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3
小儿体温调节的特点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散热中枢和产热中枢,二 者相互协调,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①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容易波动。 ②汗腺发育相对不足,使蒸发散热受到限制。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4
小儿发热的特点
发热与病情轻重不一定平行 ①体弱儿,新生儿,即使感染重,可不发热或体温不 升
无论是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往往具有其常见的受累部位, 即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定位”表现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13
第二部分 诊断步骤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14
详细采集病史的重要性
热型
热程与 热度
伴随症 状
是否发热
病史线 索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15
一、采集病史与体格检查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12
四、鉴别发热总体上应把握的两个要点
1. 即使是疑难病人,非特征性表现的常见病仍较罕见 病常见。注意把握一些常见病的非特征表现
例如:心内膜炎——心脏杂音;肝脓肿——肝区肿痛、叩痛; 胆道感染——黄疸、墨菲征;粟粒性结核——结素试验等
2. 注意发现“定位”线索,对可疑诊断作初步分类
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干扰素
产热>散热
发热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9
2、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 炎症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10
三、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总体分类
②婴幼儿对高热耐受性强
③年长儿体温较稳定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5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发热是机体本身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适应内 外环境变化,保护机体的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热仅 是一种症状。
有利方面 advantageous aspect
①吞噬细胞活动性增强; ②抗体生成增多; ③白细胞内酶的活力增强; ④肝
病因复杂
诊断困难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8
二、发 生 机 制
1、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
外源性致热源
通过激活 白细胞
内源性致热源
通过血脑 屏障
体温调节中枢
微生物病原体 炎症渗出物 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发热性质
病因
疾病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感染性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发热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血液病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实体肿瘤

理化损伤

神经源性发热

其他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 白血病等 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 Still病、川崎病等、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创伤及烧伤等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采集病史与体格检查
菌血症
询问、寻找“定位”线索
局部感染灶
2020-12-09
如牙龈红肿、溢脓、皮肤疖肿;心脏杂音、 肺部呼吸音改变及罗音、腹部压痛等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18
Ⅰ. 有的放矢的原则 Ⅱ. “重复” 原则
采集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病史、查体、重要检查
•入院初期的询问病史和检查有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所遗漏
医生遗漏或忽视
病人遗忘、忽视,甚至隐瞒 •疾病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时间规律,有些症状、体征是逐步显 现出来的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19
(一)起病急缓
采集病史与体格检查
•一般感染性疾病起病较急,尤其是细菌、病毒感染 伤寒、结核等除外
•非感染性疾病发病相对较慢 恶组、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 病,可以表现为急骤起病,且病情凶险
有的放矢的原则




“重复”原则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16
Ⅰ. 有的放矢的原则
采集病史与体格检查
•询问病史和查体时,也要带有这样明确的目的性。 “我希望发现什么?那里可能有什么线索会帮助我 明确诊断?”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17
分析举例
反复出现一过性畏寒、 寒战,继之高热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
2020-12-09
感染、肿瘤、结缔组织儿科病发热的最诊断常思路见
11
四、鉴别发热总体上应把握的两个要点
1. 即使是疑难病人,非特征性表现的常见病仍较罕见 病常见。注意把握一些常见病的非特征表现
例如:心内膜炎——心脏杂音;肝脓肿——肝区肿痛、叩痛; 胆道感染——黄疸、墨菲征;粟粒性结核——结素试验等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6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不利方面 disadvantageous aspect ①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 ②脂肪分解产生酮血症; ③蛋白质分解破坏导致消瘦; ④大脑兴奋性增加,导致惊厥; ⑤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的活力降低,胃肠道功 能紊乱。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 不能以发病的急缓作为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20
二、热 型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21
稽留热
C40
39 38
37
36
2020-12-0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见于伤寒、斑疹伤儿寒科发、热的大诊断叶思路性肺炎等;
2020-12-09
见于疟疾、儿肾科发盂热的肾诊断思炎路等
24
不40 规则热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感谢您的阅览
第一部分 概 论
2020-12-09
儿科发热的诊断思路
2
一、定义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主诉、客观体征 肛温﹥37.8ºC,舌下温﹥37.5ºC 腋下温﹥37.4ºC
分度:低热 37.5--38ºC 中度 38.1--39ºC 高热 39.1— 40.4ºC 超高热 40.5ºC
22
驰张热
C 40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2020-12-09 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儿症科发、热的肝诊断脓思路肿、严重肺结核等
23
间隙热
40
C
39
38
37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相关主题