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工业革命前的世界知识结构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荷兰的殖民扩张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与影响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艺成就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近代思想的兴起中世纪教会的强大势力马丁路德与德意志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加尔文宗教改革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大宪章》和英国议会的起源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革命的背景新教教派——清教的兴起国王和议会矛盾的计划英国革命的爆发共和国和克伦威尔的统治英国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权利法案》和君和责任内阁制主立宪制确立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启蒙运动的背景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思想核心启蒙运动的内容与核心启蒙运动的经过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高潮—法国的启蒙思想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的思想启蒙运动的扩展和影响启蒙运动的意义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大陆会议的召开美国独立独立战争的开始《独立宣言》和美国独立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建立1787年宪法与美国民1787年宪法和美国的民主制度主政治的建立华盛顿领导的联邦政府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民君主专制和启蒙思想影响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主政治的建立三级会议和大革命爆发拿破仑的崛起拿破仑帝国的统治雾月政变和第一帝国建立拿破仑战争和波旁王朝复辟课标综述:1必修一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必修二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必修三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简述洛克、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选修一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选修四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
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从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
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
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人们以各种方式宣传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
随后,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相继展开,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猛烈冲击着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
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他们要求冲破封建统治的束缚,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制度,并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
17世纪中后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大约一个世纪以后,美国获得独立,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
在封建势力比较强大的欧洲大陆,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
19世纪初,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拉开了埃及近代史的序幕。
在历史专题复习中,如果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进行概括从专制主义走向民主政治,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从封建神学走向科学理性。
一、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开拓1、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15世纪以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鼓励的发展状态。
通过丝绸之路,欧洲人认识了瓷器、丝绸等中国商品,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过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来往很少。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恶劣资本主义萌芽。
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
自《马可波罗行记》在西欧流传以后,人们对书中关于中国等东方国家遍地黄金的描述深信不疑,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长期以来,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把东方的商品,如丝绸、茶叶盒香料等,辗转运销西欧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令其他西欧国家的商人垂涎不已。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西欧国家同东方的贸易各家困难,于是,很多西欧人都渴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那时西欧局势动荡,各国争斗激烈。
葡萄牙和西班牙濒临海洋,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的欧洲的地位。
同时教会也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而这一时期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更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15世纪时,欧洲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能造多桅帆船,这种船大大提高了航行速度,水手们能够在各种奉献中操纵自如,非常适于远洋航行。
欧洲人的海船上海普遍装上了中国人发明的罗盘,可以确保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不会迷失方向。
15世纪中叶,有“航海家”之称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组织人对西非等地沿海探航,推动了葡萄牙海外探险的发展。
推动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的条件包括航海技术的改进和知识的增长;银行业、信贷业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出现;政府的支持和军事技术的进步。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为了到达东方,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组织了东西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领一支由三艘帆船组成的葡萄牙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
航行一段时间后,船队遇到风暴,一度远离海岸。
许多船员感到害怕,但迪亚士坚持继续向前航行。
当船队再次见到陆地时,船员们惊讶地发现陆地的走向已经不是湘南,而是王东,继而偏北。
原来这里是非洲的最南端,迪亚士把它命名为“风暴角”。
后来,葡萄牙国王把它改称为‘好望角“,希望它能带来好运。
10年后,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继续前行,终于到达了印度。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坚信地圆说,认为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也一定能到达中国和印度。
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开始横渡茫茫的大西洋。
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终于到达了陆地,哥伦布以为这里就是印度。
他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居民,其实那只是今天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
在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哥伦布又进行了三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到达了美洲大陆沿岸的很多地方。
哥伦布虽然没有到达他梦想中的亚洲,但他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哥伦布到达美洲后不久,另一位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也来到了美洲,他提出这里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的大陆。
后来这块大陆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1519-1522年,西班牙支持的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它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它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航海日志》哥伦布“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的原因是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的通道,必须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哥伦布坚信地球是圆的。
他此行的目的:熟悉当地风俗人情,传播宗教;掠夺黄金、白银、香料等。
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嘉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
”该国王嘉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横跨三大洋,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全球通史》中记载:葡萄牙人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地理知识,确信地球比哥伦布认为的还要大,因而拒绝资助哥伦布……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看来像是一个重大失败。
数千名冒险家前往西印度群岛,令人扫兴的是只找到少量黄金。
然而,美洲大陆的发现的确引起了具有伟大意义的直接反应,它促使葡萄牙人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竞争激烈。
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控制了东西方商路的国家是葡萄牙。
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
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引发的贸易路线的转移,西欧国家可以向南绕非洲大陆南端至东方,向西经过南美洲前往亚洲。
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
这种“中世纪型”的对外贸易,贩运的是体轻价昂的贵重物品,如香料、丝绸等,以获取暴利,而销售数额却很有限。
地理大发现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3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总量。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为西欧的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
——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工业国家近现代经济史》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的变化;新航路开辟前:奢侈品的长度贩运,主要满足上层社会的需要,贸易总量小。
新航路开辟后:以生产和生活用品为主,贸易额巨大,促进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也紧随其后,纷纷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通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
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同时,新航路的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
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历史上称这些变化为“商业革命”。
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主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