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压管灌实例

低压管灌实例

1项目概况1.1基本情况*****-----位于鲁西南平原,南四湖北端,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组群的核心区。

-----东邻邹城,北靠汶上,西连嘉祥,南与金乡和鱼台接壤,地处东经116°25′~116°44′、北纬35°08′~35°32′,总面积651平方公里,人口89.2万。

-----现辖2个镇、13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分别是:喻屯镇、长沟镇、阜桥街道、古槐街道、金城街道、李营街道、仙营街道、观音阁街道、越河街道、济阳街道、南苑街道、唐口街道、安居街道、南张街道、二十里铺街道和任城经济开发区。

任城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素称“风姓古国,运河之滨,有仁之城”,享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

-----位优势明显,105国道、327国道、京杭大运河、济荷铁路、京沪高铁和济徐高速等交通干线纵横全境,距济宁曲阜机场15公里,形成“水、陆、铁、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任城是产业发展的沃壤热土,建有“三园支撑、多园发展”的产业发展平台,拥有“中国苗木之乡”、“长沟葡萄”、“喻屯甜瓜”等一批国字号品牌,是北方最大的落叶大乔木基地。

任城曾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区”、“全国百家全民创业示范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和“山东省最佳投资城市”等荣誉称号。

1.1.1自然条件(1)项目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组群城市核心区。

现辖2个镇、13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常住人口89.2万,总面积651平方公里。

1图 1.1.1-1 -----地理位置图(2)地形、地貌-----位于泰沂山前冲积平原与鲁西南黄泛平原向斜地貌之槽线两侧,地貌特征分为南部浅平洼地,北部倾斜平原和中部为滨湖洼地。

境内北部高,中、南部低,海拔33.2~40m之间,高差6.8m。

南四湖及其周围系浅平洼地,高程在33~36m 之间。

湖堤大体沿33.5m等高线修筑,堤外为滨湖地区,地势低平。

湖西为黄泛平原,地面开阔,西高东低,倾向于湖,坡降在1/3500~1/7000之间,表土母质为黄泛及湖相沉积物。

湖北系倾斜平原向湖过渡段,微地形变化较大,坡降在l/1500左右。

2(3)水文气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回温快,变化频率高,降雨稀少;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常发生暴雨或连阴雨,易形成洪涝灾害;秋季凉爽少雨干旱;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

年平均气温13.5℃,最高气温41.6℃,最低气温-19.4℃。

全年无霜期20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90.5h,多年平均降水量707.3mm,年最大降水量1173.4mm,最小降水量384.7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98.6mm。

大气降水特点是年际和年内降雨分布不均,降水多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3.3%。

(4)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地处鲁中南泰、沂蒙山前倾斜及汶泗冲积平原,与鲁西黄泛平原交接洼地中心地带。

运河西部为鲁西沉降地带边缘,北部为山东地台的边缘,全部被第四系覆盖。

在水文地质上位于山东地台尼山穹窿齐鲁西沉降带之结合部,多为古生代二迭系粘土岩或砂岩,其埋深东部、西北部较浅,在15~303m之间,中南部较深在300~493m之间,地层均系第四纪上组松散物堆积,属全新统,西部系湖相沉积物或山前冲积平原前缘堆积。

90m以内沙层较为集中,2~4个含水组沙层,累计厚度4.7~28m之间,最大厚度为8m,中细砂层含水较好,地下水主要贮存于砂层之中,最上层埋深不大于15m,变幅带在0.5~2.5m之间。

潜水承压水之间,没有稳定的隔水层,只有透水较差的亚粘土作为相对隔水层,故各含水组之间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

潜水流向与地表水流向一致,承压水呈半承压型。

区内地下水水质较好,含水层厚度在300~493m之间,地下水埋深在0.2~3.5m,90m以内砂层普遍集中,富水性良好,水质以重碳酸盐(HCO3-)为主,PH值在7~7.4之间,矿化度一般为0.2~0.8g/L,水温16℃,水质较好,适于人、畜饮用。

地表水含氟量较高,满足灌溉需求。

项目区位于太沂山前冲积平原与鲁西南黄泛平原向斜地貌的槽线西侧,是地下水的汇集之地。

上部100m以内为黄河冲积物夹湖相沉积物,100m以下系湖相沉积或山前冲积平原前缘堆积的粘土物质。

(5)河流水系-----滨临南四湖上级湖,流域面积286km2,湖面面积602km2,平均湖底高程32.5m,死水位33.0m(相应蓄水2.68亿m3)正常蓄水位34.2m(相应蓄水39.24亿m3),防洪水位35.50m(相应蓄水17.09亿m3)。

