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砼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养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影响
基层养生期过短,导致内部水分 挥发不出来,等铺上沥青混凝土路面 后,会在路面与基层间形成水膜,影响 两者之间的粘结。在车辆高速行驰时, 沥青路面会沿车轮方向推移。
透层油的影响
透层油喷洒效果的好坏,将直接 反映到面层的使用效果。在喷洒透层油 施工过程中,必须按规范要求清扫基层 和控制透层油喷洒量。另外,当透层油 粘度过小时,渗透效果较好,均能达到 10mm以上,但对基层表面的固结效果 较差,起不到基层与面层的粘结作用,
而在施工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路面病 害的发生。 沥青砼路面因其行驶舒适、振动 小、噪音低、维修方便而得到越来越多 的应用,尤其是高等级的公路几乎全部 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然而,沥青混凝 土路面的各种病害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 用性能,不仅降低了行车安全和行车速 度,还缩短了其使用寿命。因此如何避 免和最大程度的预防病害的发生,是沥 青混凝土路面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这些 病害的发生,既有设计的原因,更重要 的是施工方面的原因。本文从施工的角 度进行分析,找出沥青路面各种病害的 成因,从而在施工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达到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发生的 目的。
油、雍包现象;再有矿粉(填料)的细 度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影响至关重要, 沥青与矿粉的交互作用影响沥青混合料 的抗剪强度。矿粉粒度小,比表面积 大,其比表面积约占矿料比表面积的 80%,当矿粉较目标配合比时的矿粉平 均粒径增大1倍时,则矿粉比表面积是 原比表面积的1/4.这样,就会有较多的 沥青不能直接与矿粉表面交互作用形成 结构沥青,而形成了较多的自由沥青, 降低了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在行 车荷载的作用下形成泛油雍包。
加宽时,新旧路基结合部位,台阶宽度 不够、填土过厚、压实度不足等原因造 成新路基沉降,从而造成基层开裂,路 面出现纵向裂缝。
尤其是转向时过猛易产生路面横纹。
其他因素影响
在上下坡坡度较大或急转弯时,碾 压不均匀或铺的厚薄不一,由于急刹车造 成的路面剪切破坏,而形成横向裂缝。
基层影响
基层结构局部强度不足,局部下 沉造成路面掰裂,造成纵、横向裂缝; 半刚性基层在高温天气施工时,摊铺、 碾压时随着混合料水分的减少产生干缩 应力,或是养生时,没有覆盖养生,不 能保持表面湿润。造成基层干缩裂缝的 产生;半刚性基层养生结束后,如果不 及时洒铺封层或透层油,随着暴晒时间 的增长产生干缩裂缝。所有这些,都会 造成裂缝的反射,从而导致路面出现纵 横裂缝;基层施工时气温较高,冬季气 温骤降,造成收缩裂缝,从而反射到了 路面上。
桥面铺装浮浆清除不彻底
在粘结油的作用下,沥青混凝土 和浮浆为一体,而不是和桥面铺装为一 体。在行车荷载下,浮浆和桥面铺装脱 离,造成路面推移;因此桥上铺沥青路 面前,桥面铺装的拉毛施工至关重要, 应使用专门的拉毛机械进行施工。
泛油、推移、雍包
基层强度的影响
路面基层强度越高,则刚度也越 高。从弹性模量看,虽然沥青面层弹性 模量大于基层弹性模量,但由于沥青面 层比基层薄得多,导致沥青面层的结构 刚度小于基层的结构刚度,实际上形成 了倒装结构。这就说明基层强度并不是 越高越好。当然路面基层的强度也不能 过低,当基层强度小于设计要求强度, 则不能满足基底拉应力的要求,更易导 致路面破坏。
结论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形式有 很多种,以上所述,只是比较常见的 几种病害。实际上一种病害发生的原 因有多种因素,而某一种因素可能引 发多种路面病害。如设计弯沉较小、 预测远景流量不足、设计强度厚度较 小薄等设计原因,可以造成网裂、松 散、坑槽、沉陷等;而大量超限车辆 的存在,可以诱发路面所有病害的发 生,导致公路彻底毁坏。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的病害与其 诱发因素是纵横交错,相应相成的。所 以在施工过程中,从每一个细节到每一 道工序,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产 生病害的诱发因素为预防点,从基层、 沥青路面的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入 手,严把质量关,就能最大限度的预防 沥青路面病害的发生。
使面层容易出现推移破坏;当透层油粘 度较大时,则渗透效果较差,达不到规 范要求的5mm渗透效果,起不到透层 油的作用。因此在喷洒透层油之前要通 过多次试验找出透层油的最佳调配比, 使透层油达到最佳效果。
龟裂、网裂、松散、坑洞
路面基层质量的影响
路面基层所用材料粗细不均匀所 造成的早期沉降导致路面早期龟裂。骨 料过于集中或细料过于集中,混杂铺在 路面基层的某一段,,骨料集中的地方 沉降量小,而细料集中的地方,就隐藏 着更大的沉降量,从而导致路面的龟裂 和网裂;路面基层压实度不达标,造成 基层强度不够,基层网状开裂破坏,反 射到面层,即出现面层网状龟裂。
M
AINTENANCE
养护天地
本栏目由高远路业集团独家协办
沥青砼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文/史林军
从
施工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出沥青 砼路面各种病害发生的原因,从
层,降低了路面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摩擦 系数,也容易在行车过程中出现路面推 移破坏;再有路面面层厚度不一致,直 接导致路面面层抵抗外力的能力大小相 差悬殊,温度较高时也容易出现推移、 拥包病害。
沥青面层颗粒离析
沥青面层集料大小颗粒离析局部 粗集料偏多,细集料偏少,则不易压 实,矿料与沥青的粘结力小,抗剪强度 低,容易出现松散。局部细集料偏多, 粗集料偏少,热稳定性差,则容易出现 车辙、雍包等破坏。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或实际 生产配合比执行不严格,造成混凝土孔 隙率较大,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引起的 路面早期龟裂破损或松散。
基层表面的影响
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含 水量较大或粒料偏细,则在碾压过程中 使基层表面出现灰浆,形成光滑的表面
沥青混凝土油石比大
夏季气温较高,石料在混凝土中 呈悬浮状态,在行车作用下,易产生泛
74
TRANSPOWORLD
2013No.1
(Jan)
施工不规范的影响
摊铺后,碾压不及时或碾压遍数 不足,导致沥青混凝土达不到规定压实 度,使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过大,从而降 低沥青路面的抗剪强度,沥青混合料在 饱水后石料与沥青粘附力降低,易发生 网裂、松散;摊铺机起步时,由于混合 料温度低,也不易压实,再加上接头处 理不平,行车颠簸,那么接头处最容易 出现松散现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 机械在路面上停留而漏油,会造成沥青 被柴油溶解,使沥青与矿料之间粘结力 降低,使路面产生剥离、松散、出现坑 洞;再有摊铺机行走履带上的胶皮脱 落,不易被发现,致使胶皮被和沥青混 凝土一起铺进路面,行车后,有胶皮的 地方就会出现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