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判断对错,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将各题答案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A.统计法律法规1.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答案】正确【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2.各法人单位按照实际生产经营地(办公地)向所在地政府统计机构报送统计数据。
()【答案】正确【解释】“法人经营地”统计原则。
3.对地方统计机构要求填报,但未标明法定标志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无权拒绝填报。
()【答案】错误【解释】《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等标志。
对未标明法定标志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
4.按照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统计制度的规定,凡是在报告期内计划总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上的电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均应纳入统计范围。
()【答案】错误【解释】按照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统计制度的规定,凡是在报告期内计划总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电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均应纳入统计范围。
5.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答案】正确【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条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6.我国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有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统计法规三种。
()【答案】错误【解释】我国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有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行政规章四种。
7.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地方统计报表制度和行业统计报表制度。
()【答案】错误【解释】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国家统计报表制度、部门统计报表制度和地方统计报表制度三大类别。
8.属于秘密的统计资料,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当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变更。
()【答案】正确【解释】在确定统计资料的密级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保密期限。
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当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变更,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决定。
9.国家机关、企业实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帐。
()【答案】正确【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实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10.对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实行统计继续教育。
()【答案】正确【解释】出自《统计法基础知识》学习指导第二篇第四章11.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即相当于具备了统计从业资格。
()【答案】错误【解释】出自《统计法基础知识》学习指导第二篇第四章12.国家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评聘制度,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性。
()【答案】正确【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评聘制度,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性。
B.统计学基础知识1.法人单位代码可以改变。
()【答案】错误【解释】法人单位代码不能改变。
2.项目法人单位名称需填全称,且不可随意更改。
()【答案】正确【解释】项目法人单位名称需填全称,且不可随意更改。
3.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普遍性三种特征。
()【答案】错误【解释】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三种特征4.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取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再加工。
()【答案】正确【解释】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取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再加工。
5.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答案】错误【解释】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范围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6.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是分组、汇总和编制统计图表。
()【答案】正确。
【解释】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是分组、汇总和编制统计图表。
7.统计资料显示,××年全国净增加人口1320万人,这是时点指标。
()【解释】总量指标按照反映对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是说明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指标。
由此可知,××年全国净增加人口1320万人,这是时期指标。
8.重点调查实际上也是一种概率抽样调查。
()【答案】错误【解释】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抽样调查是从该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随机抽样。
二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按照随机原则选取部分单位。
显然,重点调查并没有遵守该项原则。
9.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答案】正确【解释】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0.统计分组必须遵循两大原则,分别为:无穷原则和互斥原则。
()【答案】错误【解释】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的原则,分别为:科学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和互斥性原则。
11.统计基本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统计同时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种功能。
()【答案】正确【解释】统计的基本作用是认识作用。
具体体现在统计同时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种功能。
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
12.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非定量与不确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
()【答案】错误【解释】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
13.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对象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解释】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对象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4.普查一般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它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 )【答案】正确【解释】普查属于全面调查、专门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它主要用于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
15.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搜集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 )【答案】错误【解释】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全部或部分单位以数字资料为主体的信息。
16.统计的特点是:数量性、个体性、社会性。
()【答案】错误【解释】“个体性”应为“总体性”。
17.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答案】正确【解释】广义的统计法则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18.制定统计调查项目计划,不一定同时制定相应的统计调查表。
( )【答案】错误【解释】制定统计调查项目计划,必须同时制定相应的统计调查表。
这是因为统计调查项目中的统计指标以及它们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等,一般要通过各种统计调查表及其编制说明书表现出来。
19.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如发现数据有误,可自行修改。
( )【答案】错误【解释】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如发现数据有误,不可自行修改。
20.概率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但可以测量并控制。
()【答案】正确【解释】抽样误差是非全面调查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它是抽样的随机性带来的,我们可以测量,可以控制,但是不可以避免。
21.已经取得统计员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无需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可以直接从事统计工作。
()【答案】正确【解释】《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中规定,已取得统计员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可免于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和申请,凭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直接从事统计工作。
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答案】正确【解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23.抽样调查是由部分推断总体。
()【答案】正确【解释】抽样调查是按随机性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门单位(样本)进行观察,用以从数量上推算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
24.典型分析也就是解剖麻雀,是对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所做的小范围分析。
()【答案】正确【解释】典型分析也就是解剖麻雀,是对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所做的小范围分析。
25.普查的缺陷是牵涉面广,工作量大,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答案】正确【解释】普查比任何其他调查方式所搜集的资料都更全面、更系统,但普查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量大,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6.统计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的相对数()。
【答案】正确【解释】统计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的相对数。
27.表示变量分布的方法主要有列表法和图示法。
常用的表示次数分布的图形有直方图、折线图和曲线图。
()【答案】正确【解释】表示变量分布的方法主要有列表法和图示法。
常用的表示次数分布的图形有直方图、折线图和曲线图。
2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答案】错误【解释】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范围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29.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养活占世界人口总数22%的人口,这两个指标都是结构相对指标。
()【答案】正确【解释】结构相对指标是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区分为不同特征的各部分,以部分总量与总体总量对比求得的比重或比率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30.我国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有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统计法规三种。
()【答案】错误【解释】我国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有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行政规章四种。
31.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反映一个复杂现象的各个方面的数量特征。
()【答案】正确【解释】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反映一个复杂现象的各个方面的数量特征。
32.统计的基本作用是认识作用,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
统计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统计同时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种功能。
()【答案】正确33.电力统计分析报告的在事实的基础上阐述道理,进一步的论证说明问题,对于事实的叙述需要高度的进行概括,可以进行艺术性的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