全区共有河流11条,分别为洸府河、梁济运河、老运河、龙拱河、老赵王河、洙水河、洙赵新河、蔡河、小王河、北大溜河和新万福河。

全区河道总长127.475km,河网密度为0.4km/km2。

区内主要河流情况见表 1.1.1-1。

表 1.1.1-1 -----境内主要河流一览表(6)土壤与植被土壤:本区地层均系第四系上组松散物堆积,属全新统。

梁济运河以东为汶泗山前冲积层,以西100m以上为黄河冲积物类湖下沉积物,其下为巨厚的粘土物质,系湖相沉积物或山前冲积平原前缘堆积。

境内土壤以粘质土为主,占63.8%;壤质土次之,占32.6%;沙质土最少,仅占3.6%。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氮、磷、钾比例失调,普遍缺氮,严重缺磷,多数富钾。

植被:本区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区,植被种类约90科、200种。

地带性植被为以栎、槐、榆、椿、杨、柳为代表的落叶阔叶林,平原地区自然植被已被农业植被取代,栽培农作物多为冬小麦、夏玉米、水稻、棉花、大豆、花生、地瓜、杂粮和蔬菜等;经济林木植被多为苹果、桃、枣、葡萄和甜瓜等。

41.1.2社会经济状况-----下辖13个街道,2个镇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89.2万人。

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1.43亿元,一、二、三产比重为3.9∶41.1∶55.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

2013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7.58亿元,同比增长35.0%,比上年提高4.8%。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大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扶持力度,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条件与配套设施齐全,济荷铁路、105国道、251省道,京杭运河穿境而过,形成了较为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1.1.3水资源状况1.1.3.1全区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调整后总面积651km2,由于区划调整后目前没有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可直接采用,本次采用济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完成的《*****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成果,并按区划调整后的各分区面积分析计算当地的水资源总量和可利用量。

见表1.1.3-1。

表1.1.3-1 全区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汇总表单位:万m351.1.3.2全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需求预测1、各行业对水资源的利用现状通过调查分别统计得出现状年全区总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生态和环境用水量见表 1.1.3-2。

表1.1.3-2 水资源利用现状表单位:万m32、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预测根据*****水利局《*****城市供水水源地规划及应急预案研究》(济政字[2010]10号),预测规划水平年生活、工业、生态环境和各灌溉保证率(P=50%、P=75%、P=90%)农业需水量及林、牧、渔等需水量。

见表1.1.3-3。

表1.1.3-3 各水平年用水需求预测表单位:万m³61.1.3.3全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2010年和2015年-----不同保证率均缺水,2020年在全部利用地表水和南四湖客水并利用50%煤矿矿坑水后,平水年(P=50%)有余水,偏枯年(P=75%)基本平衡,枯水年(P=90%)缺水2554.76万m³。

全区规划水平年水资源平衡分析见表 1.1.3-4。

表1.1.3-4 各水平年全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表单位:万m371.1.3.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1.3.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1)项目区水资源构成李营项目区缺少地表水,水源以当地地下水为主。

(2)项目区水资源的特点项目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由于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幅度大,造成项目区水资源量年际和季节分布不均。

1.1.3.4.2供需平衡分区及水平年李营片区土地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见表 1.1.3-5。

项目区供需水平衡分析现状水平年为2013年,规划水平年为2016年。

表 1.1.3-5 李营基本情况统计表81.1.3.4.3李营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李营项目区涉及村庄已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生活、牲畜用水均为自来水,水源为地下水。

按照优水优用的原则,本次供需平衡分析主要针对该片区农业及农村生活供需状况进行。

可供水量仅计算项目区内的水源可供水量,需水量计算农村生活、牲畜用水和农业灌溉需水量。

(一)可供水量计算1、地下水可供水量李营地下水补给量计算主要包括降雨入渗补给量、灌溉回归补给量和侧向补给量三部分。

(1)降雨入渗补给量根据项目区一般年份(50%)年降雨量为664mm,干旱年份(75%)年降雨量为562mm,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公式采用下式计算:Q降补=P·α·F/10-年降雨入渗补给量,万m³;式中:Q降补P-设计年降水量,mm;α-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F-计算区面积,km2。

年降雨入渗补给参数根据各片区地层情况和种植结构的经验值确定,计算面积按照项目各片区总面积计算。

李营年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成果见表 1.1.3-6。

表 1.1.3-6 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成果表(2)河道入渗补给量李营河流入渗补给条件较好,河流入渗量计算公式为,Q河补=10-4K·M·I·L·t-河道渗漏补给量,万m³/a;式中:Q河补K-渗透系数,m/d;9M-含水层厚度,m;I-地下水力坡度(无因次);L-河流长度,m;t-河流补给地下水的时间,d。

计算结果如下表 1.1.3-7。

表 1.1.3-7 河流渗漏补给量计算(3)灌溉回归补给量李营目前以农业为主,灌溉用水量较大,灌溉回归补给系数按照各片区灌溉条件确定。

不同水平年灌溉回归补给量计算成果见表 1.1.3-8。

表 1.1.3-8 各项目区灌溉回归量见表2、项目区可供水量根据李营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地下水资源补给量和配套设备供水能力确定李营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可供水量,见表 1.1.3-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