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体归类
经济生活中的活动主体
• 国家(政府) • 企业(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 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
主体角度——国家
财政政策
市场调节的不足
货币政策 税收政策 经济计划 经济立法
经济司法
经济 社会主义性质
(为主)
要
求
手 国家行为 目 法 律 段 (宏观调控) 标
(为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解析】 本题以 2012 年《 政府工作报告 》为背景,以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切入点,考查经济生活有关扩大内需 的知识。之所以要扩大内需,是因为市场上居民消费需求 不足,此时国家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承消费, 可见①项错误, ②项排除,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基于
市场过热,需求过大,物价过高而采取的措施,与题干不 符,舍去;制约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收入与物 价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收入预期, 刺激消费,因此③④项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定位】必修1: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社会保障体 系、促进社会公平等。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本题以“商品大集”的举办为背景, 考查关于消费的相关知识。①项排除,消费结 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 的比重,材料属于市场的繁荣,商品供应充足, 不能看出消费结构的提升;“商品大集”是为 了满足市场消费需求,而非生产要素,故③项 正确,②项与题意无关;在“商品大集”中各 地名优土特产都出现在北京市场上,推动商品 的跨地区流通,故④项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 答案是D。 【考点定位】必修1:消费结构、消费的作用、 生产要素等。
③ 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 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 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 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⑤ 要积极培育新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引导企业和消费者转变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⑥ 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 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⑦ 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
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2012 北京33 )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9所示,
由此可以推断出 A. 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
【答案】:B
B. 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C. 商品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
D. 商品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1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考查学用所学的 经济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仅从图表中无法得出两种 商品是相互替代关系,因为图表并没有体现一种商品价 格变化引起其他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故 A 排除。读图 可知,随时间的变化商品1的价格始终处于不断上涨的 过程,可以得出商品 1在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所以B 项正确:企业的利润是商品销售价格减去成本,仅从上 图是无法判断该企业的利润变化的,故 C舍去;价格的 变化不能仅看商品的供应量,还应该看其需求量,即供 求关系的变化,所以 D项也无法从图中推断出。因此本 题的正确答案是B 【考点定位】 必修1 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商品需求、
5、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 收入和物价总水平。 ①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增加居民收入。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③政府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统筹区域 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 水平。 ④政府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 供求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⑤国家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绿色消费方式。
强制性的 行政命令、
行
政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指示、规 (为辅)
定等措施
全面建设小
1、货币政策:
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适度控制 人民币流通数量,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 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管理好通胀预期。
2、汇率政策:
国家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 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这对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对于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
企业经营等。
(2012 北京 34 )近年来,西藏青稞酒、山西
老陈醋、新疆沙棘汁等各地名优土特产纷纷出
现在北京的“商品大集”上,广受市民青睐。
一系列“商品大集”的举办有利于
① 提升北京居民的消费结构 【答案】:D
② 加快生产要素向北京聚集
③ 满足北京居民的消费需求
④ 推动商品的跨地区流通
A. ①② B. ①④
(2012 山东 19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
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
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
重点。”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的有
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答案 】 D
6、扩大内需:
必要性: 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 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 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扩大内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经济 增长必须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 ③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世界经济波动的有效措施。
措施:对国家而言, ① 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 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 ② 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 供给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3、财政政策:
(1)国家通过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 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 行。
(2)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 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 动经济增长。
4、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国家要以 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 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 (1)大力发展生产,千方百计夺取农业特别是粮食丰收, 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 (2)加强市场调控,搞好粮、油、肉、糖等重要商品储 备的吞吐调节; (3)加强流通设施建设,降低流通成本; (4)加强市场监管,对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坚决 依法进行打击; (5)加强流动性管理,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同时 还要完善对困难群众的补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