的联结螺栓。

b. 拆开牵引电动机的吊杆与构架横梁上吊杆座之间的联结。

c. 调整闸瓦与车轮之间的间隙至最大。

d. 拆下中间轴轴箱前盖上的测速传感器。

e. 拆下橡胶旁承和构架间联结螺栓,取下旁承并记录旁承位置调整垫片的厚度(重装时需放上相同厚度的调整垫片)。

f. 拆下油压减振器。

g. 用千斤顶将电机抬至水平位置,拆下电机吊杆下的螺母。

h. 拆下构架上的电机安全托。

i. 拆下扫石器、轮轨润滑装置。

j. 吊起转向架构架。

所有拆下的零件送至检查修理场所。

5.2.2 从轮对上拆卸电机a. 拆下齿轮箱分箱面处的联结螺栓。

b. 拆下牵引电动机与抱轴承箱体之间的联结螺栓。

c. 吊起电机并送至专门的检查修理场所。

5.2.3 从轮对上拆卸轴箱a. 拆下轴箱弹簧组和调整垫,必须保证再次组装时装回原位。

b. 拆下轴箱拉杆的联接螺栓,从轴箱体的梯形槽口拆下轴箱拉杆。

c. 拆下轴箱前盖和压盖。

d. 轻轻吊起轴箱体,起吊力应大约等于轴箱体自重的重量,用铜锤敲打轴箱体,使它连同轴承外圈和滚柱从轴上移出。

e. 需要时用加热的方法将轴承内圈或防尘圈从轴颈上拆下。

f. 将轮对包括抱轴承箱体送至专门检查场所,经检查后确定修理范围。

5.2.4 从构架上拆卸基础制动装置a. 拆下制动缸,如有漏气,则进一步分解,或更换某些零件。

b. 拆下制动杆件和闸瓦间隙调节器,竖杠杆和销子应进行电磁探伤。

6. 检查与检修:6.1 在机车上施行电焊作业时,应在作业处所附近接地线,防止电流从轴承滚子与滚道接触点处通过而电蚀轴承。

6.2 当起车及推出转向架时,轴箱弹簧工艺销下部扁孔内应插入扁销,机车落车后还须将扁销取出,以免机车运行时影响弹簧的性能,6.3 转向架整体吊装前,应将圆销(φ22×140×120)插入构架各横向止挡与轴箱顶部铰接销孔内,机车落车后,此圆销必须取出。

6.4 机车长期存放时,每月至少动车一次,防止轴承腐蚀。

6.5 车体与转向架构架间侧挡的间隙(自由间隙20+弹性间隙5)为25mm,当自由间隙超差,需加垫进行调整,其原则为两侧平均加垫,一般按两侧自由间隙之和为40±3mm掌握。

当侧挡球面磨耗深度大于2mm时应更换。

注意侧挡体不许过度磨耗,否则,机车轮对容易脱轨。

6.6 车体与转向架间设置侧挡间隙是为限制车体的侧摆量和曲线上的摇头角在安全范围内,运用中出现轮对偏磨时,切忌以改变此间隙而误认为可以抑制转向架偏靠,反而也易造成脱轨。

6.7 油压减振器要每6~9个月(或运行6~7万km)卸下来作示功图试验检查。

测得的示功图应符合标准规定,阻尼系数超差(垂向80±10kN.s/m、横向130±10kN.s/m),或有漏油缺油等现象时,均需调整或整修,合格后再装车使用。

6.8在运用或检修中,如果将转向架互相调换或更换备用转向架时,为保证车体上八个旁承座面处在同一平面内,被更换下来的转向架四个旁承座面上或橡胶弹簧上所增加的调整垫,应原封不动地加到将要更换的转向架相对应的旁承上。

6.9 运用机车若发现前后转向架轮对对角偏磨,允许前后转向架调换使用,但装速度表传感器的5位轮对轴端须与2位轮对轴端换装,装在前端梁上的手制动滑轮座或栓结钢丝绳的水平杠杆也须同时调换。

