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知识梳理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有 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 .两腰所夹的角叫做 ,底边与腰所夹的角叫做 .
2.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 相等,也可以说成 . (2) 三线合一:即 . (3)等腰三角形是 图形.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有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也相等.简写成 .
例题讲解
例1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一腰上的中线BD •将这个等腰三角形周长分成15和6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
例2如图,在△ABC 中,AB =AC ,∠ABD =∠ACD .求证:△DBC 是等腰三角形.
例3 如图,AB =AE ,BC =ED , ∠B =∠E .求证:∠C =∠D .
例4如图,AB =AC ,BD ⊥AC 于D . 求证:∠BAC =2∠DBC .
例5 有关等腰三角形的基本图形.
(1)如图3,若OD 平分∠AOB ,DE ∥OB 交OA 于E .求证:EO =ED .提问:这个结论的逆命题是否正确?
(2)如图 3,若 OD 平分∠AOB , EO =ED ,求证: DE ∥OB . (3)如图 3,若 DE ∥OB 交OA 于E , EO =ED ,求证: OD 平分∠AOB .
有关的题组练习.
(1)如图4,AD ∥BC , BD 平分∠ABC .求证: AB =AD . (2)已知:如图5(a ),AB =AC ,BD 平分∠ABC ,CD 平分∠ACB .问:①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②如图5(b ),若过D 作EF ∥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图中又增加了几个等腰三角形? (3)如图5(c ),若将第(2)题中的△ABC 改为不等边三角形,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会如何?还可证出哪些线段的和差关系?
D C
B
A
E
D C
B
A
D
C
B
A
D
C
B
A
(4)对第(3)题中“两内角平分线”可作怎样的推广?相应的线段和差关系如何?
推广①当过△ABC的一个内角和一个外角平分线的交点作这两角的公共边的平行线时,如图5(d).
推广②当过△ABC的两个外角平分线上一点作这两个角的公共边的平行线时,如图5(e).
(5)如图6,若BD,CD分别平分∠ABC和∠ACB,过D作DE∥AB交BC于E,作DF∥AC交BC于F.求证:BC的长等于△DEF 的周长.
课后练习
1.在△ABC中,AB=AC,若∠B=56º,则∠C=__________.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_____________.
3.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x cm和(2x-6)cm,且周长为17cm,则
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
4.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D,BE⊥AC于E,若∠
CAD=25°,则∠ABE =,若BC=6,则CD=.
5.△ABC中,AB=AC,∠ABC=36°,D.E是BC上的点,∠BAD=∠DAE=
∠EA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个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夹角为20°,则其顶角的大小为
___________.
7.如图,∠ABC=50°,∠ACB=80°,延长CB到D,使BD=AB,延长BC到
E,使CE=CA,连接AD.AE,则∠DAE=_______.
E
D
C
B
A
8.如下图,△MNP中,∠P=60°,MN=NP,MQ⊥PN,垂足为Q,延长
MN至G,取NG=NQ,若△MNP的周长为12,MQ=a,则△MGQ周长
是.
9.△ABC中,∠C=∠B,D.E分别是AB.AC上的点,•AE=•2cm,•且
DE•∥BC,•则AD=______
10.如图,∠AOB是一个钢架且∠AOB=10°,为了使钢架更加牢固,需在
内部添加一些钢管EF,FG,
GH,…,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OE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______
根.
11.如图△ABC中,AB=AC,AD、BE是△ABC的高,它们相交于H,且
AE=BE.
求证:AH=2BD.
12.△ABC为非等腰三角形,分别以AB、AC为向△
ABC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CE,且
∠DAB=∠EAC=90°.
求证:(1)BE=CD;(2)BE⊥CD.
E
D C
B
A
P
Q
M N G
13.如图,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 AC =,AD AE =. 求证:BD CE =
14.如图,AB AC =,30BAD ∠=o
,且AD AE =.求EDC ∠的度数.
15.如图,ABC ∆中,90ACB ∠=o
,CD BA ⊥于 D ,AE 平分BAC ∠交CD 于F ,交BC 于E ,求证:CEF ∆是等腰三角形.
16.Rt ABC ∆中,AB AC =,90BAC ∠=o ,O 为 AB 中点,若点M .N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移 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保持AN BM =,试判断 OMN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17.已知:如图,△ABC 中,D 在AB 上,E 在AC 延长线上,且BD =CE ,DE 交BC 于M ,MD =ME ,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
18.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从它的一个顶点出发引一条直线将它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等腰三角形有几种情况?画出图形并写出原等腰三角形各角度数.
E M D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