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全册教学设计教材目录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1 挑战第一次9 小水滴的诉说2 学做“快乐鸟”10 空气清新是个宝3 做个“开心果”11 我是一张纸4 试种一粒籽12 我的环保小搭档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5 健康游戏我常玩13 我能行6 传统游戏我会玩14 学习有方法7 我们有新玩法15 坚持才会有收获8 安全地玩16 奖励一下自己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9 、小水滴的诉说一、教材分析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承接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单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视角,关注日常生活中时时离不开的水,全然不同于仅仅把水当作一种可利用的资源的做法,而是将水看作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生命休戚与共的存在,通过“小水滴”的歌唱与遭遇不幸后的诉说,激发学生爱惜水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有创意地珍惜水、节约水。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大都只知道平时用的水是一拧就有的自来水,不明白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水是很宝贵的。
也很少留心水资源目前遭遇的污染状况,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养成日常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和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意识。
让学生集思广益想想生活中个人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国家社会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节水的做法,渗透从小科学用水的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体验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掌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节水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
难点:感知水资源的缺乏;了解创造性节水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方格纸、海绵、水杯、塑料板、自来水、被污染的水学生:水费单、水彩笔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知水资源的重要性。
2、初步了解水资源当前所遭遇的危机,理解水资源的宝贵。
导入:灵敏的小耳朵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朋友,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谁来了?生:小水滴师:小水滴有一肚子的话要跟大家说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下吧。
活动一:我很宝贵1.我太重要了师:在你的生活中都是什么时候会用到水?学生1:吃饭、喝水……师:看来,我们日常的生活离不开小水滴!小水滴的作用可大了,让我们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师:小水滴为什么把自己比喻成“地球的血液,生命的源泉”呢?秘密就藏在教材P34、35页,找找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小水滴的地方庄稼变绿了;生2:有小水滴的地方树木长得绿绿的;……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不仅找到了小水滴的秘密,还通过对比发现了有小水滴和没有小水滴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了解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我太稀少了师:小红的家在城市,但是她家为什么说水不够用,需要定时供水了?师:小明的家在海岛上,那里四周都是水,为什么还要珍惜每一滴水?生:因为缺水了;生:海水不能喝……师:地球不是个大水球吗?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怎么还会缺水呢?生:……我们一起来画一画,这张纸上有100个小方格,它表示地球上的总水量,其中97格是海水,但人类很难直接用这种咸水生活;只有3格是淡水,请大家用浅蓝色笔给淡水涂上颜色吧!但这3格的淡水并不能直接被利用,因为它们有的藏在坚固的冰川里,有的藏在地下,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能直接使用,少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需要把这3格的淡水先平均分成1000格,然后再找出3格画出来,请你试试画一下。
画不出来,那我们就用一个点表示吧!这一个点大约就是地球上可直接使用的淡水含量。
你们觉得它是多还是少呢?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稀少师:既然淡水在地球上的含量这么少,但在生活中大家可能感觉不到它的稀少。
我们平时用的水从哪里来的?(水管——水厂——水库)师:水库中的水需要通过经过很远的路到达水厂,再经过很多道严格的程序进行净化处理才能变成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大家觉得水来的容易吗?师: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全国有很多城市都严重缺水,为了解决缺水地区人民的吃水问题,国家建设了“南水北调工程”,把南方的水引到北方来。
因为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我们安阳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现在我们大部分地区吃的就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水。
但这些水从湖北省丹江口水库流到我们这里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有多远呢?谁去过北京?比从安阳到北京的距离还要远一些。
师:知道了每一滴小水滴来的都很不容易,那么生活中我们使用水应该注意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水来之不易师:这是什么?(水表)谁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拿出你收集的水费单,看看当月你家用了几吨水,交了多少水费?再看看小组内其他同学家的水费单,想一想用水量和水费有什么关系?如果要想少交水费,应该怎么办?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水是有价值的,节约用水能减少生活支出师:我们城市里的自来水这么来之不易,那住在农村或山区会怎么样呢?请大家自读绘本《爷爷家的洗脸水》。
师:你从故事中的哪些细节发现了缺水?你有缺水的经历吗?讲讲你的感受。
师:我国还有一些严重缺水的地方,那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请看下组图片。
