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一上《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美术一上《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A. 观察:老师的这幅画像不像春雨绵绵的田野呢?
B. 谈话:小朋友,用小喷壶来画画是不是很有趣?想不想也来试试?找出一种喜欢的颜色一起来尝试一下吧。
C. 尝试:学生刷颜色,用小喷壶喷一喷雨姑娘就来了。
D. 赏析:你的画纸上下起雨来了吗?雨下的大吗……
E. 小结:雨雾朦胧的大自然像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蒙着面纱。想不想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美丽容颜呢?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用颜料和画笔来感受和表现大自然的美丽缤纷。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走进大自然
作者
苏晓萍无锡市滨湖区育红小学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景色旖旎的自然风光、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这些都能让孩童欣喜和好奇。尤其是大自然中五彩缤纷的颜色,可以带给孩童丰富的视觉感受。本课是小学阶段的第一节美术课,是学生进入小学后学习美术的重要一课。利用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引导学生感受色彩、认识色彩、体验色彩、游戏色彩、创意色彩,激发学生学习色彩、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为小学阶段以至更高学段的学习奠定积极、向上的学习基础。
过渡:大海里有许多五彩斑斓的颜色,爱美的大地姑娘也不甘示弱,每个季节,她都要换上一身美丽的衣裳呢。
三、观察四季,感受变化,学习色彩叠加的方法
1. 播放PPT,欣赏四季不同的色彩。
2. 小游戏:找出与四季相对应的颜色。(春、夏、秋、冬与红、黄、绿、蓝)
3. 找出自己喜欢的四季颜色,并巩固涂色练习。
4. PPT四季近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丰富色彩,认识颜色,学习基本的涂色和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色彩,观察并发现利用色彩的叠加、溶合等方法使颜色产生丰富而奇妙的变化。
教学设计
一、认识颜色,体验涂抹,学习使用颜料的基本方法
1. 取绿色颜料涂在纸上,然后用喷壶喷湿,让颜料淌下来。观察并发现像是下雨了。
“暖和的春风吹拂在脸上舒服极了,睡了一冬的小草们揉揉眼冒出了它们嫩绿的小脑袋,大地一片绿色。(示范打开颜料盖,挤色加水调和)老师找到了绿色,让大地变得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在画纸中间涂抹绿色——喷水)呀,是雨姑娘来了,一滴滴的小雨珠淌下来啦。
春——花朵——说颜色——找出颜色
夏——干裂地面、荷花——说颜色——找出颜色
秋——秋叶、小麦——说颜色——找出颜色
冬——雪景、枯叶——说颜色——找出颜色
5. 学习色彩叠加变化的小技巧:
(播放PPT学习色彩叠加的方法)“小朋友,我的本领可大了!先涂一种颜色,然后在上面再加一种颜色,就会变成新的颜色。不信你来试一试。”请1—2个学生示范两种颜色的叠加,观察色彩的变化。
教学方式、手段:
本课是第一册第一课,它的基础性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对于美术课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并不熟悉,加之动手能力较弱,所以,教师要对美术的工具和材料做详实而感性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认识并能操作绘画工具和材料。可以运用情境创设法、示范法、讲解法、赏析法、实践操作法等进行教学。
教师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画纸、抹布等。
设计意图:从大体到细节观察大自然的四季色彩,学会观察的方法。学习用油画棒做色彩叠加,观察新颜色的产生。了解不同绘画材料进行色彩练习时产生的不同效果。
6.(PPT欣赏)学习大师画中的色彩叠加小技巧。
过渡:一起来试试色彩叠加的方法,给我们的四季图添上丰富的颜色。
7.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小技巧,把四季图添加上丰富的颜色。
学生情况:
鉴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本课为小学美术教材的第一课,因此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宜过高。教师需要做的是提供或准备多一些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变化。而对大自然中物象的形状要求不宜过高,对大自然体验过后的色彩感受表达也应该以游戏的形式为主,比如涂一涂、洒一洒、喷一喷、印一印等方式。多样化的色彩表现形式可以让学生感觉是在“玩”的氛围中认识色彩、观察色彩、表现色彩,真正能让学生对色彩的表现欲在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彰显。
设计意图:学习用颜料涂颜色的基本方法,并借助小喷壶使画面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体验美术表现的创意乐趣,激发绘画学习的浓厚兴趣。
2. 揭题“走进大自然”。(出示课题)
过渡:刚才来了一位雨姑娘,把我们的画纸弄得湿漉漉的。现在雨过天晴,彩虹姑娘来了。
3. 复习巩固旧知识。(红橙黄绿青蓝紫)
从蜡笔盒里找出彩虹的颜色,并鼓励同桌的小朋友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学生找出七种颜色后,在画纸上添画彩虹。
设计意图:创设邀请彩虹姑娘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和复习7种基本的颜色,掌握和巩固色彩的基础知识。
过渡:天空说彩虹是她美丽的发卡,不知大海深处是否也同样的五彩缤纷?
二、欣赏海景,尝试表现,学习色彩拓印的方法
1. 宽阔无边的大海总是那么让人心旷神怡,小朋友你能从颜料盒中找出大海的颜色吗?(学生找出蓝色颜料,挤在调色盘中,再加水调和涂画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
大海里还有些其它的什么颜色呢?(PPT珊瑚、海草、鱼等)学生观察颜色并从颜料盒中找到它们。
(播放PPT学习拓印方法)
尝试用纸团来拓印颜色,引导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交流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先观察再实践,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的视觉素材。设计用纸团来拓印颜色的作业形式,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倾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降低了教学难度,凸显了本课以色彩学习的教学重点。
8. 作品赏析: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
四、观察自然、感受光线的色彩变化
1. 大自然清晨、晚霞的对比赏析。
“多彩的大自然真像一个爱美姑娘。她一会儿披上了清新素雅的衣服,一会儿摇身一变又换上了光彩艳丽的服装。画家大师们也发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并把她画到了图画中。”
2. 欣赏《日出印象》、《干草垛》、《黄昏》等画面中不同地点不同光线色彩的变化。
学生准备:
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小喷壶、纸团、画纸、抹布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辨别几种基本的常见的颜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使用颜料、毛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尝试用涂涂、画画、喷喷、印印等方法加深对色彩的认识,体验多元的美术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对生活对自然的美好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