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表格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表格教案

24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课题刘姥姥进大观园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红楼梦》的相关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分析文中不同人物
的性格特点,感受《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封建社会的本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培养不慕荣华富贵的
品质。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作者
简介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他为人性情放达,好酒健谈,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

写作
背景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曾多次进入贾府。

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写的是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的情形。

题目是编者加的。


题为“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刘姥姥进入大观园后,凤姐和鸳鸯为了取悦贾母,合谋让刘姥姥在吃饭时出尽洋相,导演了一场“笑”剧。

读准
字音
一径.(jìnɡ)潇.湘馆(xiāo)蓼溆
..(liǎo xù)捏丝戗.金(qiànɡ)漱.盂(shù)麈.尾(zhǔ)撮.弄(cuō)四楞.(lénɡ)
铁锨.(xiān)发怔.(zhènɡ)秋爽斋.(zhāi)篾.片(miè)
银箸.(zhù)楠.木(nán)调.停(tiáo)肏攮
..(cào nǎnɡ)促.狭鬼儿(cù)筵.席(yán)嬷.嬷(mó)
辨清
字形
理解
词语
一径:径直。

蓼溆:水边有着许多花草的地方。

这里指大观园中的一个景点。

蓼,一年生草本植物。

溆,水边。

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和大家一块吃饭时出丑,逗得上上下下大笑不止。

2.如何理解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刘姥姥是一个大智若愚型的人物。

她放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丑角的面具,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

但是她的丑角形象却是刻意而为,她早就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一切的目的就是取悦别人,博得别人的同情,以此获得贾家的赏赐。

所以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丑角,自有农村老妇的机敏和纯朴。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2段),写众人游大观园,决定在秋爽斋吃饭。

第二部分(第3~5段),写凤姐、鸳鸯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三部分(第6~10段),写刘姥姥表演“笑”剧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1段),写“笑”剧结束后的坦白。

【品味亮点词语】
1.“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
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

”句中的“发怔”这一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一“发怔“细节写得尤为传神,特别真实,这个看似无声的间歇时间,实际上是为后面写众人大笑做铺垫。

2.“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

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
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

总之,这些动词就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感悟精彩句子】
1.“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

仔细老太太说。

’”
此举表现了李纨怎样的性格特点?
显示李纨的厚道。

2.“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

”林黛玉的笑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笑但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3.“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这里只言片语写了迎春,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迎春怎样的特点?
此处点到迎春,卻未描绘其情态,作者运用了“不写之写”的手法,“不写”她的笑,正是“写”了她那独特的性格─懦弱、麻木,感情不外露。

4.“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一句可以看出凤姐、鸳鸯有着怎样的特点?
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5.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这句话可以看出刘姥姥怎样的性格特点?
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6.“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

”这句描写宝玉的“笑”表现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被凤姐和鸳鸯设局取笑一事,表现了刘姥姥幽默风趣、乡土味浓厚而又富有草根智慧的乡下人本色,侧面突出了贾府的奢华,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等级的森严。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精彩的细节描写。

课文主要描写了刘姥姥在席间被取笑的情景,重点刻画了人物各具情态的笑,如“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等。

这些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人物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2.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在贾府,刘姥姥是众人的开心果,文中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她的形象。

“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他?”“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

我且得一个儿!”“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这些语言刻画出一个幽默风趣的农村妇女形象。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拣。

”这些动作表现了刘姥姥的朴实憨厚、小心谨慎、滑稽可笑。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习本文刻画各色人物的“笑”,也刻画出人物活动的场景。

真实细腻、反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板书
课后反思
教学此文,教师首先站在《红楼梦》的大背景下,给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了解背景。

然后指导学生读文,梳理文中对人物的刻画,着重抓住对人物“笑”的刻画。

紧接着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品味“笑”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最后播放87版《红楼梦》电视剧“刘姥姥进大观园”一集,增强直观感受。

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读文、思考,有讨论交流,有直观视觉体验,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

相关知识
《红楼梦》简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