师:看到这些情况,老师的心里很难过,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想?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水很珍贵,目前还有一些地区的人生活在缺水的环境之中,激发学生的节水意识。
活动二:我遭遇了不幸1.水这么宝贵,可是有些人却不珍惜它,让无色无味透明的干净水变成了这样(展示被污染的水),原因在哪里呢?请大家当一回小侦探,看书上P36,找一找小水滴都遭遇了哪些不幸呢?2.生活中你见到小水滴还遭遇了哪些不幸呢?生:往河里倒垃圾……3.生活中的废水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排放到河里污染了水质,会造成什么后果呢?4.这是工业废水排放的图片,可能我们在生活中不常见到。
但这些废水因为含有毒成分,它对水资源的破坏性更大。
被污染的河流中植物不能生长,鱼也无法生存,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觉得应该怎么来帮助小水滴?5.失火了可以拨打119,生病了可以拨打120,有破坏水资源的情况可以拨打哪个号码进行举报呢?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水资源污染现状,渗透法律意识。
6.这节课听了小水滴的诉说,你有什么话想对它说?七、板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绿色城市生活中人们对水的创造性使用;2、创造性地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水、节约水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生活方式。
活动一:快来帮帮我吧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上可直接使用的淡水很稀少,我们平时用的水来之不易,水很珍贵。
作为一名节水小卫士,应该怎样做呢?请大家看下面的图片,你们现在就是小水滴,当你看到对的做法时,请露出笑脸并点个赞;当你看到错误的做法时用哭脸表示并打个×。
2.在你身边有没有其它浪费水的现象?3.聪明的你还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浪费用水的问题?生:感应水龙头……4.水带来了生命,造福了人类,但有时也带来了灾难。
这是安阳市2016年的“7、19洪灾”,谁能说说当时看到的情况?5.全国还有很多和我们发生一样情况的地方,为了避免这种灾害的发生,我们可以把雨水更好的利用起来。
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创新对城市的改造,创造性的节水、通过科学用水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你们知道有什么方法吗?(建立“海绵城市”)什么是“海绵城市”呢?我请两位小助手来帮我做个实验:实验一:拿一块光滑的板,往上边倒水,水流入杯子里。
这块板子就像我们的水泥地面,水流到它上面后就会流走。
实验二:往一块海绵上倒水,海绵吸水后,如果需要用水时,处理后水可以再次利用。
如果城市能像海绵这样就好了,可以把雨水储存起来,需要时再释放出来。
我们国家正在建设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吧?6.安阳也正在建设“海绵城市”,你看到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变化呢?活动二:争做节水小卫士1.了解了“海绵城市”让我们知道了城市如何创造性的用水,那我们能不能创建“海绵家庭”,在家里创造性节水呢?你有什么方法?2.出示学生在家节水小视频。
3.制定家庭节水方案。
4.节约用水我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关键是每天要在生活中去行动,养成节水好习惯,也希望大家能提醒你的家人和朋友,一起争作节水小卫士。
课下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家庭节水方案,并用日记的方式做好记录。
两周后,大家晒晒自己的节水成果。
七、板书设计:10 、空气清新是个宝一、课程标准内容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之一。
课程标准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列为本课程培养的“行为与习惯”目标之一。
内容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第8条,要求低年级学生“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本课是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中的第二课,保护空气质量、学会应对大气污染天气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自觉维护空气质量的环保意识,知道并掌握在大气污染的环境里自我保护的简单措施。
二、教材分析这一课是非常有时代气息的主题,针对当下我国大气污染的严峻现实,从“宝”的角度来引导学生理解清新空气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清新空气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保护,遵守与保护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小处着眼,身体力行,养成绿色环保的良好生活方式。
本课的四个话题联系紧密,循序渐进,帮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的影响,树立环境保护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三、学情分析近几年由于雾霾天气,学校频频停课放假的情况,使得关注空气质量,保护空气质量的话题才进入孩子的生活,但由于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大都还不知道雾霾是什么、有什么危害,不知道在空气污染的环境里如何自我保护,也不知道可以为保护空气质量做些什么。
但是孩子们能够通过眼睛、鼻子、自身感觉和收看气象预报等形式了解当地空气质量并做简单的统计分析。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到清新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保护;了解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应对空气污染尝试,用行动共同保护生存环境。
难点:学会分辨污染空气的行为,从自我做起保护清新空气。
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教师:玻璃杯、蜡烛、课件、《一周空气质量记录》调查表、《空气污染小调查》表。
学生:1、通过调查记录一周内本地空气的污染指数,做简单的分析。
2、调查家或学校周围的工厂:厂内有多少烟囱?冒出的烟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难闻的气味吗?3、观察家或附件的某一地点:数一数10分钟内大约有多少辆车经过?有没有扬起风尘?有没有烟排出排出的烟什么颜色,什么气味?还有其他的发现吗??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生命离不开空气。
2、了解居住地的空气现状,让学生学会判断空气质量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对比,感知空气清新的重要性。
探究活动一:空气知多少1、教师在课件上出示谜语,学生猜谜底。
2、小组交流知道的有关空气的知识,并写在“气球”上3、以小组为单位把写好的气球贴到黑板上,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