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顿第一定律听课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听课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听课反思:
本节课教学流程流畅,逻辑性强,重点突出。

从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现象出发,从历史上人们对运动和力的认识导入,新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力量、合理推导的魅力和多媒体简洁直观的教学手段,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实验、推理的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本节课两个实验都很成功,是本节课的亮点。

理想斜面实验器材是我们精心准备的自制实验器材,让学生上台演示,得出实验结果是:为了要到等高的位置,斜面倾角小一点,小球远一点,斜面倾角再小一点,小球再远一点…….最后斜面变成水平面,小球永远运动下去。

推导出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长。

教师在这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

若表面逐渐光滑,直到没有摩擦时,小车速度的改变及前进的距离将如何?学生会很顺利地得出,若表面绝对光滑,阻力为零时,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这就是伽利略的观点。

然后说明该定律是在大量事实基础上,经过实验,并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这样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阶梯上升、逐渐深化,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也真实地反映了知识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培养了学生“真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第二个实验也是自制器材,让两个表面看一模一样的乒乓球悬挂在铁架台上,让学生同时吹两球,发现一号球很快就运动,二号球总是偏转幅度很小,让学生思考,分析,得出质量是度量惯性的量度。

让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着悬念进入新课。

这样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实验常常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多媒体仅是辅导教学,本节课多媒体应用不是很多,主要是流畅展示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过程、理想结果。

展示四位历史人物的认识。

展示本节课的主干。

4、教态好,但板书不足,在部分讲解时还可以更精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