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课题设计任务: (7)
二、课程设计原理: (7)
三、设计方案 (8)
1.思路图 (8)
2.74192引脚图 (10)
3.74192功能表 (10)
4.CT74LS00 (10)
5.74LS138 (12)
6.显示计数电路 (14)
四.安装步骤及其检验 (16)
五、总结与设计调试体会 (16)
六.附录 (18)
七.参考文献 (19)
一.实验任务
设计消毒碗柜控制电路,完成下列工作流程:
开机→消毒→消毒,加喷水雾→消毒关, 喷水雾关,烘干
↓
完成←烘干关,指示灯亮报警
1.时间要求:消毒45分钟, 喷水雾12分钟, 烘干24分钟,指示灯亮4分钟报警;
2.要求用七段显示器显示每个步骤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并用发光二极管A、B、C和D分别表示消毒工作、喷水雾工作、哄干工作、指示灯亮报警;
3.要求用发光二极管显示每个运行步骤。
4.功能扩展(自选)
二.实验原理
用A、B、C、D表示消毒柜的工作步骤。
发光二极管A、B、C和D 分别表示消毒工作、喷水雾工作、哄干工作、指示灯亮报警;消毒柜根据设计要求整个过程按四个步骤完成。
A工作33分钟→A和B同时工作12分钟→AB退出、C工作→C退出D单独工作4分钟→完成,再继续循环。
可用CT74LS138 3线-8线译码器作为控制电路,输出端外加一个
反相器接发光二极管可分别显示四部的工作情况。
也可用这个译码器输出联合与非门和与门表示A,B,C,D的工作状态。
同理计数器的置数外加其它门电路也可以用74LS138来完成。
开始置数第一步运行完后计数器给信号174LS160的时钟输入端,让它运行第二步置数,置数由74LS138输入给计数器,进行加计数。
各个灯和显示器显示个自的步骤和状态运行情况。
三.设计方案
1.思路图
2.总电路仿真图
3.各单元设计电路元件介绍
1. 74LS192(十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74192的功能表及外部引脚图:
2.192功能表
3.CT74LS00四2输入正与非门
与非门真是表
输入有低,输出为高;输入全高,输出为低。
74LS00芯片内含4个2输入与非门
4.CT74LS138 3线-8线译码器
实现译码器功能的组合逻辑称为译码器。
它的输入是二进制的代码,输出是一组高低电平信号,每输入一组不同的代码,只有一个输出端呈现有效信号,故通常称为多一译码器
74LS138逻辑功能表
由74LS138的功能表看出每次输出只有一个低电平,则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和门电路可以给计数器置数。
而且连接上发光二极管可以用来表示各步顺序运行情况。
用与非门组成的3线-8线译码器
74LS138管脚图
5.显示计数电路
用;两个74LS192连成十进制计数器,再加7段显示器构成计数显示电路。
单元电路图如图二:
四.安装步骤及其检验
故障分析:首先要注意是否每个芯片都可以正常工作,以及每根线是否能良好导通,否则很容易导致故障发生。
然后,查看每块芯片是否都将其电源端和接地端接入信号,否则该芯片将不会工作。
最后,每块芯片某些端口不接的最好选择其适宜的1或0接入信号,以避免其影响芯片工作。
1.检验箱子的正负极,线路,显示器,指示灯是否完好,确保在连接过
程中不必要的麻烦,方便检查。
2.检查芯片:分别单独连接芯片,并将160 接好基本线路后,接到显示
器,给予脉冲,通过检验显示器的数据是有正确,确定芯片的完好程度。
3.将完好的芯片根据总线路图集联,在接到显示器观察数据,再次检验
芯片及其线路是否完好。
通过这种方法,有效的检验出线路是否正确,尽快的更正错误。
4.非门和与门都需要根据其引脚图接线检验。
5.最后完成所有线路的完成,给予脉冲,观察结果,与仿真的结果进行
对比。
五.总结与设计调试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控制电路上,开始想不到该怎样用
芯片表示计数单位,通过图书馆查资料和网上找相关芯片和指示灯显示的资料,才构思出大概的思路。
通过和小组成员的讨论和多次的尝试,终于设计出电路。
虽然花了不少的时间,但是收获真的不小。
它使我对课本以及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了一个更好的总结与理解,也让我知道了,光分开是不够的,从外面学到的知识要形成一个整体,这也很好的训练了外面对开发一个项目应该有怎样的思路和准备更清晰。
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很多次的修改,虽然也有查阅资料,但更多的是自己的思考。
记得在设计三种状态的显示灯的控制电路时,整整花了两天的时间,试了好几个方案,在网上查的资料都很繁琐,且看不懂原理,到最后还是决定自己慢慢想,最终设计出来,虽然结果不是很完美,但还是比较满意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实验原理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数电中常用的芯片功能及设计方法如利用卡诺图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设计实验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以前在做数电实验时也有部分是设计性的实验,不过基本上到最后都是老师告诉我们设计电路,自己虽然也有思考,但基本上没有想出来过,也没起到让自己真正来设计某个电路的目的,而这次有了足够的时间,基本上都是自己一点一点设计的,从某方面来说,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除此之外,它让我对课本知识进行了融会贯通,毕竟,要设计一个完整的电路,单靠某一章节或某一部分的知识是不够的,要在整本书中找自己
需要的东西,简单的说,就要做到学以致用。
在考虑问题时,不要指望一次就能把问题考虑成熟,要做好不断否定并不断修改的准备。
在没有做课设之前,我对课本知识是很模糊的学习也是为了应付一下期末考试,现在让我对课本知识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也算是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吧。
六、附录
(元器件清单):
74LS192 两片
74LS138 两片
74LS08 两片
74LS00 一片
74LS20 两片
74LS04 一片
74LS32 一片
七.参考文献
1.《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谢自美主编2.《新型集成电路的应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梁宗善主编
3.《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陈大钦主编4.《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
高教出版社-------------------彭介华主编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评分表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