6.10 运用中要经常注意观察转向架构架所有焊缝是否发生裂纹现象,也要注意观察牵引装置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7 转向架重装:7.1 轴箱重装至轮对上a. 清洗轮对轴颈和轴箱零件。

b. 将防尘圈在电炉中加热,然后将它热套至轴颈上。

c. 将轴承内圈在电炉中加热后热套在轴颈上,然后自然冷却至环境温度。

d. 将已经装好的后盖,轴承外圈和滚柱,中隔圈并涂好油脂的轴箱装到轴承内圈上。

e. 拧紧轴承压盖上的 3个螺栓,并用钢丝锁紧。

f. 装前盖并拧紧螺栓。

轴箱在轮对上应摆动灵活。

g. 将两根轴箱拉杆装入轴箱体的梯形槽内,拧紧螺栓并用钢丝锁紧。

检查拉杆芯轴斜面和梯形槽应紧密接触,局部间隙不大于0.08mm,深度不大于10mm,芯轴顶面与槽口底面之间的间隙为2~6mm。

7.2 电机与轮对的重装a. 将轮对与牵引电动机组装,把紧联结螺栓。

b. 齿轮箱组装,将上、下箱体合在一起,罩住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拧紧上下箱体之间的联结螺栓。

然后紧固齿轮箱与电机之间的联结螺栓。

7.3 基础制动装置重装到构架上a. 将制动缸、竖杠杆、闸瓦及其调整器安装到转向架上,安装前在各销子上涂油脂。

b. 将闸瓦与轮子之间的间隙调整至最大。

7.4 转向架构架的重装a. 将组装后的轮对轴箱和牵引电机总成吊至备有地沟的轨道上,以便安装构架。

b. 调整轮距为2×1800mm,并用木楔止住轮子。

c. 将轴箱弹簧组、轴箱拉杆装在轴箱上。

d. 用千斤顶将电机抬至水平位置,注意电机必须放置稳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e. 水平地吊起转向架构架至三个轮对的上方并缓慢的落下,同时对准拉杆芯轴与构架上的梯形槽,弹簧组的定位销与构架上弹簧的定位销孔。

f. 安装构架后轻轻地用铜锤把拉杆芯轴打入构架的梯形槽内,并把紧螺栓,检查和确认芯轴和槽的配合面接触紧密,然后用钢丝锁紧螺栓。

g. 安装轴箱与构架之间的垂向油压减振器。

7.5 旁承装置的重装安装橡胶堆旁承,并紧固螺栓,在橡胶堆顶面上放上原有的调整片或相同厚度的垫片。

7.6 其他零件的安装a. 安装制动管路,撒砂管路。

b. 安装轮轨润滑器的油脂罐,喷头及管路。

c. 安装扫石器,横向油压减振器等。

8 装配技术要求:8.1 转向架整体吊装时,应将圆销插入构架与各轴箱铰接销孔内,机车落车后应将此圆销及弹簧工艺扁销取出。

8.2 轮对装入构架后施行电焊作业时,禁止电流通过轴承。

8.3 轮对相对构架的横动量(包括轮对与轴箱及轴箱与构架间的总和) 1、3、4、6位±9mm;2、5位±16mm。

9 转向架大修限度表:构架EQZ6-10-00-000构架EQZ6-10-00-000 1. 明细表:2 构架的作用构架是转向架的骨架,用以联系转向架各组成部分和传递各方向的力,并用来保持车轴在转向架内的位置。

它由两根侧梁、两根横梁、前后端梁组焊成“目”字形框架。

在其基础上分别焊有旁承座、拉杆座、外侧弹簧座、牵引拐臂座、电机吊杆座、水平杠杆座、横向止挡、制动座、制动缸座及砂箱座等。

3 检查与检修:3.1构架在大修进行碱煮清洗时,须将箱型梁透孔用特制的工艺用橡胶堵塞住,以防止碱水侵入构架内腔,腐蚀构架内壁,影响强度和安全可靠性。

3.2 检查构架各处焊缝,不得有裂纹。

如发现裂纹必须焊修处理后方可继续运用。

3.3 拉杆座1:10斜度的切口与轴箱拉杆装配中的芯轴接触面应密贴,允许有局部间隙,用0.08mm塞尺检查,其深度不大于10mm,芯轴与槽底面间隙为1~6mm。

4. 装配技术要求:气体保护焊工艺守则”的规定。

4.1 焊接应按TB/T2447-93和工厂“CO24.2 焊接应用CO气体保护焊,也可用牌号E4315或机械性能不低于此牌号的焊条焊接。

24.3 组焊后进行低温退火处理,消除焊接应力。

4.4 退火后划线检查,允许有下列变形:a. 侧梁在铅垂方向不许下挠,允许上挠≤5mm,水平弯曲≤4mm。

b. 在侧梁和端梁中心线交点处测量,四角高度差≤5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